潮州仙田丁宦大宗祠
仙田乡,俗称深田,位于潮州府城外现磷溪镇辖区内,由一、二、三,三个行政村组成,住民主要姓丁,皆为南宋名臣丁允元之后,另有少部分住民姓陈。当地有民谚:先有陈厝巷,后有深田丁。据流传,南宋年间,福建晋江人陈坦任潮州海阳知县,后择居此处,因同僚潮州刺史江苏常州人丁允元有意于此创居,遂相让而移官塘另再创乡,而于本处仍保留有陈知县始创之陈厝巷,并有少许后人定居于此。自古至今,丁陈二姓源远流长,和睦相处。仙田乡位于韩江支流涸溪之南,核心聚落有山丘拱护,有溪水缠绕,置建于元明清的古寨围、古民居、古庙宇、古祠堂至今保存颇多且完好,当中古建古祠最闻名者,莫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专祀丁允元的丁宦大宗祠。仙田至今也延续着多种古民俗,如每年正月十九村庙诸神巡游全境,如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丁氏一族包括外迁十多村人于丁宦大宗祭始祖等。这里历史沉淀厚重,人文荟萃。


丁宦大宗赐裕堂,又称丁氏大宗祠,简称丁大宗,由丁氏十三世塘边村丁少峰等于明万历十年壬午岁(1582)倡建,祀始祖诰赠朝奉大夫知谨丁公与县君小九阮氏、二世诰赠朝奉大夫太常寺卿知潮州军州事叔中(允元)丁公与县君念四黄氏,并配祀及下列祖共二十六位。祠坐东北朝西南,分金艮坤兼丑未,丁丑丁未一线,其为三间三进式兼双包火巷格局,面阔28.8米,进深43米,建筑面积约1240平方米。祠前有阔埕,埕东侧有现代新造举人丁宜卿、岁进士丁良、举人丁钦、岁贡生丁一凤之官旗墩共四副,地面摆置一副据说近期在池塘挖到的岁进士官旗夹原件,在官旗墩东侧近处有参天大榕树两株,至于埕前则为寨池,池西有四空石拱桥接连两岸。






祠第一进为四阶高而八字开的官式大门楼,屋顶为硬山式,其上屋脊中置圣旨牌,左右做三亭榭、四楼阁、加官进禄及众多人物嵌瓷灰塑装饰,门楼中立四壁而设三门,大门额刻丁宦大宗,门柱前立有一对海螺式石鼓,门柱上有明礼部尚书黄锦于永历八年(1654)撰并书的对联:宫纪太常五马清风余凤水,绩崇名宦千秋諲祀荐仙田。门前左右马面嵌石板联刻:宋室忠卿第,岭南世宦家。门楼后是全开放式的前天井,左右并无设栏。







第二进高四阶,左右为房,中间为厅,厅内梁架为抬梁兼穿斗式,其上三载五木瓜为清代及后样式,花胚较为独特,有夔龙、鳌龙、鸟雀、蝙蝠、奔马、花卉等内容。中厅内悬有近年另书重立的牌匾八方:康熙壬子科举人丁振祖之文魁、乾隆己酉科拔贡生丁成钟之拔元、顺治十七年岁贡生之熙朝龢俊、康熙四十七年潮州总兵丁禩昌立之衍庆同源、内阁宫保礼部尚书黄锦题立之名宦丁氏大宗、崇祯十七年潮州知府杨秋题立之谏草传芳、钦赐蓝翎、福建裔孙丁锦堂之钦点状元及第。后天井两侧有走栏,栏内墙壁上各悬康熙壬午科举人丁文麟之文魁、乾隆戊子科举人丁成章之新刻匾额,天井后侧则为高二阶的第三进。











第三进的大厅前檐栏较深,朝外两喷水柱刻:礼乐偿推先世业,衣冠更望后人贤。与大厅交接处横坊悬金漆大匾:甲午年省长卢瑞华题立之一代名臣、潮州知府吴颖题立之容台忠卿。大厅中,由外到内依次设有香案若干、神椅三张、横几一条,各置香炉烛台、花瓶、熏炉等,厅上横坊悬赐裕堂金漆大匾,为现代重书重立。后主墙前立大神龛,内奉香炉,祀始祖、二世祖及下列祖共二十六尊神位,并分成左右中三部分。左右偏厅各置案几、神椅等物而设席,与靠墙上悬丁氏大始祖、始祖(二世)丁允元之先祖画像。















在后墙处,立有祠堂碑记两方,为万历四十三年、乾隆四十四年之内容,2004年祠堂修时所重刻重立。后厅的屋架与中厅相同,为抬梁兼穿斗式,其上花胚款样也相类。在左右偏厅上前后,悬有新制牌匾八方:潮州知府黄日昌为丁宜卿题立之祖孙绳武、乾隆庚子科岁贡生丁一凤之明经、天顺己卯科举人宁岩知县丁钦与子弘治戊午科举人丁大鼎之父子济美、元乙未科第一名举人丁宜卿之解元、宣德辛亥科进士武昌府通判丁良之大夫、丁日昌立之名垂青史、江西浮梁知县丁杞之文林郎、弘治贡元丁暎与崇祯贡元丁春台之拔儁等。




丁允元,字叔中,又字牧中,江苏常州宜兴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官居太常寺卿。淳熙十六年(1189),因恳请赦免盐铁等税,触怒孝宗,被贬知潮州军州事。来潮时,济川桥(即湘子桥)仅四墩,交通不便,其于干道六年(1170)带头捐资筹款,于西岸延筑四墩,缩短浮桥距离,并于桥上建亭阁。后世特称湘子桥西四段为丁公桥或丁侯桥,以作纪念。到任年,其又于城外桥东笔架山上修建韩文公祠,将原位于城南昌黎伯韩文公庙迁于此,题匾忠佑庙,内配祀先贤赵德、陈尧佐。其创置六斋,增置学田,资儒兴学。据载,其也曾于桥东涸溪创文祠书院,后称文昌祠,再后被毁。其为官清正,德高泽广,及后朝廷钦赐崇祀名宦、配享韩庙。因元兵作乱,士庶攀留,绍熙三年(1192)五月十二日后,立籍海阳,于潮州城东创仙田乡。卒后,墓葬今潮安磷溪镇西坑路口凤地,198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裔于明万历年间始建有丁宦大宗祠专祀。自丁允元创居潮州,距今八百余载,其子孙蕃衍分创潮府各邑十多村,代出英才,清末名宦江闽巡抚丁日昌便是其中佼佼者。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见过丁宦大宗的照片,并少许资料介绍,留着深刻印象的,是该祠堂的官式八字门楼,以及两个准明代海螺纹石鼓!同样的,尽管对这座建筑有非常的兴趣,可要专门跑去找找看看,还真一时找不到动力。至此2019年底,来参观丁宦大宗的祠祭,方才算是圆了一个心愿。比较可惜的是,因为是祭祀现场,要拍一些纯粹建筑的换面,当然是不可能了,所以可能以后有需要的时候,真的专门来一趟了,这是一座非常有意思的准明代建筑,尤其八字门楼。说起八字门楼,在整个潮州府(潮汕)九邑之中,当属海阳(潮安)有多个实例,至于其他地方,至今还没见到,即便图片或网传资讯。索其源,在闽南明清古建中,这样的八字门楼还是很普遍。不过,我对这个确实没真正去探索找过相关资料,也就是凑凑热闹,看着玩而已。

摄影\文字:安静声音、张野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忘时堂、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