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旧影专题】地图(上)

地图,在古代中国,是指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

《周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如“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夏官司马·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地官司徒·小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地官司徒·土训”:“掌通地图,以诏地事”。等等。所以,中国在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政、交通、税赋、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

地图的近代定义,是指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表现形式出现了航拍地图、卫星地图和数字地图,精确度越来越高,内容也愈益丰富。

地图的现代定义,是指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多维形式(如3D)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是有强烈政治含义的册籍,对国家,它意味着统治主权,对个人,它是私权的界限图形;地图,还记录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与征服的过程;一个区域的地图,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既象征着城乡面貌的改换,也代表着文化冲突、融合乃至没落、替代的结果。地图反映之天地翻覆、沧海桑田,有时候比文字、比照片更能让人产生不可逆转之感,因而也更加刻骨铭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学东渐以来,以某种合乎近代地图原则而由中国人或外国人绘制的与宁波有关的历史地图。但宥于自己的孤陋寡闻,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宁波在全国地图上

(一)《禹迹图》中的明州(1081年前后)。

《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计里画方图,横71方,竖73方,共5113方,正方形边1.11厘米,“每方折地百里”,约相当于500万分之一,具有相当高的数学精度,各要素表示和今实测编绘图相差无几。海岸线走向比较准确,长江、黄河、汉水、沅水、湘水、珠江等大水系曲折流势相近于今;太湖、洞庭湖、巢湖等位置准确,河流线条刻绘的清秀光滑,上细下粗变化自然。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论说:“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对中国地理学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李认为它“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二)《皇舆全览图》中的浙江分图(1719)。传教士白晋等主持。

(三)Anville Nouvel atlas de la Chine(1737)中的Tche kiang(浙江)。

外人绘制、印行的宁波地图

(一)1832年5、6月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罗尔·阿美士德号到镇海、宁波,船长礼士(Rees)负责测绘地图。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

(二)1841年10月10日,英军攻占镇海,绘有作战地图。

(三)1842年3月15日,英军反扑清军盘踞的慈城,绘有作战地图。

(四)1850年,玛高温手绘的宁波府城图,载于致美国浸礼会的报告。

(五)1853年,丁韪良以宁波土话的罗马字拼音,由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印行了《DI-GYIU DU(地球图)》,其中有宁波府六邑地图,该图由麦嘉缔复绘并以土话拼音标注地名。翻拍自龚缨晏著《浙江早期基督教史》。

(六)1857年出版的美魏茶的著作中,有手绘的宁波府城地图。

(七)1861年6月18日,英军恩康脱号舰长丢乐德克提出宁波防御太平军攻占的八项计划所附地图。

(八)1862年1月13日,太平军占据府城不久,英法美在甬外交官和军官们在美国领事馆开会,图谋将整个江北岸(北止鄞镇慈界,新闸河)辟为洋人租界,该会议声明后亦附一地图。

(九)1862年3月,中英法联军进攻太平军占据的慈溪(今慈城)、余姚、奉化等地的军事地图。

(十)1883年(清光绪九年,日本明治十六年)2月,明治十二年7月19日受日本陆军派遣的工兵(时为少尉)美代清濯中尉绘制1:5000的《浙江省宁波府城图》,此系迄今发现外人所绘之最大最精确的宁波城区地图。1961年5月3日入藏美国国会图书馆。这张地图究竟是日本工兵测绘的,还是另有所本,现在还不清楚,但偷测盗绘,却是坐实了的。

(十一)1885年中法战争镇海之役中,法军绘制的作战地图。


上一图:法军在象山石浦。下两图:法军在镇海口。

(十二)1893年,英国皇家海军绘制了《YUNG RIVER(甬江图)》。后陆续有分图补入,水银收藏的图版印刷于1957年。

(十三)1906年英文《东亚》杂志上,刊载了一张绘于1891年春的手绘宁波府城图,主要地名为英文。

(十四)1906-1909年间,英军戴维斯少校测绘宁波地图,究竟是中国官府委托,还是英国军队授意,至今未明,成果亦迄今未见。

戴氏照片多为非旅游路线上的景象,亦可推测戴氏为测绘地图人员。

(十五)1910年代,天主教在草马路一带广置地产、大兴土木,为此绘在这一带的俯瞰地图。这可以说是目前所见宁波最早的焦点透视3D地图。

(十六)1913年,日本间谍测绘了江东到天童的后塘河地图。

(十七)1919年,日本《支那省别全志·浙江卷》中刊载了《宁波府城之图》,该图除了个别地名,几乎全盘抄袭了1914年新学会社李海澄所绘之《最新宁波城厢图》。

(十八)约1920年代,日本间谍测绘了《萧宁运河要图》(即今称浙东运河),为军事运输备用的目的十分明显。

(十九)美国军方约在1950年代初印制过25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其中有四幅宁波地区分图,地名中英文标注;另一张25000分之一宁波城区简图,其中江北岸还画有铁路,故成图当在抗战前。

因本月上传图像流量用完,只能将此文分为上下两段了。

敬请期待,谢谢。

鸣谢:

徐家宁,张双龙,庄新桥,龚维琳,张福海,章卫彪,朱永宁,钱文华,路小灯,童银舫,空愁士(新浪博客),陆浑戎(新浪微博)。

本专题史料(地图)之取得,多年来盛蒙如上各位师友支持,在此容我聊表感激之情。


[1] 黄炳垕与《余姚县境经纬度分开方积里图》,

http://www.sbsm.gov.cn/article/zszygx/chzs/chkp/gdch/200811/20081100044560.s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