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塘、虬江、桃浦……阿拉上海的河道这样得名!

(0)

相关推荐

  • ​黄浦江变迁

    ​黄浦江变迁 政协头条 2020-06-16联合时报社 关注 黄浦江的前身是东江. 古太湖通过"三江"泄水.东晋庚仲初的<扬都赋>注释:"今太湖东注为松江(按 ...

  • 【上海新实践】上海推进高品质城市空间塑造

    经过半年升级改造,黄浦区九子公园于今年10月再次开放.人们发现,临南苏州路的围墙不见了,置身园内,便能清楚看到路旁流淌的苏州河.这样的惊喜,今年在苏州河沿线越来越密集."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 ...

  • 苏州河 上海的‘外婆河’

    从唐朝时"江宽十里",到经历"黄浦夺淞",苏州河静静流淌:繁华.时髦.财富.割裂.开放--一滴河水映照出两岸发展的多重片段.这条河与上海如此紧密相连,流淌千年间 ...

  • 【时光机】黄浦以及上海人的外婆河——东江

    黄浦江,本名黄浦,细究其史,一条励志的江.上海滩有的是传奇,默默契合了黄浦的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这不是博人眼球,如果你肯静静心了解一下上海人的母亲河--黄浦的前世今生,就知道所言非虚. 说到黄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十四,申江

    闵行才女李媞家门口的这条黄浦江,自古以来,并不叫黄浦江.明朝的时候,叫横潦泾,沪语中横发黄的音,后世可能讹为黄龙泾.黄龙浦.在更遥远的年代,大禹治水的年代,可能叫东江. <禹贡>的扬州篇提 ...

  • 上海 桃浦 科技只会城 城市更新 海绵城市 区域规划 交流参观照片

                                                                                                        ...

  • 【阿拉上海姨妈】/ 何秋江

    阿拉上海姨妈 何秋江 阿拉姨妈育有一双儿女,一家四口住在 上海.姨夫是上海一公司会计,姨妈是全职太太,日子过得清苦但也和谐. 我表弟妹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再到结婚生子,姨妈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 ...

  • 70 年,阿拉上海70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来源:新民周刊,作者:王煜 刘绮黎 70周年70个瞬间 1949 年5 月27 日,上海解放,从此掀开了这座城市的崭新一页.70 年历史长河中的70 个画面,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带我们回到那一个个难忘 ...

  • 有了“一江一河”,上海还要“一带”,用15年基本建成

    作者:陈玺撼 环城生态公园带主要由"一大环"和"五小环"组成. 不仅有"一江一河",上海还要有"一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

  • 入户消杀,家中东西会损坏伐?这就是阿拉上海的速度、温度、还有细致度!

    素材来源:看看新闻网.新闻坊 上海近期的疫情 也是牵动着所有市民的心了 而这几天,从新闻里看到 中风险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和隔离区域的消杀情况 我们也不由得感叹 上海 真的是一座细致又有温度的城市 入 ...

  • 虬江路上,淘宝记忆

    文/ 龙钢 平川为陆 虬江,本是河,流经市中心区东北.西北部及嘉定南部,横跨嘉定.普陀.原闸北.虹口.杨浦等区,分为东西两段,东段连接黄浦江,西段通连吴淞江. 虬江本为吴淞江下游主河道,原独流入海,入 ...

  • 虬江中学退休教师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集。

    冊名曰"涛声依旧",指虬江的风采依旧.封面是朱恩源老师摄影作品,由方敬校长题词,冯耀国老师题写说明.作品以老师姓名拼音排序,每位教师的作品以他的名字,肖像,印章开始.这里要感谢著名 ...

  • 聞锺記郵 | 老桃浦的记忆

    聞鍾記郵(2233) 老桃浦的记忆 每一个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留下很多记忆,有些留在了照片上,有些留在了口碑中,而有些则以邮票.邮戳的形式,收到了两枚实寄封,封上的邮资机邮戳,讲述了老桃浦的记忆. ...

  • 荔江之浦

    作者:王剑冰 来源:<意林> 一 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一江碧水蜿蜒过眼,水之上是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充满神迷与梦幻,由其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