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600字文章哭金庸,这是我见过的最荡气回肠的祭文!

文/潮哥

逢八之年,的确有点压抑。

有人统计了一下,仅过去的两个月,就有14位名人辞世,包括昨天安详告别的金庸。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时至如今,“金庸”二字不止是个笔名,它已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体,如同曹雪芹的红楼,成为了众多人研究的样本。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们是生活在60、70贫瘠年代的人的精神食粮,覆盖了80、90后全部的青春。

尽管先生已经94岁,走的时候也很安详,但所有的金庸迷都想挽留一下,再挽留一下。

寻梦环游记中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只有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也走了,才会心魂俱灭,彻底告别世界。若果真如此,先生之思想、灵魂会永远在我们头顶上空飘荡。

算是一种告慰。但我们都是凡人,尽管知道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永远不会消失,但对于先生本人的离世,仍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缅怀。

从昨天到今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两篇推文纪念先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

除了人民日报,整个主流媒体、自媒体都在发文追思先生,娱乐圈凡是参演过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演员,纷纷发文表示哀悼之情,如李若彤(小龙女、王语嫣)、苏有朋(张无忌、张翠山)、陈浩民(段誉)、樊少皇(虚竹)、胡军(萧峰)......

字里行间能看出大家对先生的追思、敬佩之情。

然而今天看的最为回肠荡气,最为动情的,当属今天下午阿里巴巴马云在非洲发来的600字文章。不得不感叹,谁说商人没有情怀。

下面一起拜读马云写给先生的祭文:

只因一个“侠”字,结缘半生。

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爱先生之文,爱它侠肝义胆,光明涤荡;我爱先生之人,爱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初见先生,我如话痨,一人絮叨三小时,先生只笑着听,此情此景,如在眼前;此情此景,再难重现!

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

要有,也一定不会是今天这样,几万人一起痴痴颠颠——创业,便要做别人做不得之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胆相照至死不渝……

只因先生这样写这样说,我们便这样信了,便这样做了。

一群有情有义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之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后经年,去挑战,去抗争,浑身是伤,屡败屡战,忍别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别人不愿成之事,唯不愿忍江湖不平正气不彰,少年心,英雄梦,惟愿我们能如先生书中侠客,以肝胆豪情行走于这天地之间。

了却侠骨柔情,快意江湖恩仇。

先生含笑,已然远去。

先生赐字“天行”于我,学生终身铭记;“信不能弃”的告诫,一刻不敢忘;郭靖,黄蓉,行颠,逍遥子,奔雷手,苏荃,语嫣……满满十五部书的花名,托先生之福,常在思过崖行走,在摩天崖争辩,在光明顶见客……

正直,情义,担当,洒脱……我们努力活出先生教会我们的模样。

惟愿,家国情、侠客梦、浩然气,融入阿里血液,化为百年精神……变成先生留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遗产,走完102年。

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侠者已逝,来者当追,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马云10.31.非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