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战:官渡之战(4)白马斩颜良始末

200年2月,袁绍发布讨伐贼檄文,大笔杆子陈琳因此名动后世。

这位先生是鲁迅、李敖的前辈,也属于骂人骂出了高度,骂出了水平。

这个原文比较长,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下看看,我简要的摘了下重点:

先把曹操比作了臭大街的赵高和吕后,然后笔峰一转,说到了曹操的可笑身世,说他的太监爷爷和不要脸的爹,再推演出他曹操从根上就不是个好品种,我看着这货长大的,从小就不是个东西。

接下来,对比出来了,袁绍多牛多牛,啥人都能用,比如用不堪的曹操当鹰犬爪牙,当年讨董卓,这货瞎打乱撞,结果现眼了,我又给他兵,让他当东郡太守,让他当兖州牧,却没想到曹操实在不是个东西,杀名士边让,结果再次现眼,老窝都让吕布掏了,是我帮着他打败了吕布,我袁绍对不起兖州百姓啊!救了这么个现眼的玩意。

接下来是曹操把献帝迎回来后的独断专权专场,整个许昌变成了白色恐怖,人们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交流,百官都是傀儡,太尉杨彪,议郎赵彦这都多好的人啊说打就打,想杀就杀。在他治下,苛捐杂税,残暴统治,他曹操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混蛋。

再之后就是曹老板对不起死人专场,比如说曹老板进入梁地后,将当年景帝的弟弟,七国之乱的著名有钱肉盾的梁孝王坟地给刨了,曹老板还亲临现场指挥摸金,后面还他娘的专门成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编制,只要是他曹军说过之处,坟墓们就像田地遭了蝗虫一样“无骸不露,毒流人鬼”。

接下来一段是袁绍英明专场,具体就不说了,总之袁绍伟大光荣正确!

最后提了提待遇,拿曹操脑袋来的,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所有投降的同志们什么都不追究。

这篇讨贼檄文,水平非常高,虽然没有脏字,但通篇都在骂街,而且吧,人家的的确确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骂街。

并没有意淫的骂,基本上扔出的论据全是曹老板的黑材料。

但是吧,这就看出水平来了,曹操方面被这篇檄文搞的根本没扔出个还嘴的文件来。

并不是袁绍那就真的伟大光荣正确了,曹操是太监后人,袁绍是丫鬟生的;曹操血洗兖州,袁绍压榨河北;曹操“破棺裸尸”,袁绍同样“掘发丘陇”,两人都是鸡鸣灯灭也不耽误摸金的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这哥俩其实跟双胞胎一样,彼此看过去都是自己的模样,但曹操方面没整出个更牛的檄文来估计就是实在骂不过陈琳,这就好比“沁园春雪”一出,国民党全党征稿也打不过主席业余时间的即兴来感。

才华这东西,老天爷不赏饭,憋是憋不出来的。

曹操估计很忙,曹植又还小,所以最终没给怼回去。

说句题外话:“盗墓”这事极伤阴德,报在子孙,轻则子孙残障,重则断子绝孙。

在袁绍开始渡河战役后,于禁先声夺人,但袁绍方面压力开始越来越大,为了给敌人的嘴炮予以行动上的还击,为了给此次大战拿出漂亮的开门红,四月,曹操亲临黄河战场。

谋主荀攸建议:袁绍兵多,咱们应该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佯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再轻兵急行军迅速袭击白马的颜良军。

曹操认为好计,于是引主力到延津,随后亲自带精兵急趋白马战场。

离白马颜良军还有十余里的时候,颜良听说了曹操亲自前来,然后大惊。(操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

颜良的这个“惊”基本上没有害怕的成分,大概率是出乎他的预料,不是说曹军在延津吗?

因为河北猛男不仅没有跑,更没有摆开阵势以逸待劳,而是带着队伍来迎曹老板打算硬碰硬的来场遭遇战。(来逆战)

颜良估计是想抖个机灵杀过去打曹操一个手忙脚乱,但这个战略部署并不明智。

离着十余里时你听说了情况,说明你情报做的很棒,你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从从容容的布置军阵,以逸待劳,再设俩伏击点,等着他跑这十几里路,然后打曹操一家伙。

延津到白马,近百里路程,《孙子兵法》里咋说的还记得不?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步兵百里急行军最多能跑到十分之一,大将都得让人抓了,就算是轻骑出击,这百里奔袭的消耗也非常大!

去逆战曹操,你丧失了两个巨大优势:

1、你大约要跑五里路,对你的士卒也是消耗。

2、遭遇战时你无法妥善布阵,你丧失了本来有的建制优势。

当初袁绍派颜良来打白马时,沮授曾经劝过,说颜良脑子一根筋不转弯,虽然骁勇千万不能单独派出去。(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但由于此时沮授已经被定性为了反战分子,所以袁绍根本不听他的了。

颜良的逆战而来,给了三国第一勇烈名垂千古的机会。

双方全都马不停蹄赶来,即将接阵后,曹操派出了山西猛男二人组张辽、关羽先登突击颜良。(使张辽、关羽前登)

由于双方是遭遇战,颜良并没有布置好军阵,所以啊,大老远就被关羽先生看到了司令部位置还发现了破绽,于是带队飞马插入颜良军,躲开了层层协防,一溜烟在颜良的万人军阵中捅死了颜良,还下马把脑袋砍了下来,随后又一路突击出来。(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

这是关二爷的成名战,关羽于万军丛中刺颜良枭首而还,拿下一血。

这是英雄辈出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的唯一一次从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案例。

“武圣”不是白叫的!

但是,这武圣的真实风范却远非电视剧中的那种神仙下凡。

不过相信我,真实的过程和背后的分量比电视剧中好看。

最开始曹操招降关羽时,关羽作为留守儿童被刘备扔了,曹老板认为那么一个渣男他能是我的对手吗!对于拿下关老爷的心觉得并不是个问题。

但是后来刘备到了袁绍方面的新闻开始传来,曹老板观察了关老爷后发现二爷还是想着他刘哥,于是派山西老乡张辽去找关老爷问个痛快话。

关老爷明明白白交底:“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

这种话说出来,二爷基本上已经表明我为了刘哥可以准备随时去死了。

因为此时双方已经开战,关羽说一定要投奔反动派,会有极大可能最终被阴谋干掉的,张辽在听到关羽回答后内心极其煎熬,思索再三告不告诉曹操,就是怕曹操杀了关羽。(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

后来张辽跟曹操坦白后,曹操问:这是天下义士啊!你估计他啥时候会走呢?(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

张辽说:云长说了,必须报您大恩以后再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并不存在关老爷不知道刘备同志的下落,而是关老爷明明白白的知道我大哥在哪,但是我来去明白,你觉得不同意你可以杀我,我够义气绝不骗你,你厚待我,我立功报答咱俩下辈子再续这情吧,怎奈刘哥比你先到哇!

曹老板知道关羽这态度后,也并没有舍不得用他这一说,第一战就撒出去了,而且“先登”向来是高危工种,你这百里奔袭后的先登冲阵那死亡率就更高了。

曹老板派的谁去先登呢?

新降的张辽和更新降的关羽。

这俩谁拼死了都不心疼,反正都是新来的,尤其是关羽,既然你要走,那不用白不用,你抱炸药包上吧。

然后就到咱二爷专场了!

关羽在报答曹操这个恩的时候,也远没有小说中那么轻描淡写,自己开着赤兔坦克走一路对面闪一路,然后大吼一声“啊~~~”袁军就全尿了,颜良随后就被砍死了。

关老爷对报答曹老板的这个功是极其看重的!

你国士待我,那我立的这个功绝对是要对得起你对我的厚恩的。

你让我先登冲阵,我不光要帮你冲垮了阵,我还得自己上难度捅死对面那大领导才算咱爷们够意思!

咱们爷们之间过的是“义”!互相都是体面!

不是这个原因,关老爷绝对不会干出“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的神奇演出。

因为危险系数太高了。

这句话中有几个关键点:

“望见良麾盖”、“刺良”、“万众之中”、“斩其首”

当时的场景还原,大概率是这样的:

1、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司令部所在,于是带领着先登军们就开始发起冲锋。

2、关老爷突破了层层设防,然后一矛刺中了颜良。

3、随后在万人瞩目中下马,亲自砍了颜良的脑袋。

4、上马,再跑了回来。

这里面的难度在哪呢?

1、你作为敢死队先登军能够冲破敌军军阵就已经是非常不简单的了,一般来讲野战先登军只要把军阵冲破就已经算是立功了,后面就是己方军阵去追杀失去阵型的敌军了,你就不用再傻不愣登的往里面扎了。

但是,关老爷不仅带队冲进了敌阵,还朝着整个军阵中防御最凶悍的中军司令部冲了过去,更神奇的是人家就真冲了进去。

由于是遭遇战,颜良的军阵绝不可能完整,这为关老爷的顺利突破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更难得是后面的这个环节。

方向!

我不知大家真的见没见过上万人的军队规模是什么概念。

家父当了五年兵,我咨询了一下,对我说出了四个字:扯地连天。

由于大将的司令部是不可能设在前面的,这说明关老爷要一路带着队伍一直往里冲,然后问题就来了。

你杀入军阵后往往就会失去方向感,你在高处能看到如何插入司令部的线路,但你真闯进去后就发现四面八方都是人。

尤其是遭遇战,关老爷冲进去时的视角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你也许还能看到颜良的指挥部麾盖,但是你杀过去的路径已经很难再判断好了,总之越往司令部冲人越多,兵源素质越高,你死在冲锋路上的几率越大。

但这难不倒二爷,我们自带导航还避开或干掉了沿路的阻碍,一直找到了敌方司令员颜良同志。

2、接下来,还是高难度,关老爷要策马一矛刺死颜良,这就好比两个职业拳击手见面后关老爷在一个回合内KO了颜良。

这其实非常难。

因为一般高级将领不仅都是有功夫的,而且身上都有铠甲。

杀董卓时我们简要提过,李肃拿大戟捅董卓根本不好使,吕布拿枪又捅还是不好使,最后小兵们拿刀砍脑袋死的。

关老爷很有可能是一枪给颜良刺倒,然后迅速下车拿刀砍了颜良的脑袋。

这是个相当高难度的连贯动作。

或者更惊悚的一种方式,关老爷一枪杵颜良脖子或脑袋了,当场毙命。

然后,关老爷拿着颜良脑袋开路,一路又窜了出来,把袁军彻底吓傻了。

汉末大乱十年了,别说见过了,就是在新闻上都没听过会有这种操作的战役。

这种战神般的神奇战役,具有着如下三个不可复制的地方:

1、最关键的前提,双方是遭遇战,颜良自己浪丢以逸待劳的优势来逆战曹操,双方接战后阵型不可能完整森严,这客观上给关老爷杀进去创造了可能。

正规战役时,基本不可能会有先登军杀到敌军司令部的,层层布防你根本进不去。

2、二爷忠义!不忠不会还去找刘备,不义不会下定决心搞把大的来报答曹老板对他的这份恩义,所以看见颜良那有机可乘,直接脑子一热杀进去了。

3、二爷威武!咱山西出将向来品质保障!

二爷的开车技术极好。

二爷战斗力惊人!

二爷不仅能骑着大马一路躲开各种协防,而且临阵一枪水平极高,一枪就击中了匪首颜良,而且人家下车动作一气呵成,捅完就砍脑袋,动作连贯不浪费,随后又跳上车窜了出去。

关老爷的这份造型,极大地鼓舞了曹军的士气,也使得白马之战非常罕见的变成了三国演义中的效果。

大将砍死了大将,小兵们都跑了。

首战双胜的曹操开始按原计划撤出白马延津地区,让出了黄河一线,随后最前线变成了东边的鄄城,此时鄄城守将程昱只有七百人。

曹操打算拨二千兵力助程昱守城让程昱给拒了。

程昱算是曹操帐下的一个异类,户籍是兖州人,却对外来户曹操情有独钟,当年兖州全境叛乱,本地人程昱独卧危城和荀彧保住了曹操的最后三县。

他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比如当年被吕布打的没办法时阻止曹操投奔袁绍,看出刘备是枭雄劝曹操杀刘备,今天自己成为最前线了却敢带着700人就在袁绍对面站台。

程昱说:“袁绍自负,兵少必不来攻,兵多反而会强攻,放心吧。

为啥程昱判断袁绍不会分兵打他这呢?

因为首先隔着瓠子水,而且袁绍用兵方向是曹军主力,而不是挥师东进。

程昱的威胁在于他可以杀出来恶心断他后路,但只有700人就没有这个威胁了。

倒是兵多反而一定得铲除这个隐患。

事后如他所料,袁绍一路追曹操主力而来,挥师渡河,南下追赶曹军。

袁军渡河前,沮授再次出来劝阻:“大军应当留屯延津,另分兵进攻官渡。如能攻克,再迎大军也不迟,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沮授的意思是先打着看,是那意思再过去,但袁绍认为,要集中优势兵力砸蒙曹操,于是再次不同意。

然后啊,沮授又干出啥事了呢?

他在大军即将渡河的时候嚷嚷:“在上者骄傲,在下者贪功,悠悠黄河,我还能渡回来吗!”

随后人家推托身体有病,我过不了河!

牛不牛,人家能一个劲的抗命,还能玩了老命的祸乱军心。

不要被结果思维所蒙蔽,袁绍最后输了沮授田丰就哪哪都对。

我们如果代入进历史里面去看当时的情形,设身处地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忠君铮臣各有各的可恨。

你有你的想法,组织有组织的考虑,组织没听你的建议你就闹情绪闹得全世界都知道,跟整个单位同志们说这回一定完蛋了,你这又算什么好同志呢?

袁绍大怒后表示把你队伍留下后赶紧滚,随后把沮授的所有部队给了郭图。

但郭图可能指挥的动沮授的部曲嘛!开玩笑!

总之,沮授在整个官渡之战的最终输出效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祸乱军心,在最关键的集团大战中和领导两败俱伤,做的全都是负功。

袁绍这次南下确实比较倒霉,继颜良成了二爷名片后,刚刚渡过黄河,又折了文丑。

曹操打掉了白马的颜良军后,将白马、燕县当地的人口开始往许昌迁,防止将来给袁绍运粮食当民夫,而且还非常挑衅的带着辎重沿着黄河走给袁军看。(遣辎重循河而西)

然后袁绍亲自带队追曹军。

此时曹操勒兵驻营延津南阪下,派兵登垒远望袁绍军,说大约能看到五六百骑兵。

过了一会,又说:骑兵越来越多了,步兵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

曹操说:都给我下马解鞍。

曹军军心震恐,军官们全都劝曹操赶紧回营,咱跑吧!(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

荀攸说:“正要在这禽敌,走什么走!”

这个时候,文丑和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已经追上来了。

诸将说:可以上马啦!

曹操说:还不行。

直到曹操看到袁绍骑兵开始抢沿途曹操扔下的辎重,才说:全体上马!

乱军中,中了彩票又杀了文丑。

袁绍阵营中的猛将颜良、文丑在首战双双报销,袁军出师不利,士气大挫。

此战过后,关老爷投奔他刘哥去也。

曹老板在关老爷走前厚加赏赐,关老爷尽封赏赐拜书告辞,来去明明白白!(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曹操的禁卫军打算追杀关羽,但曹老板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都是磊落丈夫啊!

两个人本质上其实都是不理性不明智的。

你国士待我,我绝不骗你,关羽先把胸口露出来,把刀递过去,说我得走,我本事你是知道的,你们集团讨论会上说我是“万人之敌”,将来会是大威胁,但我不骗你,你对我厚恩我立功报答后再走。

其实有必要吗?后世多少人都是假惺惺的一边跪舔一边实施越狱计划的。

本质上为了啥?

为了自己那条命嘛!

但“命”在关老爷看来,没有这个“义”重!

这在很多所谓的“正常人”看来绝对就是脑子进水了。

曹操那边更加不明智,他知道关羽本事,不然关羽不会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这位爷只要到那边去了,就是极大的威胁。

虽然关老爷在官渡并没有得到机会发挥,但后来关公江陵绝北道,襄樊淹七军,那都是在极小的投入下产生重大战果的军事神作。

但是,曹操最终兑现了他的承诺,二爷并没有被“意外”。

有太多可以兑现承诺但并不放你走的方法了,但曹操最终并没有!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不明智的,后来关老爷就差点在他死前让他死不瞑目。

但是,正是二位的不明智,反而将彼此的历史地位生生的拔高了一个维度!

一个,即便后世千年顶着那张大白脸,但仍然没人否认他是英雄丈夫!

另一个,成为了华人世界两千年的忠义一肩挑!

初战连斩袁绍两员大将后,曹操回军。

看似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在经过曹老板的重重筛选后,挑出来了一个袁绍南下之路的最关键阻击点。

官渡!

公元三世纪的最精彩一次相持,就要上演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