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浙大徐晗团队首次揭示基底前脑调控社交行为的环路机制
相关推荐
-
Cell子刊:关键神经环路的失调介导了早期应激诱导的前额叶皮质兴奋/抑制性突触失衡
应激会对一系列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与应激相关的疾病通常在成年后有所缓解,但对于早期生活应激(early-life stress,ELS)如何影响出生后大脑发育仍知之甚少. 据此,美国佛罗里达马 ...
-
国产之光fMOST助力美国科学家揭示疼痛抑制多巴胺释放的神经环路
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区多巴胺神经元主要负责奖赏行为和动机行为.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它也参与调控负面情绪.在急性疼痛刺激后引起VTA脑区多巴胺神经元活性降低,在缓解疼痛增加大脑多巴胺水平. 一般来说, ...
-
Nat Neurosci:疼痛影响大脑中多巴胺活动(fMOST技术再次助力神经环路研究)
多项研究表明疼痛刺激能显著抑制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DA)神经元的活动,而疼痛的缓解也伴随大脑中DA含量的增加.然而痛觉信号通过何种通路影响VTA的DA神经元的活动尚不清楚. Nature N ...
-
斯金纳箱/ 自身给药系统(食物奖赏/药物奖励)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一)奖赏环路的概念 1954年,詹姆斯·奥尔兹和皮特·米尔纳最先认识到脑内存在奖赏系统.他们设置了如下装置:按压按钮使大鼠接受大脑中的对特定部位短暂的电刺激.大鼠会慢慢习得按压按钮的行为,这种现象称 ...
-
Science:鸣唱学习和口语的演化
虽然语言,言语和口语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动物研究的兴起,使我们更加了解人类的语言.本文作者通过行为层面到分子层面的分析,介绍了言语的进化模型.本文的一个关键的概念是认为,口语 ...
-
Neuron杂志:研究者发现前额叶中调控社交恐惧的去抑制神经微环路
恐惧实际上是人和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比如说当你危险的时候,恐惧会使你迅速逃离危险从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是,非正常的恐惧,如社交恐惧可能是某种精神或心理疾病的结果.比如说,创伤后应激障碍(P ...
-
Neuron: 药物成瘾诱发奖赏环路变化新机制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高复吸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这种高复吸的原因被认为是成瘾药物诱发了大脑中奖赏相关环路的可塑性变化.然而,对于成瘾药物诱发了怎样的奖赏环路可塑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进一步引发复吸,目前仍 ...
-
失匹配负波MMN作为精神分裂症θ波段振荡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失匹配负波(MMN)是精神分裂症皮质功能失调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记之一.MMN生成器被认为是由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活动,主要定位在初级和次级听觉区域.然而,MMN在局部脑环路 ...
-
【科研成果】基底前脑GABA能神经元促进觉醒和捕猎行为
觉醒是大脑高级功能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在自然环境下动物需要通过保持高度觉醒以获取足够的食物,在临床上过度觉醒的患者常常伴随有过度摄食的症状.那么觉醒行为是如何影响摄食行为的呢?两者是否存在共同的神经环 ...
-
Cell子刊:长期无社交让雄性更暴力,雌性更远离社会,这个神经环路是“幕后推手”
青春期前后机体激素水平发生剧烈波动,此外该时期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青春期对应激较为敏感.目前多个临床前研究表明早期经历应激后动物在成年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因新冠疫情的爆发,抑郁症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