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牟少华【散文】走进传奇昌都

           

           

           

           

走进传奇昌都


文//牟少华  主播//李建富
昌都,藏语意为水交汇之处。昌都位于西藏东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此交汇,318、317、214国道在此交汇,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在此交汇。三江交汇、三路交汇、四省交汇……这里是西藏的东大门,名副其实的雪域之门。昌都不仅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还是大美西藏的东方明珠。
我们在领略了昌都冰川的壮美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后,继续沿着318国道一路奔驰,去追寻那不容错过的人文风情和青山未老的时光情怀……
长长的旅途中,米玛和丹巴给我们讲述了昌都八宿境内怒江大桥的传奇故事。165米垮度的新怒江大桥是三年前建成的,原桥却是从峡谷中间的一块独石中穿隧洞而过,是川藏公路的“咽喉”,长期由部队解放军站岗把守,一直到新的怒江大桥建成通车,才移交给地方交通部门。此地到处悬崖峭壁,江水汹湧,是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交汇处。据说当年的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去拉萨,在途经此地时,被险恶的怒江阻挡,因惧怕险恶、思念亲人和家乡而泪流不止,后被当地的藏民们取名“加木文成”,汉语是“汉族女人”的意思。
我们继续沿着川藏公路前行,穿过了怒江大峡谷,就是闻名遐迩的“天路七十二拐”。
“天路七十二拐”和“怒江天堑”,这是原十八军将士,为了祖国和西藏人民紧紧相连,用鲜血和汗水打通的生命通道,而今又成了一条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当我站在业拉山的顶峰,俯瞰盘山公路的神奇壮美时,让我对无数长眠在这里的英雄肃然起敬而潸然泪下。我不能感受他们所付出的无数艰辛,但我能体会到他们那种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的勇气,是他们无畏牺牲的精神,给世界屋脊带来了吉祥霞光和万里春色。
昌都的邦达草原,水草丰盛,牦牛成群。正在我们纳闷昌都有无机场时,达娃老师诡异地介绍说,昌都不仅有机场,而且很特别,可以用三个第一来形容昌都的邦达机场,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4300米),二是跑道最长的机场(5公里,空气稀薄,短了飞不起来),三是离市区最远的机场(130公里),现在不算最高了,稻城有了更高的机场。如果要坐飞机去拉萨,需要提前五小时出发,而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只要半小时就落地,真是神了、奇了!
边坝是昌都西部的一个边远县城,坐落在怒江峡谷的一条狭长的沟谷中。从昌都到边坝24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沟壑纵横,险象环生,人迹罕至,几乎要经过200公里的“无人区”,只有良好的车况、充足的油料、足够的干粮,才能顺利通过此路段。边坝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旧时川、青、滇进藏的必经之道,有赴藏第一险之称,其中最为著名的“夏贡拉山”是历史上川藏线上最著名的大雪山,海拔5298米,险峻就是它的代名词。1951年十八军入藏就是从这里翻越的,传说部队平均每天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解放军战士牺牲,入藏第一险的名称就是因此而得名。
边坝的广场舞是独具民族特色的。由于与内陆有二个小时的时差,广场舞的时间是晚上9点至11点。9点开始后,广场屏幕上只放半个小时的藏族视频音乐,然后就跳独具本地特色的锅庄舞,一群年轻人自发围成一圈,男女各半圈,便开始男女对歌跳舞,没有伴奏,唱的人由少到多,声音由小到大,舞速越跳越快,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原始奔放,歌声甜美,虽然没有其他城市流行的现代舞风味,却能真切感受到原生态的地方民族风情,游客们不顾旅途劳顿和“高反”困扰,参与其中,民族融合,尽情享受不一样的快乐。有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迎风而立的孜珠寺位于昌都丁青县内,海拔4800米,就算是大雪也遮挡不住它绝世的风采。抛开宗教信仰和历史进程,仅从视觉感受来说,孜珠寺绝对是全西藏最具冲击力的寺院。据资料介绍,孜珠寺是西藏现有规模最大,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
孜珠寺有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古籍和古迹,是极其珍贵的象雄文明标本地。孜珠寺的选址、布局、外观设计新颖独特,别具一格,与见过的其它寺庙有很大的不同。奇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丹霞地貌、大自然赐予的鬼斧神工,既是不一样的人文风情,也是不一样的传奇景观。
强巴寺已有570多年历史,是康区格鲁派寺院中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寺庙内一千多位身披红色僧袍的喇嘛同时念经,轻声念经是溪流潺潺之声,放声念经便如同春雷滚滚。“辩经”又是另外一幅画面,在辩经场,喇嘛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着在一起,提问的人站立其间,气势凛然,还不断甩动念珠击掌助威,若回答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提问人的气势更是咄咄逼人,打破砂锅,一问到底。不要以为他们是在吵架,其实,这是他们在用哲学的观点辩论一些问题,如同我们电视上常见的辩论大赛一样,这便是他们辩别真伪,互相学习,提高自身修为的一种方式。
强巴林寺的房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民族大繁荣、宗教大团结、祖国更富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等巨幅标语都固定在各个醒目的位置,格外耀眼。“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是所有宗教人士信教传教的根本宗旨和原则。达娃老师介绍说,去年国庆节,1000多宗教人士和僧人齐聚寺庙广场,齐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颂共产党、歌颂祖国的爱国歌曲,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西藏旅游,除了看名山大川与沿途风光,就是看寺庙,这也是藏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我们透过车窗,沿途还能看见翻山越岭前去寺庙膜拜的虔诚信徒。刮风了他们不怕,下雨了他们不惧,就是冰雪地里,他们仍旧用等身长头礼佛,一个个磕长头贴在沙石冰雪上,虽然他们因长途跋涉而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内心却像泉水一样纯净透彻。
一方净土,一片蓝天。一路走来,我们穿越茫茫雪原,领略了天地之宏伟,我们走过蜿蜒的林海,感受了中国之博大,我们了解藏传历史文化,见证了昌都之传奇。我们将整个西藏东部画了一个圈,从起点走向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尽收眼底的,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独特的文化,还有镌刻的时光、浓缩的人生,让我真正体验了一场心灵之旅。
编审:彭承绪

           

           

           

作者:牟少华,湖北利川人,1962年11月出生,现从事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为人真诚随和,喜欢旅游,追寻自由和理想,旨在放飞自我,放松心情。
主播:相逢一笑,原名李建富,天津市滨海新区退休干部,曾多年从事广播电视和汉语言文字工作,并经常主持各类大型活动,其播音主持作品曾多次获国家和市级奖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