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星堆考古形成的热潮看千年软肋,不要被歪曲三星堆考古带偏

作者简介:吴粲(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世界范围策划学(策划经济学)奠基人。世界范围从自然科学角度对时间理论的深入研究者。某大学(文章仅代表自己观点与学校无关,故隐去)策划经济学与战略博弈研究中心教授。广安满屋飘香酒业法人。

◆考古是严谨的学术以及科学问题,而非只是文史和臆想

三星堆考古最近正热火朝天进行,关注度炙手可热。

最近几天我发了几篇有关三星堆考古的文章,笔者从事的行业实践以及为此具有的深入的专业知识(甘蔗酿酒、制糖),无意中碰巧能解开三星堆之谜。也正好赶上这个时机,本来想从科学角度和严谨学术破解三星堆之谜,但反馈的结果让人十分失望和担忧。

考古本来是极其严谨学术研究和科学方法的事,然而,我国当前却被歪曲三星堆考古的非严谨方法、观点、无任何科学认识带偏了。

很多人阅读我的文章后提出了质疑,可至今无一个读者从科学角度提出问题。我的文章本来是从科学角度再列出史证及实证,然而很多人丝毫不从此角度关注,一味从臆想和文史角度思考。

◆很多文章无任何考古价值,含一些论文

我也读了很多有关此方面的文章及论文,可以说有价值的极少。

第一,很多文章一点不靠谱,缺乏资料,只是从自己臆想出发强行硬扯是外星文明、外来文明;

第二种,文章或论文有一些专业知识,引用了一些古籍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未加以任何区分。以为引用得越多显得自己越有知识,其实很多引用的是垃圾,对支撑全文观点无任何价值。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书籍多如牛毛,而且经过了多次劫难,能够完整传下来的书也非常少。所以必须从灿若星河的古籍中找到好的资料,这就需要扎实的古文专业功底及方法,区分善本和有价值的辑要。并非能随便引用古籍文献,就以为来显示自己的知识并作为支撑观点,很多古籍并非是原作者的观点,是后代人根据自己的观点甚至随意加进。甚至很多古籍就是当代人撰写的,比如市场上多个版本的《山海经》,基本无价值。

第三种,严重缺乏科学素质。这是三星堆考古热潮中最缺少的。殊不知,今天的考古,仅仅依靠文史资料说服力远远不够,更多是依靠科学证据。

◆从三星堆考古形成的热潮看千年软肋

我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更多时候处于农耕社会,重文轻科技,直到当代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但千年遗风影响甚深、甚广,所以表现在三星堆考古热潮中更甚,很多人陷于外星文化或科幻小说中不能自拔,难以接受真实的历史事实和科学的考古结论,只要不是与外星人有关的结论就抵触和无法接受,简直就是21世纪的科盲。

本人在文章提到“有很多未解的历史之谜,要找到它们的真相,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特别也需要生活常识!不要一遇到迷惑或难题就认为是外星人或神,可至今无任何可靠证据能实证存在这二者”。

“在考古难题面前,我们要仰望星空,希望出现外星人,但又有脚踏地球,遵守当今严谨的科学规律。人类能够登上月球或火星不是依靠外星人,而是人类自身建立的科学原理。

科学考古,不要沉浸在臆想中、科幻小说或深陷外星人不能自拔!结果完全背离!”。

关注考古是好事,但不要被歪曲三星堆考古带偏,从而完全背离考古的实际价值。

◆笔者接下来将以严谨论文、科学证据的形式解开三星堆之谜

不只是从严谨的文史、文献的角度,最关键是从科学证据的角度解开三星堆之谜。

正如笔者前面文章所得出的结论:三星堆其实就是一个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甘蔗种植,甘蔗制糖、制酿的高度文明。

论文拟投到国外权威期刊,等发表后再公布核心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