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头蝶——全世界最大的飞蛾,双翅展开足有30厘米

飞蛾这种生物一直都不太招人喜欢,事实上它们也的确是属于害虫的范畴,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对森林还有很大的破坏性。但是尽管飞蛾是害虫,在我们国家也有受保护的品种,比如蛇头蝶(又称乌桕大蚕蛾),就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了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按照生物学分类,蛇头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大蚕蛾科、乌桕大蚕蛾种。它们也的的确确是飞蛾家族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蛇头蝶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蛾,前翅展开最多可以达到30厘米的长度(后翅比较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一只蛇头蝶,其翅膀展开时的面积达到了400平方厘米,说它是飞蛾家族的航空母舰也不为过。

相比较雌蛾来说,雄蛾的颜色要更加艳丽一些。它们的的触角呈羽状,而雌蛾的翅膀形状较为宽圆,腹部较肥胖。这也是判别蛇头蝶雌雄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般来说蛇头蝶的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透明区域,周围有黑色带纹环绕,前翅先端整个区域向外明显地突伸,看起来与蛇头的形状颇为相似(看文章的图片你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上缘有一枚黑色圆斑,看起来很像蛇的眼睛。这样的长相在自然界之中,可以帮助蛇头蝶吓跑天敌的攻击,从而提高存活的概率。

此外,蛇头蝶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飞蛾家族之中也是比较强的,它们对栖息环境要求不高,无论是乌桕树、苹果树、椰树、樟树还是桦木,都可以被蛇头蝶当做是安身立命之所。甚至如果没有高大的多年生数木的话,冬青或者是狗尾草之类的杂草,也可以保证蛇头蝶的正常存活。

也正是因为蛇头蝶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它们的分布范围非产广泛。在我们国家,像云南省、海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十多个省份和地区都有蛇头蝶活跃的身影。而除了我们国家以外,像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泰国以及印度的热带及亚热带森林地区,也都有蛇头蝶活跃。

由于蛇头蝶长相很特别,甚至有些惊悚,所以它们也被艺术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加工。比如《哥斯拉》之中非常著名的怪兽摩斯拉,其实就是以蛇头蝶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而为了避免这种独特的飞蛾走向灭绝,各国也都开始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我们国家就有专门进行蛇头蝶人工繁育的研究机构。虽然它们是害虫,但它们依然有存活下去的价值。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