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世界,更需要对自己多一点温柔

过年的时候,我听我妈说,有一个亲戚到我们家拜年。
因为一件小事,就被他母亲一顿数落,大致的意思是:就你没本事,不会挣钱,别人都怎样怎样,怎么就你不行!
虽然这个亲戚干着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是也可以月入六七千。他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这个收入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已经足够一个小家庭好好生活了。
我妈妈说,看着一个40岁的大男人,在外人面前,被自己的母亲不留情面地数落,真是可怜。
是啊,即使我没有身临其境,也能感觉到一个人在那样的处境,或许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能躲多远算多远。
其实,还有一种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数落,比别人对自己数落的伤害更甚,还十分隐匿,让人逃无可逃。
那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数落,可以称之为“自我攻击”。

“为什么你没有做好?
为什么你就没有别人做得好?
为什么你不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
那就是因为你不想做好,你没有能力,你太差劲了,你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些话怎么听怎么难受,可是你能想象一个人整天频繁地面对这样的声音来质问自己吗?
自我攻击,会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反复出现、无限循环,无声无息地摧毁一个人的信心和斗志。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很想成功,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多,却特别习惯轻易放弃,做什么都半途而废。
这常常不是因为缺乏毅力去坚持,而是他们更容易自我攻击。
成人的世界,会有很多的变数和困难,只要你想做成任何事情,都不可避免会遇上不够满意的时刻,如果把这些不如意都归因成自己的问题,我们就会失去信心,过早地败下阵来。
反过来,这样的过早放弃,又会加剧了对自己的否定,转化成更强烈的自我攻击。
所以,外界的压力更像是导火索,一环又一环的自我攻击才是压垮一个人的根源。
如果太习惯于自我攻击,缺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年人来理解和尊重,就无法应对成人世界的挑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那些童年时期成天被骂得很惨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郁郁不得志。
一个人如何才能走得远?那是因为他不怕生活里的惊涛骇浪。
为什么不害怕?因为他在这个过程里,被允许有足够的空间去尝试犯错,直到找到可以面对惊涛骇浪的经验。
所以,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被允许有足够大的容错率,我们就没有机会发掘和使用好自己的能力。
如果因为没有空间去发掘,再回过头攻击自己不行,就相当于把自己死死按在那个不够好的地方,连尝试的通道都都给封锁了。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们有时是会犯错,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成为应该自我攻击的理由。
相反,我们更应该在这些挫败艰难的时刻,做自己成长路上的队友,给自己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让自己有更多的勇气去做新的尝试。

我有一位来访,在极其严苛的军人家庭长大,父亲的脾气极其暴躁,时常用很侮辱的话骂她。
大学毕业后,她应聘了一份办公室职员的工作,但只做了十天就被解雇了。随后,她又找了几份工作,都没有通过试用。
随后,她闲赋在家,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父亲看着她总是叹气,觉得她是没救了。她也经常自我攻击,觉得自己很差劲。
后来,我们谈到她的家庭,谈到儿时被粗暴对待的经历,谈到在工作中如何谨小慎微地避免犯错,才发现她一直都非常严苛的要求自己。
她在心中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是:不准犯任何错误。
恰恰是这个标准,让她在职场里寸步难行。
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员工,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不犯错误,当她犯错时,她就会告诉自己说:“你看你又做错了,你完蛋了!”
于是,越不想犯错,越不断犯错的她,只得把精力花在更加谨慎地不犯错上,然后她仍然还会犯错。
最后,不断犯错的她,变得非常紧张和焦虑,反而更容易犯错。
后来,当她理解是因为特别想做好,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更容易犯错时,她对自己的攻击开始变少了。
她找到了新工作,接纳了自己需要从错误中学习经验,终于顺利地通过了试用期。
从这位来访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越是人生遇到困难时,就越要对自己多一些温柔,少一些自我攻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走出困境,而不是被困难打倒。
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在面对一个极其不容易的现实世界时,要时常告诉自己:没有做好并不可怕,你的路还很长,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
同时,无论你的成长经历中受到过怎样不公平对待,当你下一次想要责怪自己时,不妨也多给自己一点宽容,即便曾经的你没有被好好对待,现在你也可以对自己多一点温柔和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