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风云(下)2

【大唐】凌烟风云(下)2

至于唐宣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的统治比较清明,国家也比较安定,于是宣宗被人称为“小太宗”,而他图画凌烟阁的目的,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做个回顾,因此他表彰的人物特点是数量多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以前有些没进人凌烟阁的人物在他手里进入了,比如裴寂、刘文静,张柬之、张九龄等人。他是以一个后人的眼光在回顾本国史,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

最后一个图画凌烟阁的皇帝是唐昭宗,晚唐的皇帝。此时的唐朝皇帝已经权威丧尽,政权风雨飘摇,唐昭宗曾经遇险,一个叫刘季述的宦官发动政变,把昭宗囚禁起来,逼着他把皇位禅让给太子,仰赖神策军将领发动突袭杀死了刘季述,昭宗才捡了一条命,因此被他图画凌烟阁的是几位救他的功臣,孙德昭、董从实、孙承诲。此时的凌烟阁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皇权的战战兢兢。

唐朝三百年,多位皇帝将本朝或者前朝的功臣画像挂到凌烟阁中,进入凌烟阁,浏览这些画像就等于看完部唐史。这部史书的结尾画在唐昭宗时期,而这个结尾,真的很不美好,很无奈,它是一个王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写照。

很快,凌烟阁就迎来了它的末日。促成这个末日的,正是大军阀朱温。朱温是安徽砀山人,此人从小孔武有力,和他哥哥朱存一起称霸乡里。但是家里很贫穷,穷则思变,黄巢起义爆发后,他和哥哥一起加入了起义军。哥哥不久阵亡,他则成为黄巢磨下大将。

黄巢打下长安之后,唐僖宗逃跑,起义军看起来似乎马上可以坐天下了。朱温也跟着黄巢来到关中,被委任为同州防御使,负责长安东侧外围防御。

起义军进人长安后,开始还能恪守军纪,但是很快,包括黄巢在内的领导者都沉溺于感官享受,纸醉金迷,忘记了成都还有个唐僖宗,忘记了唐朝还有大批军队在长安城外虎视耽眈。军队纪律也变得十分松弛,烧杀抢掠时有发生,引发长安居民痛恨。官军趁机反攻,一度曾经攻入长安,虽然最后黄巢又夺回长安,但是从此以后,黄巢的大齐政权政令不出长安西门,形势岌发可危。

(0)

相关推荐

  • 他是唐朝的名将,灭黄巢救国家于危难,同时他又是唐朝灭亡的罪人

    大图模式 由于唐朝军制败坏,军队战斗力低下,面对起义军,唐军毫无反手之力.以黄巢为首的起义军势如破竹.公元880年,起义军先后攻破了长安两京洛阳与长安.黄巢在进入长安城以后登基称帝建立起大齐. 原本作 ...

  • 【大唐】凌烟风云(下)5

    朱温算是胜利了.他胜利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诛杀宦官. 这次来个狠的,以前宦官杀了这个起了那个,始终没有斩草除根,这次不问其有罪与否,一概诛杀.于是大开杀戒,宫内诛杀宦官五百余人,只留下三十多个年 ...

  • 【大唐】凌烟风云(下)4

    当时双方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朱温想把皇帝迎到东都洛阳,那里靠近汴州,是他的地盘.李茂贞想把皇帝迎到凤翔.崔胤使劲撺掇朱温早下手为强.皇帝也倾向朱温.杀了一个刘季述,他以为宦官能收敛点,没想到人家宦官拉 ...

  • 【大唐】凌烟风云(下)3

    黄巢本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所以说这人最后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就没有一个开国君主应有的那种眼光和锐气.而此时的朱温正陷入与唐朝官军的苦战之中,兵力.粮食都捉襟见肘,于是他连续十次派人向黄巢求援,而黄巢竟 ...

  • 【大唐】凌烟风云(下)1

    [大唐]凌烟风云(下)1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乍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贞观十七年之后一百余年凌烟阁里再没有大 ...

  • 【大唐】凌烟风云(上)6

    在玄武门事变前就通过气,至少不反对李世民的有三人,包括李靖.萧瑪.李勤.配合玄武门事变,在洛阳执行收买豪杰任务者一人--张亮. 虽未直接参与玄武门事变,但是属于秦王府重要成员的有五人,即刘弘基.殷开山 ...

  • 【大唐】凌烟风云(上)5

    所以在太上皇李渊去世之后,太宗底下有一系列动作, 其中包括舆论宣传攻势,用来宣扬他的继位是合法的,诛杀建成.元吉是正义之举,而图画凌烟阁,我认为也是这一系列举措中的一 环. 咱们排个时间表就可以看出来 ...

  • 【大唐】凌烟风云(上)4

    意思是现在天下无事,唯有太子之争需要解决,您需要早日确定他们的地位.太宗听了以后反映很特别,<资治通鉴>记载说"上闻而恶之",也就是非常厌恶大家议论此事.为什么呢?因为 ...

  • 【大唐】凌烟风云(上)3

    说这些人都是建国功臣,这话对不对呢?当然对,这其中的确有很多人参与了隋末唐初的建国战争.可是这里面其实另有玄机,在我看来与建国战争关系不大,而是与埋藏在唐太宗心里十八年的一个隐忧密切相关. 分析一下这 ...

  • 【大唐】凌烟风云(上)2

    <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记载了唐太宗发布的<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里面说这二十四位功臣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绸缪帷帐,经纶霸图"."绸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