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风云(下)2
【大唐】凌烟风云(下)2
至于唐宣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的统治比较清明,国家也比较安定,于是宣宗被人称为“小太宗”,而他图画凌烟阁的目的,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做个回顾,因此他表彰的人物特点是数量多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以前有些没进人凌烟阁的人物在他手里进入了,比如裴寂、刘文静,张柬之、张九龄等人。他是以一个后人的眼光在回顾本国史,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

最后一个图画凌烟阁的皇帝是唐昭宗,晚唐的皇帝。此时的唐朝皇帝已经权威丧尽,政权风雨飘摇,唐昭宗曾经遇险,一个叫刘季述的宦官发动政变,把昭宗囚禁起来,逼着他把皇位禅让给太子,仰赖神策军将领发动突袭杀死了刘季述,昭宗才捡了一条命,因此被他图画凌烟阁的是几位救他的功臣,孙德昭、董从实、孙承诲。此时的凌烟阁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皇权的战战兢兢。
唐朝三百年,多位皇帝将本朝或者前朝的功臣画像挂到凌烟阁中,进入凌烟阁,浏览这些画像就等于看完部唐史。这部史书的结尾画在唐昭宗时期,而这个结尾,真的很不美好,很无奈,它是一个王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写照。

很快,凌烟阁就迎来了它的末日。促成这个末日的,正是大军阀朱温。朱温是安徽砀山人,此人从小孔武有力,和他哥哥朱存一起称霸乡里。但是家里很贫穷,穷则思变,黄巢起义爆发后,他和哥哥一起加入了起义军。哥哥不久阵亡,他则成为黄巢磨下大将。
黄巢打下长安之后,唐僖宗逃跑,起义军看起来似乎马上可以坐天下了。朱温也跟着黄巢来到关中,被委任为同州防御使,负责长安东侧外围防御。
起义军进人长安后,开始还能恪守军纪,但是很快,包括黄巢在内的领导者都沉溺于感官享受,纸醉金迷,忘记了成都还有个唐僖宗,忘记了唐朝还有大批军队在长安城外虎视耽眈。军队纪律也变得十分松弛,烧杀抢掠时有发生,引发长安居民痛恨。官军趁机反攻,一度曾经攻入长安,虽然最后黄巢又夺回长安,但是从此以后,黄巢的大齐政权政令不出长安西门,形势岌发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