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风致病特点及风药临床运用
相关推荐
-
《脾胃论》:李东垣的一方,可透发阳气,泻除阴火
升阳散火汤,别名有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阳汤,是李东垣所创方剂,出自<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该方以<内经>"火郁发之"为立法宗旨,即人体气机运行不利,郁而化 ...
-
外风致病特点及风药运用
宋恩峰 莫郑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外风即风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首,致病广泛,是外感病因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在四季皆可引起疾病,以春季为多.自然界中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 ...
-
52、细说本草防风:内风外风通治,风药中之润剂
鸿玉中医2021-01-19 10:12:57 1.本经: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御览作痛),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御览作芒).生川泽. 2.防风 ...
-
【风药】疏外风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蝉衣...
[风药]疏外风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蝉衣.荆芥,防风.生姜.柴胡.葛根.升麻.淡豆豉.薄荷等药:祛风湿药如桑寄生.木瓜.防己.秦艽.羌活等药:平肝熄风药如地龙.僵蚕.钩藤,珍珠母等.
-
风药的广义临床应用【一点资讯】
什么是风药? (一)本草分类沿革与中药学教材药物分类的局限性 1.<神农本草经>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 ...
-
风药的广义临床应用
什么是风药? (一)本草分类沿革与中药学教材药物分类的局限性 1.<神农本草经>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 ...
-
临床百病从风治,巧用风药起沉疴
临床百病从风治,巧用风药起沉疴 原创 董元洪 云南中医 2016-01-04 这一年多来跟云南中医学院汪剑老师抄方,发现老师用药有一个特点--偏于辛苦温燥,常以羌活.独活.防风.苍术.厚朴.升麻.柴 ...
-
中医临床中“风药壮气”的运用与体会
风能壮气即风药壮气之义.此云据是承其师叶熙春之应用经验,叶氏之应用,渊源于东垣学说.风药壮气临床应用颇具深意,现作如下讨论. 01 风药的含义与特点 风药是指具有祛散风邪作用的一类药物.从其功效.主治 ...
-
“风药开玄”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开栏的话:杨思进,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四川省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 ...
-
善用风药让你治百病事半功倍!
风药是具有类似风特性的药物,大多具有升清.疏散.透达的功效.张元素最早提出了风药,以及药物归经.引经报使学说.李东垣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在治疗脾胃病时多加风药,引脾气轻清上达诸经.后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