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谱

一起了解您所不知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谱
1
自身抗体是什么
人体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可以维持机体的稳态,正常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器官不会发生免疫反应。一旦自身免疫耐受性减低或受到破坏,则人体将会视自身组织器官为“异物”,产生自身抗体,导致靶器官损害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有些自身抗体只是存在于体内并不致病,另外一些致病性的自身抗体可以结合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抗原,或者和游离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各个组织或器官,这种持续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引起各种炎症反应和损伤,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来源idhealth.cn)
临床工作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和治疗都有很大帮助,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将对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进行归纳供大家参考。
2
自身抗体的分类
自身抗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根据靶抗原在细胞中分布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分类:

可以根据靶抗原在细胞中分布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分为针对细胞外针对细胞膜针对细胞内(细胞浆、细胞核)各种成分的自身抗体图(下图)。

也可以根据靶抗原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分为:

器官/组织特异性抗体,如抗甲状腺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和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器官/组织非特异性抗体,如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

还可以根据临床意义分为:

疾病特异性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抗Sm抗体,仅见于SLE;
疾病相关抗体,如干燥综合征(SS)中的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对诊断SS有重要意义,但也可以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非特异性抗体,如抗核抗体(ANA),可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
生理性自身抗体,正常人群中可存在低滴度的不足以致病的自身抗体,常见的有ANA、类风湿因子(RF)和抗SSA抗体等。
3
自身抗体的意义
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是根据抗体与疾病或疾病谱的相关性进行分类的方法,下面我们将主要根据这种方法来介绍临床中常用的各种自身抗体的意义。
关节炎相关抗体
其他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抗体

抗核抗体

抗磷脂抗体

血管炎相关抗体
肌炎相关抗体

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

肌炎相关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相关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PBC)相关抗体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相关抗体

胃肠道疾病相关抗体

炎症性肠病(IBD)相关自身抗体

其他胃肠道疾病相关抗体

内分泌疾病相关抗体

胰腺相关自身抗体

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

肾脏疾病相关抗体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抗体

抗NMDAR抗体脑炎、视神经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抗体
4
小  结
自身抗体的种类很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病情活动度的监测和预后的评估。
当检测到某一种自身抗体阳性时,并不一定提示相应疾病的诊断,我们还需要结合抗体的水平、类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对于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述抗体均阴性时,我们也不能完全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因为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差异较大。
以上表格根据不同受累器官/组织对目前常见的自身抗体进行了归类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的合理应用,也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化验单。
参考文献
1.王鸿利.实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5-333.
2.菲尔斯坦.凯利风湿病学.8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785-8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