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我决定给自己放假一天,
做一天地地道道的宅老头,
偷偷懒,读读书;
望望天,发发呆。
龙舟划出历史的烟云,箬粽染上诗歌的味道。我问朝霞:今天是什么日子?朝霞答我以九歌;我问旭日:今天是什么日子,旭日回我以天问。站在长江边遥望汩罗,离骚一页页飘散,广阔着屈大夫的怀抱。上善若水,那一腔情怀如水,奔腾了中国江河。我不知道,掀开五月初五的日历,还有多少人理解先祖的初衷?端午节,我想起屈原。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为诗而生,为诗而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李白。二位之外的诗人大都是些无病呻吟的人,他们的所谓诗歌根本不堪一读。我的说法肯定有许多人不同意,但他们却无法驳倒我,不信试试看。端午节当然不能没有粽子,只是被商业化的粽子已没有了箬叶的醇香,更没有乡野的味道,感觉它的内容再多也很平淡,就像一篇没有文眼的散文,看似华丽,其实苍白而空洞。我并不是那种守旧的人,但对那些不该丢掉的诗意却很在意。我想写一首诗,却怎么也找不到灵感,彷佛游子找不到故乡。
我被一阵青草的味道缠住脚,不由自主地席地而坐,任由这种味道牵引,回到故乡,回到童年。记忆里,青草的味道总是和夏天和牛背混合在一起,让生命勃动不已。在这样的美好的日子里,弥漫在田野和老宅的则是炊烟和母亲的味道,这样的味道总是夹杂着幻想和食欲。偶一抬头,竟撞上了一队飞翔的精灵,清溪的夜晚骤然生动。那些看似无动于衷的星星,都暗生了情愫。我在时光中滑向年轮的深处,能够拨出的,唯有孤独的琴弦。孤独而不寂寞,那颗被岁月吹老的心,沉静而安详。或许高度不同,毕竟我也飞过,生命的过程或许有别,但结局相同。喜欢一个人,或许没有理由,但喜欢一个地方,则一定有原因。可能因为风物人情的吸引,可能因为某段不能忘怀的经历,你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种喜欢很感性,也很浅层次,或许并不能持久。恒久的喜欢,大多出于理性,一定有生命中的某种东西与之契合,日子愈长,愈血肉相连,这种喜欢叫文化,深入骨髓。喜欢或讨厌一个人一件事,其实与那人那事的关系并不大,决定因素在我们的内心。我们对外界的判断,会因为个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一时,我们心生欢喜,看什么都顺眼;一时,我们心生厌恶,对什么都厌烦。所以,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取舍,但不要太在乎他人的藏否。被喜欢或讨厌,都不是你得意失落的理由。端午节,我决定给自己放假一天,做一天地地道道的宅老头,偷偷懒,读读书。端午节缘于诗人,纪念诗人最好的方式是读书,读那种能让人平心静气的书,读那种彻悟人生的书。端午节的日子已过,诗人的情怀却可永恒。就让我在今天祝福天下诗人!谁说这是一个没有诗歌的年代?《诗经》不死,诗歌长存,一如早晨不灭,旭日常在。诗歌可以是分行的文字,可以是跳荡的旋律,也可以是微语禅思, 所谓诗人,不在其文字躯壳,而在其独立精神。真正的诗歌乃般若智慧,真正的诗人就是你我。一片荷叶到一枝枯荷的距离有多远?我说是一个季节,你说是一段爱情,佛说是一次转身。晚安,有爱和失爱的人们,有情和无情的众生。
寥寥数语,解惑人生;一朝相遇,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林清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池州日报副刊编辑
永和豆浆文化顾问
著有散文集《一世安详》、《人生没有草稿》、《晨语》、《禅思微箴言》、《禅眼看尘世》、《禅心贯日月》、《清平智慧书》等
《人生没有草稿》、《晨语》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