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古今医鉴
相关推荐
-
《邯郸遗稿》卷之二 血崩
血崩 凡血崩之疾当分阴阳而治,气血人身之阴阳也.阳主升,阴主降,阳根阴,阴根阳,一升一降,循经而行,无崩漏也.若阳有余则升者胜,血出上窍:阳不足则降者胜,血出下窍.总之血随阳气而升降,阳气者风也,风能 ...
-
投稿|悟傅青主之血崩六证
一.如果妇人量大出血,甚至导致昏厥.应紧急补气摄血,且须加入补阴之品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方用固本止崩汤,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气摄血:当归补血而不留瘀:大熟地滋阴补肾:黑姜止血暖中收涩. 临床 ...
-
《古今医鉴》崩漏
脉 洪数而疾,漏下血赤白,日下数升.脉急疾者死,迟者生:紧大者死,虚小者生. 证 崩之为病,乃血大下,岂可为寒?但血去后,其人必虚,当大补气血为主.东垣专主于寒而不言热者,亦间而有之,但不知热之多也.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木贼去目翳崩漏亦医,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丨本草江湖第1712期
九叶绞股蓝 桑黄 地耳草,又名田基黄. 小二仙草 短叶水蜈蚣 仙鹤草 冻绿 冻绿 地胆草 地胆草 红豆蔻 红豆杉 苦参 甘草 大麻 野胡麻 蓍草 蓍草 木贼 性味甘.苦,平.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