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比什么都重要,跑步亦然

每周,系统都会根据当周的表现,给出一个评语。除了基本上达到预设的周度计划,会提示“好极了,请坚持”以外,还有一个间或会出现的提示,就是——

一、每周的区间总时间分布确保了训练的科学性

每周的训练时间,并不是完全一样长的。但各心率区间任务分布的百分比,则大致类似。

譬如,下一周的周度心率区间分布要求是这样的:

累计约4个半小时。根据日期和当天的任务,根据不同的强度,跑一休一和跑二休一,都有。而跑步大概占整体运动时间的一半。也就是说,每周有8-9个小时的样子,用来做运动。

不知道系统是不是也会考虑三伏时节桑拿天比较多的因素,反正最近两周的量好像少一些

最近一周,由于天气实在太闷热,虽然气温不是很高,但湿度大,有些系统给出的课表强度比较大的,我会主动改成强度稍低,但时间延长。

譬如今早,本来是10分热身,5分冷身外,中间是50分钟3区跑。后来改成时间不变,强度降低,把50分钟的3区大部分降到2区,在后面10分钟才拉上来,加大一下速度,“因势利导”地使少量时间落在3区的强度。这样虽然整体是降低了强度的,但是在几十分钟后缓慢上升到3区,比热身10分慢跑后直接升到3区,感觉太不一样。陡然拉升,在这样雨后闷热的天气里,很有可能完不成,或者不舒服。

我向来认为,细水长流比瞬间痛快要好;坚持完成运动时间,比完成距离要好。

长效比什么都重要,跑步亦然。

二、不要强求,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周末一般是两天都有课表的。

周六的课表是:

实际跑成了这个样子:

几乎完美“遵系统嘱”。

周日(今天)做了很大的缩水。正如前文所言,趁着10点来钟雨停,抓紧时间跑出去,把50分钟的3区中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落在了2区——雨后路滑,适当放慢也有出于安全考虑的因素。这样,整体强度降下来不少。

那也比一直在下雨,不能跑出去要好。我这样想。

说个比较有趣的变化:

去年2020春节期间(疫情刚开始那阵),我还在为了10公里跑进1小时,拼着老命。现在,用1-2区的休闲跑,10公里也在1小时内。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所谓功夫,指的就是时间积累。功夫下到了,自然就都来了。跑步如此,生活也如此。

这个季节,在北方是雨季,今年的雨水好像真不少。而雨季又经常容易出现桑拿天。最近很多公众号上都在说暑天运动的安全话题,说实话,中暑这件事,真的不是单纯因为高温,其实还因为高湿。入夏以来,我今年首次体验到吃饭都会出一身汗的事情。所以,高温或闷热天气,适当降低强度,把高强度项目,转换成长时间低强度项目,都是可行的。

理由有两个:

一是心率(强度)都有个随着时间推移,平缓上升的过程,用较长时间的低强度,慢慢过渡到高强度(心率),比直接陡升到较高强度,要安全得多,同时也能完成(至少是部分完成)高强度区的训练规划(时间),毕竟没有把高强度部分都去掉了。

二是热天低强度的长时间拉练,本身也是耐力练习的需要。

三、共享一份周度课表

不是什么秘密,是根据自己的诉求,和时间方便性,由系统给自动做出的。

供大家参考。

周一:力量练习(自主)

周二:

1、间歇跑:间歇跑有一定的风险性,确保不会低血糖,没有伤痛,尽量不空腹。其中重复部分可以调整,最多不要超过3组。前几周系统给出的是3组。

2、伸展训练

周三:伸展练习,核心练习

周四:

中度跑:

周五:核心训练

周六:长跑:

周日:中度跑:

四、关于核心训练和拉伸

曾经有朋友问我可不可做一个核心训练的内容。最近因为各种原因,要完美地拍摄有点困难——后期制作视频,对我来说倒是没有难处,主要是没有时间和助手协助去拍摄。

关于核心力量,大家只要明白就是腰腹背臀这个区间,即身体躯干部分的正反两面。

但是跑步又要靠腿来完成。所以除了核心力量外,还要练腿的力量。我觉得腿的力量最好是两个大类的练习(结合年轻时练武术的心得):

1、静蹲、缓慢蹲起等偏静力性练习;

2、蹲跳起,这类爆发力的练习。

对于长跑来说,前者似乎更加有针对性。

我过去曾经拍过一段跑休日的晨练,主要内容,也是针对核心的。不揣简陋,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大家也可以在网上多学习一些其他高手的材料。提醒一下,不管动作怎么变化,都是为了增加强度和趣味性的,主要的练习方法,掌握了几种,就基本上可以达到目的,更多的花样,是为了更精细化的训练,那是第二步。

我在视频里做的,也是我自己日常最常做的动作。平时也会有很多变化,在视频里没有罗列出来。

跟核心力量同样重要的,是拉伸。拉伸甚至比热身要重要得多。我们说过,如果当天的课表,是2区慢跑,那简直可以没有专门的热身,直接用极慢的速度起跑,就可以替代热身。但拉伸却是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动作来实现的。

等酷暑过去了,可以考虑拍一组拉伸的材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