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小妙招,宝宝学会说话就是这么轻松

在本周一的答疑环节中有不少家长向嗨脑仁反应,自己家孩子有想说话的欲望,但是只会发几个音,可是又任凭家长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弄得家长也很无计可施。你家的孩子有类似的问题吗?快来和嗨脑仁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对于孩子有说话的欲望,但是只会发几个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需要观察判断一下,什么样子叫做有说话欲望,有说话欲望的表现都有哪些?

其实,“有说话欲望”最直观的表现或者是换一种说法是有沟通的欲望。如果孩子只是有一些无意识的发音,在整个发音过程中没有与他人进行任何的眼神交流或者在肢体上等其他任何形式的互动,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有沟通的欲望”或者是“有说话的欲望”。

那么有“说话欲望”的表现具体都有哪些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说话的先备技能。

1.倾听

孩子要有倾听的能力。每个人在学会说话之前,都要学会倾听,都是从听开始的。倾听是孩子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孩子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接受更多的语言刺激,渐渐熟悉说话的语法规则,才能真正地理解语言,正确地运用语言,掌握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孩子具备了“听”的能力,能够为以后的口语发展打好基础。

LISTEN

2.眼神的交流

眼神交流处于人际交往的重要位置。日常生活中人们互相间的信息交流,总是以眼神交流为起点的。大家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两人相遇大多是目光首先相遇,所以眼神交流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目光接触和面目表情提供着重要的社会和情感信息。

在眼神交流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观察到唇部、唇部周围小肌肉以及上下颌等外显发音器官的变化,为之后的发音打基础。同时,也能将表情与语言做配对,知道妈妈高兴的时候嘴角是微微向上扬的,生气的时候眼睛会比变大,眉毛会皱起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与情绪感知能力,从而提升社交能力。

EYES

3.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当然肢体除了能表达一定的需求等信息外,也是能帮助我们表达情绪的。

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

人们用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其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孩子也是这样的,有点孩子开心的时候会跳一跳、有的孩子开心时候会哈哈大笑,有的孩子可能会兴奋的坐不住,有的孩子则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认为的问题行为,例如尖叫、掐人甚至可能是扔东西。

当孩子只会简单发音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就会用肢体语言来辅助。例如,当孩子想要某个东西时,孩子一边哼哼唧,一边拉着你的手去够东西或者自己将手伸向所要物品所在的位置。或者是,孩子站在你面前,一边发声一边用手比划。

BODY

4.类似于“对话”的存在

子对着你叽叽咕咕说了一场串,并期待着你的回应,如果你给予了他一些回应,那么孩子会继续说的更多;例如,孩子对你说咯咯咯、然后你回应孩子嘎嘎嘎,然后孩子会继续给你回应咯咯咯。

有时孩子说一个音,家长也说一个音,孩子会继续说一个音,以此类推。例如,在玩游戏时候,我们看着孩子说Duang,孩子可能会回应你一个“哦”。在整个互动中,可能还会伴随着情绪的变化。接着,上一个,当我们更大声更夸张的说Duang时,孩子可能会一边说“哦”一边高兴的跳起来。

或者当我们在跟孩子互动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自己发明了一套语言,例如孩子看到爸爸的时候会说“大大”,看到小狗的时候会说“抖抖”。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他跟我说“老师,当我的孩子说“niania”时,就是不要的意思。“jiajia”是要尿尿的意思。

如果一个孩子有以上任意一条的表现(轻声淡化),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是有沟通的欲望或者是有“说话的欲望”的。那么(重音突出),我们要如何引导孩子,在孩子现有发音量的基础上,增加发音的多样性,提升仿说能力,让孩子现有的音变得有意义,变成用来沟通的工具。

CONVERSATION

最后嗨脑仁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引导孩子发音或“说话”的过程中,具有功能性的语言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也是孩子能够通过自然强化最终学会并一直保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实际功能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一旦人为给予的强化不再出现,那么就会消退,直至消失。因此,任何发音的终极目标都是具有功能性哦~

猜你想看

答疑秘籍丨提高能力要全面,爸妈教育很关键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得)

自理丨如厕  睡眠

问题行为丨暴力打人  自言自语  哭闹情绪

规则培养丨代币制

家长专栏丨ABC记录法  强化物评估

进入“订阅号”界面,

把北医儿童发展中心设为星标吧~

这样就可以既方便又快速的阅读我们的文章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