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能否看懂龙泉窑 !
龙泉窑的美丽则源于他们对东方神秘古国的好奇,与对精美瓷器的向往。当西方人第 一次见到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时,惊讶于东方的器物竟能烧得如此精美。由于他们对中国瓷器的热爱,瓷器自然也就成了中国对欧洲贸易中的大宗商品。

元朝晚期。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釉色仍为青灰色,瓷器的下半部分开始逐渐增宽,底部开始变得更为宽平。虽然此时的龙泉青瓷上还有纹饰,但瓷器上的纹饰已经变得毫无生气。
龙泉窑并不是一般的窑口,其烧制的青瓷冠绝天下。龙泉窑曾烧出的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被誉为青瓷艺术的巅 峰,龙泉窑在明朝初年也曾是皇 家“供用器皿”。根据《大明会典》记载,龙泉窑在洪武年间需为宫廷烧造皇 家瓷器用具。哪怕到了天顺年间,(成化父皇的年号)仍有内管监督龙泉窑烧制瓷器。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 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之九十九,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

北宋时期,宫廷已经开始烧造官窑了,大名鼎鼎的汝窑也是官窑,称为汝官窑。南宋时期,这些瓷器全部遗 留在北方都城。到了南方,有龙泉这样一块宝 地,又有工匠,就延续了北宋的陶瓷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南宋宫廷就在南宋的都城,也就是杭州附近开始烧造官窑,因此,官窑对龙泉窑是有过影响的。
龙泉窑烧造时间非常长,五代至北宋时期采用石灰釉的状态下,为了突出划刻工艺,施薄釉,由于薄釉伸缩率高、附着力强,开片相对比较少。只有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产生无规则的开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