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历代诗歌注评(清代)一
李 铠 十一首
字公铠,江南山南(今江苏淮安)人。清顺治辛丑年进士,康熙九年至十二年任贵州绥阳县令。
抵郑家场①
落日驱车览大荒②,浮云高卷郁苍茫③。星分井鬼崇山尽④,地接牂牁僰道长⑤。几度烽烟余茂草⑥,廿年生聚尚残疆⑦。愧无供奉才名盛⑧,迢递何缘到夜郞⑨。
【注释】 ①郑家场:集镇名。在绥阳城南25里,即今郑场镇。②大荒:指极荒远的地方。③郁:浮云集聚貌。④星分:古人把地面的区域对应天上的星宿来划分。井鬼:井星和鬼星,井星是朱雀七星的第一宿,有星八颗。鬼星是朱雀星的第二宿,有星四颗。按各州来分配,井鬼对应雍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西日雍州。”此以井鬼指西南。⑤僰:古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僰道:泛指西南地区道路。⑥烽烟:指战争。余茂草:留下一片繁茂的野草,指战乱之后,百姓已流散。⑦生聚:繁殖人口,发展生产,储积物力。⑧供奉:在皇帝身边供职者的称谓,此指曾流放夜郎的李白。⑨迢递:遥远。
洋川竹枝词十首①
金竹城头白项鸟②,联翩飞散集平芜。洋川四月春犹在,莫倚危栏唱鹧鸪③。
穿山透地一溪来④,照见山头翠霭开⑤。为问达摩江上客⑥,春帆细雨几时回⑦?
螺江九曲影迷离⑧,疑是苕溪与霅溪⑨。傥把柔桑溪上种⑩,吴侬忘在夜郎西11。
芳塍漠漠夕阳天12,村女携篮遍野田。蚕豆已成豌豆嫩13,菜花风袅绿杨烟14。
宣慰威权望若神15,欲将脂粉困斯民16。取妻艳说田雌凤17,笑杀桃花马上人18。
钓鱼城下水沄沄19,扼退西来十万军20。不信将军能养士21,至今荒陇积愁云22。
声声低唤赛兰花23,曾记春灯唱《采茶》24。我是吴儿心木石25,一回凝听漫咨嗟26。
村农齐唱插秧歌,四月城头看插禾。谁道千畦明似镜,山田终比水田多。
十载风尘作老翁27,哦诗日日对清风28。烧残官烛无些事29,梦入江南烟雨中。
石龙桥畔柳丝丝30,不为行人管别离31。肠断蓬山多少恨32,合教云雨寄相思33。
【注释】 ①洋川:绥阳县城所在地。②金竹城:明清时代,绥阳城南城隍庙附近(原县委和现城隍庙井一带)有大片金竹林,竹尾多倒垂于地,风起则来回摇曳,称“金竹扫地”,因之亦称绥阳城为金竹城。白项鸟:白颈乌鸦。③危栏:高楼的栏杆。鹧鸪:泛指山歌。④一溪:指下文的达摩江。江在县城东南,源出杨柳水,经达摩山西流入洋川河。⑤翠霭:青绿色的云气。⑥江上客:达摩江上打渔的舟子。⑦春帆:春雨中的小舟。⑧螺江:水名,在绥阳城西十五里,源出于水口寺山腰之响水洞,河湾九曲,似螺纹,故名。⑨苕溪与霅溪:均为水名,在浙江省北部。是作者家乡的河流。⑩傥:即倘,假如。柔桑:嫩桑。11吴侬:此为作者自称。江浙一带古属吴国。侬:吴方言“我” 。12芳塍:长着花草的田土埂。13已成:已经成熟。14“菜花”句:夹带着油菜花香的晚风,吹拂着如烟似雾的丝丝绿柳。 15宣慰:官名:此指播州宣慰司杨应龙。16脂粉:胭脂和香粉。亦作妇女的代称。这里特指下文的田雌凤。困斯民:使老百姓处于困境。17取:娶。艳说:夸耀。田雌凤:播州宣慰司杨应龙之爱妾,杨叛乱兵败后,与杨同室自缢而死。18笑杀:等于说“笑死了。”桃花马上人:骑在马背上的妇女,指未下征鞍的明朝女将秦良玉。《明史·列传·秦良玉》:“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良玉之夫)以三千人马从征播州,良玉另统精卒五百裹粮随行……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至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绥阳)桑木关,为川南路战功第一。”19钓鱼城: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县)钓鱼山上的军事城堡。南宋淳祜三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为抵御蒙古军南侵,采纳绥阳名士冉琎、冉璞兄弟计谋,在合州钓鱼山上筑城防守,名钓鱼城。该城东有渠江,南有涪江,北临嘉陵江,峭壁悬崖,形势险要。沄沄:水流浩荡汹涌。20“扼退”句:利用有利地形夹击打败了蒙哥汗率领的由西向南进犯四川的蒙古军队。21将军:指南宋地区军事长官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士:指冉氏兄弟。22荒陇:长满野草的田埂,指冉氏兄弟的故乡绥阳洋川平木台村。愁云:形容景象惨淡。23赛兰花:《采茶调》唱词中的饰词。24春灯:春节灯会。《采茶》:《采茶调》,为花灯调之一。25吴儿:江南的男儿。木石,树木山石,比喻没有情感,知觉。26凝听:神情专注地听。27十载风尘:十年的宦途奔波。作者从清顺治辛丑年中进士,到康熙辛亥在绥阳任县令写此诗时,刚好十年。28哦诗:咏哦诗歌。29官烛:官署里办公作照明用的蜡烛。30石龙桥:在洋川河上,该桥石纹皆作龙鳞,桥身宛若全龙,故名。31行人:出外远行的人,作者自称。这两句的意思是,石龙桥畔的柳丝虽然多情,但没有人折它来送我回故乡。折柳送行为古代风俗。《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32肠断蓬山:极度思念家乡。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作者借指自己遥远的家乡。
【评介】 《抵郑家场》是李铠在绥阳作县令的第三年(康熙十一年)写的。在这之前,他妻子病故,心情十分郁抑。驱车前往郑家场,沿途的荒凉景象,把他的悲伤之情推向高峰,最后“何缘到夜郎”一问,格外深沉。《竹枝十首》,或写乡风民俗,或咏山川景物,或叙历史故事发思古之幽情,或写宦海漂蓬伤人生之际遇离合,语言皆通俗自然而富有情味,与《抵郑家场》风格迥异,但思想的主题前后一贯。
王 姑 一首
绥阳赵里(今枧坝乡)人。清朝初年赵里庠生王道长之孙女。
烈女诗
自尤妾命薄如笺,将赋结褵已了缘①。未老姑嫜还有托②,纲常岂独让人先③。
【注释】 1赋:授;给予。结褵:亦作“褵结”。旧时姑娘出嫁,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叫结褵。后因作女儿成婚的代称。了缘:结束了婚缘。2姑嫜:公婆;丈夫的父母亲。托:托咐。这里是“另择夫婿”之意。3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为纲,是居主要或支配的地位。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让人先:(按夫为妻纲的准则),怎能让别的男子先来占有自己呢!
【评介】 王姑性聪颖,通诗书,幼年即许配同里张睿。年二十正当出嫁时,张睿不幸病故。王姑来张家吊孝,丧事毕,张睿父母劝其另择夫家。王姑痛不欲生,写下这首诗,遂自尽。这是王姑的绝命诗。她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把自己不幸的婚姻,绝命的原因,殉道的决心,说得清清楚楚,道得明明白白。可谓比喻恰当,用典贴切,叙述简洁,结构严谨。王姑是被封建伦理道德毒害致死的。她的悲剧,是整个封建制度的悲剧。此诗的标题为注评者所加。
陈我圣 一首
陈我圣,绥阳人,清康熙十一年拔贡,官至四川庆符县(一九六0年撤消并入高县)教谕。
文 庙①
兹幸斯文在,巍巍夫子堂。唐虞贤且远②,日月代同光。仰止尼山下③,源穷泗水旁④。龙章招揭处⑤,富美裕宫墙⑥。
【注释】 ①文庙:即孔庙。在县城北街(今绥阳中学内),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②唐虞:传说中的古代贤明领袖。③仰止:敬慕。尼山: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南,亦叫尼丘。相传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故孔子亦叫孔丘。④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西流经孔子家乡曲阜入运河。这句和上句是表示诗人对孔子的怀念和尊敬。⑤龙章:文采绚烂的诗文。招揭:公布于众。6宫墙:文庙学宫的院墙。
【评介】 首联写近处的整体建筑,勾勒文庙的巍峨壮观。颔联颈联一下拉开空间时间距离,言说远古的圣贤和孔子家乡的山水,表达对先贤的缅怀和敬仰。尾联又回到近处,将笔锋定格在文庙的一小块设施上,特写“诗文公示栏”(龙章招揭处),最后以知识是美德,文化是财富(富美裕宫墙)作结,从而写出了一座用建筑材料构建的巍峨的物质的文庙,也写出了一座用文化知识奠基的富饶的精神的文庙。
杨用和 一首
杨用和,四川成都人。生平不祥。
康熙庚申客绥阳思归念切率歌①
绥阳城头啼暮鸦,有客独立伤春华。主人进酒劝客醉,胡琴羌笛兼琵琶。琵琶一曲客起舞,阳晋山头云欲雨②。东风吹雨入华堂,哀丝豪竹争诉语③。谢君金叵罗④,典我黑貂裘。桃花门巷燕声软⑤,十千沽酒重登楼⑥。杨生兮杨生⑦,汝胡不乐锦官城8。洋川春色浓于酒9,劝子醉起西南征⑩。
【注释】 ①康熙庚申:指一六八0年。客绥阳:客居绥阳。客用如动词。率歌:坦率的歌吟。②阳晋山:山名,在绥阳县城南郊。③哀丝豪竹:悲伤的弦乐和豪放的管乐。④叵罗:敞口的浅底酒怀。⑤燕声软:形容街巷卖酒人柔和的声音。⑥十千:钱币的数目。沽酒:买酒。沽:通“酤”,买或卖。⑦杨生:作者自称。⑧汝:你。胡:为什么;何。锦官城:四川成都市的别名。⑨洋川:绥阳县城所在地。⑩子:你。西南征:起程回家乡。
【评介】 本诗运用以乐衬哀,以醉解醒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客居绥阳思归故里的思想感情。诗的开头,作者以暮鸦托起孤独的伤感,主人却劝他一醉方休。宾主于是在歌舞声中举杯把盏,直饮得春雨入华堂,喝得壶干杯空仍未尽兴。酒没了,钱没了,怎么办?典衣买酒也要喝。喝下那么多酒,哪有不醉的道理?但作者思乡的心却是醒着的。他自问自答:杨用和呀杨用和,不要迷恋洋川的春色啦,我劝你酒醒之后,还是马上启程回家乡吧!“酒醉心明白”。杨用和大概属于这号酒客和文人。
任昌期 五首
任昌期,举人,清康熙三十三年至四十一年任绥阳知县。
柳公祠①(调寄摘得新)
柳塘湾,谁将子厚传②?追思往日事,几人全。高情易播留古今,夜郎前。
【注释】 ①柳公祠:绥阳为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钖“易播”而在大溪源修建的祠堂,又称儒溪书院。②子厚:柳宗元字子厚。
碧霄洞①(调寄桂殿秋)
蓬岛山上鼎炉空②,碧霄古洞隐青童③。石盘滴滴能承露,玉桂亭亭可捍风④。
【注释】 1碧霄洞:在绥阳城北望霭山的山腰,为绥阳遊览胜地。2蓬岛山:传说中蓬莱岛上的仙山,借指碧霄洞所处的望霭山。3青童:传说住在碧霄洞的仙童。4玉桂:比喻洞中石笋。捍风:(象防风林一样)挡风。
金字莲池①(调寄碧窗梦)
翠叶迎风舞,清香着露浓。扁舟荡漾绿波中,金子莲池忆郫筒②。
【注释】 ①金字莲池:在绥阳城西金字山下。其池方圆数亩,莲叶丛生,荷花满池。②郫筒:作者原注:“杜甫诗酒忆郫筒不用酤。”酒名。《华阳风俗录》:“郫县(在今四川省)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挖空)其节,倾春酿于筒,包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两个晚上)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作先寄严郑公》诗中,有“酒忆郫筒不用酤”之句。
西峰晴雪①(调寄渔父词)
遥望西峰雪堆,浮云初散齐天威。风细细,日晖晖②,林花野鸟弄芳菲③。
【注释】 ①西峰:绥阳西山之峰,此山峰极其高峻,绥阳人称之为“玉皇殿”。②晖晖:晖的迭词;和煦的春阳。③芳菲:花草美盛芬芳;也指花草。
圣水三潮①(调寄春宵曲)
月精闻生水②,天河与地交③,随气起云漾,定期从不爽④,日三潮。
【注释】 1圣水三潮:即三潮水,绥阳风景胜地之一,在茅家铺乡。“圣水”为一水塘,塘周围林木蓊郁,塘水每日三涨三消,颇为奇特。2月精:月亮中的精灵。闻:传报。生水:涨潮。3天河:银河。4爽:失约。
【评介】 任昌期的词,多以山水遊乐为内容。《柳公祠》淡雅清新,意境幽远。《碧霄洞》善于捕捉景物特征,写出碧霄洞的独特风貌。“石盘”“玉桂”两句,用迭字状物,比喻形象,对仗工整。《金字莲池》意境优美:翠叶绿波,荷风香露。作者荡舟莲池,不由想起杜甫的诗句和古代的郫筒酒。无限情致,跃然心间。《西峰晴雪》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雄伟秀丽的西山奇景。一座山上,两个季节:山顶,白雪皑皑,直插云际;山下,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圣水三潮》别开生面。作者把“圣水”的涨落与天上的月亮和银河联系起来,这既是浪漫的想象,又是科学的见解。
刘宜震 二首
刘宜震,岁贡,清康熙37年任绥阳训导。
雅泉喷珠①(调寄一斛珠)
方塘将亩②,如珠细沫时时有,谁人咳唾问江浏③?想是官廉,任尔蚌胎浮④。
【注释】 ①雅泉喷珠:绥阳风景胜地之一,在今洋川镇雅泉村。②将亩:将近一亩。③咳唾:比喻谈吐珍贵,出口即成佳句。《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浏:水流清澈。④尔:你。蚌胎:珠珍。
永山瀑布1(调寄望江南)
青山断,天半落虬龙②。是处有泉通大海③,看它疋练下高峰④,曲涧岂能容⑤!
【注释】 1永山瀑布:在绥阳洋川镇境内。2虬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比喻永山瀑布。3是处:此处。4疋练:一匹洁白的熟绢,形容瀑布的形态。⑤曲涧:弯曲的溪涧。
【评介】 作者把雅泉喷珠比喻为咳唾成珠的言谈和因世间官廉而引出的地下珍珠,表达了他希望人们精神高尚,官场清廉的美好理想。想象奇特,比喻新颖,形象鲜明。
《永山瀑布》意境开阔,笔调豪迈,抒发了词人胸怀大志,敢于冲绝禁锢的进取精神。
周凤翧 一首
周凤翧,字叔云,绥阳人。十岁丧父,奉母以孝。清雍正八年科举人,乾隆二年中进士。未仕卒。
过永明宫①
雨昏苔藓蚀朱栏②,院宇深深碧树寒。寂寞幽篁栖鸟语③,无人更缉竹皮冠④。
【注释】 1永明宫:佛教寺院,在绥阳城西十七里。建於明万历二十七年。②朱栏:正红色的栏杆。③幽篁:阴暗的竹林。④竹皮冠:用笋壳和细竹篾制作的斗笠。
【评介】 本诗用凝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冷寂寞的寺院图景。第三句以“声音”(鸟语)衬托寂静,更显凄清。动词“栖”用得格外高明,可谓“传神”之笔。
张汝霙 一首
张汝霙,清乾隆三十三年岁贡。
游真武山①
古树无多绕殿边,残碑仆地草芊芊②。老僧多病难看客,半灭孤灯挂佛前。
【注释】 ①真武山:在绥阳县城西北20里,山上有真武寺。 ②芊芊,草木蔓衍丛生之貌。
【评介】 这首诗题名游真武山,实即游真武寺。诗人运用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的表现手法,把当时冷落衰败的真武寺勾绘无遗。
王 观 三首
王观,贵州绥阳人,清乾隆五十四年拔贡。官至四川眉州州判。
洋川晓望
十里青烟罩柳堤,一痕绿掩画楼低。不知雨打花多少,两两流莺相对啼。
螺江九曲
溶溶溪水宛螺形,九曲盘旋特有情。 似去还来何所恋?惟留青润厚苍生①。
【注释】 1厚:优待。苍生:草木生长之处,也指百姓。
仙嶺棋局①
一局残棋总不收,楸枰代石在峰头②。古来成败皆虚著,何事机心苦运筹③。
【注释】 1仙嶺棋局:绥阳城西北二十四里有仙人山,双峰对峙,中有石坪,宛若棋盘。相传有樵子曾遇双叟在此对弈,须臾不见,故名仙嶺棋局。2楸枰:棋盘。旧时多用楸木作棋盘,因称棋盘为“楸枰”。3机心:深沉权变的心计。运筹:策划。
【评介】 《洋川晓望》是诗人描绘的清朝乾隆年间洋川河畔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烟罩柳堤,绿掩画楼,雨过落红,流莺对啼。诗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红绿相映,浓淡相宜,使人赏心悦目。
在历代咏唱螺江的诗词中,王观的《螺江九曲》独具特色。诗人先勾勒出螺江九曲盘旋的外在美,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写出螺江要用青润厚苍生的内心美。诗中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构思精巧,语言通俗,富有情味。
《仙嶺棋局》张杨的思想,与《螺江九曲》的主题切然不同。作者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一种世事皆空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黎安理 一首
黎安理,遵义禹门人,字履泰,号静圃。清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官至山东长山县知县。
晓发黄鱼桥①
帽影鞭丝犯晓行②,不堪愁思百端生。梧桐露冷枝头月,薜菼霜清秋后程3。野阔天高云自落,峰寒江迴雁初横。茫茫身世无穷感,尚望乡园万木平。
【注释】 ①黄鱼桥:桥名,在绥阳城西十里,为绥阳到遵义的必经之桥。②帽影鞭丝:形容晓雾中朦胧的人影和策马的鞭子。犯晓行:冒着晨雾赶路。③葭菼:芦苇和荻草。
【评介】 黎安理家居遵义禹门。黄鱼桥至禹门只有数十里路程。本诗所写的,也许就是从黄鱼桥回禹门吧。作者冒着晓雾出发,怀揣愁思赶路。“梧桐露冷”,“葭菼霜清”,“野阔天高”,“峰寒江迥”,这些途中的景物,也就自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尾联点出愁之原委,最后以希望乡园安好作结。全诗宠罩着伤感的氛围,风格沉郁。
焦尔厚 三首
焦尔厚,山东章邱人,举人,请乾隆四十四年任遵义知府。
九日野茶坝即景①
几日绥阳道,连宵风雨心②。出门有山色③,随意即登临。结阵看鸿雁,捣衣听本砧④。但开金凤菊⑤,忙里亦须寻。
【注释】 1九日: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野茶坝:地名,在绥阳县青杠塘镇。坝上有清江。2风雨心:因风雨所触发的心情。3山色:山上枫红林染的颜色。4木砧:在河里洗衣时捣衣的木棒和石板。这里指捣衣发出来的声音。5但开金凤菊:作者原注:时田埂上多黄菊。
【评介】 这是两百多年前野茶坝重阳节那天的一幅写生画:山上,处处是火红的枫叶;蓝天,飞翔着人字形的雁阵;清江岸边,妇女们在石墩上捣衣,那彼起此伏的声音,象打击乐一样好听;田埂上,美丽的金凤菊盛开了,人们在忙中也争相去欣赏。此诗于文于史,都极有价值。
题朗山关寺壁1
僧迎少尘境②,古刹漫来遊③。云压青山暮,泉鸣野竹秋④。摩挲余断碣⑤,眺望一登楼。不为参禅意⑥,停骖记小留⑦。
【注释】 ①朗山关寺:佛寺名,旧址在绥阳城西二十里。②尘境:相对佛家“净界”而言的人世。③刹:佛塔;佛寺。漫:随意,不受拘束。④野竹秋:秋野中的竹林。⑤摩挲:抚弄。断碣:断了一截的圆顶碑石。⑥参禅:佛教名词,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向禅师参学之意。⑦骖:一车驾三马。记小留:记下短暂停留的感想。
【评介】 首联“僧迎少尘境”,一语道出朗山关佛寺非同凡响,颔联继写高远空旷的外部环境,颈联以摩挲断碣,眺望高楼暗示自己生发了“到此一游”的观感,尾联明说要把在此短暂停留的观感题写在寺壁上。全诗即景顺情成章,诗格自然雅畅。
题岩门胜景兼向陈泉索画1
肩舆出城东2,步履深幽谷。一洞忽然开3,奇绝如覆屋4。神功壁巨灵5,天籁引肃肃6。洞无流水声,亦少桃源逐7。飞钖仙人去8,雨后长秋菊。小民乐升平9,吏闲少案牍⑩。来遊清道心11,半菽胜食肉12。烹茶坐石根,小憩比三宿13。洞口老青苔,洞外荫竹木。花鸟悦闲闲,山枣红簇簇。雉堞横村云14,获刈稻俱熟15。人家烟火明,声声响碌碡16。徘徊赋幽胜17,霜毫乃已秃18。何处武陵源19?自昔传误俗20。锦绣绘山川,岩敞总娱目21。凭杖倪迂手22,辋川仿一幅23。
【注释】 1岩门:碧霄洞的别名,在绥阳县城东北七里许。陈泉:画家,焦尔厚在绥阳的朋友。索画:求画。2舆:轿子。3一洞:指碧霄洞。4覆屋:颠倒而置的房子。5劈巨灵:“巨灵劈”的倒置。巨灵:古代神话中分开华山的河神。6天籁:自然界的声音。7桃源逐:追逐桃花源。8飞钖:佛教名词,指僧侣遊方。钖:钖杖,僧侣随身之物。相传唐代高僧隐峰遊五台山,掷钖杖飞空而去,故后世称僧侣遊方为“飞钖”。9升平:即承平,指社会秩序比较持久的安宁局面。10案牍:官府的文书。11清道心:使品德纯洁。清:清洗;洗礼。12半菽:半碗豆类食品。13憩:休息。这句说:在这里休息一会,胜过在家中睡三晚上的觉。14雉堞:城墙上排列如齿状的作掩护用的矮墙。这句说:山村上空的云带,横对着数里之外的绥阳城墙上的垛口。15获刈:收割庄稼。16碌碡碾碎谷物的畜力农具。17徘徊赋幽胜:来回度步,思索描写岩门胜景的诗句。18霜毫:用秋天的狼毫制作的毛笔;形容毛笔的笔毛极好。这句是对自己写不出好文章的谦辞。19武陵源:东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所在地。20自昔传误俗:这都是过去误传的事情。21娱目:眼睛感到愉悦。22杖:通“仗”。倪迂:即倪瓒,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擅长山水画。他的“简中寓繁,似嫩实苍”的风格,给水墨山水画以新的发展。这句是借倪瓒来敬称陈泉。23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唐朝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於此,以弹琴赋诗绘画诵佛为事。这句说:你就摹仿王维隐居的辋川山水给我绘一幅画吧。
【评介】 作者和朋友去游览岩门,那里的胜景和山乡秋色,使他感叹不已。于是,他写下了赞美岩门的诗句。朋友是位画家,他又请其仿照王维的辋川别墅为自己绘一幅水墨山水画。作者对世俗的看法是矛盾的:他不相信有世外桃源(何处武陵源,自昔传误俗),但又想往唐朝诗人王维晚年在辋川的那种隐居生活。全诗叙事层次分明,议论通俗明白。诗中“花鸟悦闲闲,山枣红簇簇”二句,用迭字状物,形象生动,韵味深沉,自成佳句。
周 霖 一首
周霖,字雨苍,绥阳朗里(今风华镇)人,清嘉庆六年科举人。不仕,以授徒终老。
雷水堰观荷①
暇挈同侪一泛杯②,雷音寺畔云水偎③。不须更问迋璋墓④,莲社从今任去来⑤。
【注释】 ①雷水堰:水塘名,盛种荷花,在朗里(今风华镇境内)。②挈:提;率领。同侪:同辈,指莲社的教友。泛杯:水从杯里溢出,形容雷水堰水涨外流。比喻雷水堰。这句说:闲暇时,带领莲社的教友们去水涨外流的雷水堰观赏荷花。③隈:紧挨着;连成片。④迋璋:朗里武举李迋璋。⑤莲社:佛教关于念佛的最初结社,原称“白莲社”,东晋慧远创立。宋代以后,念佛盛行,各地续有莲社组织。
【评介】 本诗记叙了佛教组织“白莲社”的一次郊游活动。这是绥阳县有关“白莲社”的惟一的几个文字。作品的艺术性一般。
丁步青 一首
丁步青,字子云,绥阳人,清嘉庆年间拔贡。
自锁江桥归桂岗舘①
鸣鸠乳燕弄和风,行过溪桥度梵宫②。三里垂扬归径绿,一川芳草夕阳红。
【注释】 ①锁江桥:桥名,在遵义县乐安溪。桂岗舘;在遵义青田山,为青田“二十六景”之一。②梵宫:即梵王宫,佛教寺院。
【评介】 这是截取律诗的首联颔联而成的一首绝句,颇具艺术特色。诗人随意拈来些数量词和表示色彩的语言,就渲染出一幅春天的山村美景,表达了归途中的愉快心情。诗中没有用典,也没有尖巧的雕琢之处,但每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这些平易真切的诗句,很容易让读者沉浸到诗的意境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怀。一首只有四句的小诗,能写出如此清新自然,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的优美意境,能创作出给人以美感享受的作品,实属难能可贵。
阮朝琏 一首
阮朝琏,字玉亭,绥阳人,清嘉庆十八年科拔贡。
渡 江
策马临江岸,呼舟芦苇间。片帆趋虎渡,初日见龙山。客子去乡远,耕人携筿闲。枇杷门外路,辛苦叹征颜。
【评介】 首联写此岸事物。颔联写登船渡江和站立船头看见的山脉。颈联写到达彼岸后的见闻。尾联感叹离家远行的辛苦。叙事层次分明,语言简练。颔联对仗极富特色:渡叫虎渡,山曰龙山,“虎渡”对“龙山”,音律词性都互为对仗,且龙虎相应,自成情趣,让人有向往之情。
无名氏 一首
胭脂岩石女①
不教台榭此间留②,云髻烟鬟雨洗愁。恰似佳人空谷里,不施红粉也风流。
【注释】 ①胭脂岩,是贵州绥阳县何家坝合面岩附近的一座山岩,上有一石酷似少妇,绰约动人。②台榭:亭台水榭。
【评介】 此诗是清代刻在胭脂岩上的。意境优美,富于想象。用“云”和“烟”来刻划石女的肖像,用“雨”来描绘她的内心世界。语言通俗流畅,文笔细腻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