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北宋书法之“雅俗”观

(0)

相关推荐

  • 盛洁:宋代馆阁曝书与书画鉴藏

    三馆秘阁是两宋内府庋藏古籍书画的机构.为防止图籍蠹毁,宋代馆阁每年于夏秋之际举行曝书会,并宴请群臣纵观图籍,这对难以目睹内府藏品的士夫鉴藏家来说无疑是难得的过眼机会.本文将曝书会放置于宋代公私收藏盛行 ...

  • 宋代 米芾 吴江垂虹亭作书法 (小手卷)

    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这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

  • 清代书法的中兴:碑学大兴

    清代书法的中兴:碑学大兴 清代(1644-1911)是中国书法史上书道中兴时期,在继承宋元明以来帖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碑学热潮,书家众多,成就亦高.清初,由于康熙皇帝酷爱温文尔雅的董其昌书法,使董 ...

  • 浅谈颜真卿书法在元代“没落”的原因

    李一帆/文 自晚唐以降,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开辟了"二王"之外的另一条传统书学路径,其书法风格被人称之为"颜体".后人普遍认为颜真卿是人品与书品的高 ...

  • 浅谈海德格尔的异化观6400字

    摘 要:海德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异化的范畴拓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来说明西方社会中人的无个性存在状态,为破解这一生存困境,海德格尔通过现身情态畏来使此在发现本真,通过向死而在.良知.罪责.决心这一系列 ...

  • 浅谈魏碑书法的临习与创作

    2017-06-08 10:44:55·书香书法杂谈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统称,大体分为碑刻.摩崖.造像记.墓志铭四种.魏碑上承汉隶.下启楷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应是笔.墨. ...

  • 浅谈金文书法的风格与创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殷商时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宗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文化开始了.这一时期,甲骨文占据了"巫"文化的 ...

  • 浅谈北宋时期亳州的贬官文化| 杨本科

    昨天我跟大家聊了一下<北宋时期主政亳州的八位宰相>,今天我来接着说我所理解的北宋时期亳州的贬官文化. 从宋史当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知道,北宋时期,来亳州任职的官员除了前后相继之外,往往还有另 ...

  • 一门入境 万物同春 ——浅谈我的对联教学观与教学实践

    ▲有一本期刊最中国--<对联> 编者按 "对课"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必修课,学童在认识基本的常用汉字之后,以背诵"对韵歌诀"和师生"对对子 ...

  • 扇面之美 | 浅谈团扇书法

    团扇,也叫"宫扇"."纨扇"."合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 团 扇 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女子到了夏日时节都会持一柄团扇,既可摇动生风, ...

  • 浅谈皇极与奇门遁甲(观物520)

    皇极与奇门遁甲有关联吗?这个还真不好说.也可能是巧合.皇极的元会运世,其中一个纪元为四千三百二十世:而奇门遁甲在玄女传的是四千三百二十局.是不是有些巧合. 我们仔细研究四千三百二十这个数,发现是一年的 ...

  • 掌握书法临帖“十观”,精准临摹古人法帖,八年入中书协不在话下。

    学习书法首先从临摹碑帖开始,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就像儿童牙牙学语从模仿开始一样.学习古人.临摹古人要与古为徒,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能摆脱这一法则.古人对临摹之要曾总结的一句精辟话,就是唐代的孙过庭&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