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结束后,考生应登录系统再次“确认”,谨防自己志愿被人篡改

【平湖一柱 第1536期 高考志愿专题】

【核心提示】为防止自己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也就是7月8日6:00后,考生可再次登录系统,进行确认,一旦发现自己的志愿有了“变动”,可及时报警。警方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查出真凶。一旦确定你的志愿确实被他人恶意篡改,在投档录取结束前,我想招考院会做出妥善的处理……


7月8日18:00,是山东普通类本科批次考生志愿的截止时间,

在这个时间之前和志愿填报结束后后,考生应当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一下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确保自己填报的志愿仍是“自己填报的志愿”。

在这里,平湖一柱不是在说绕口令,而是因为,近年来,网上填报志愿,总有考生志愿被他人篡改情况发生。

2020年,四川西昌某中学吉某某因自己升学无望,为泄私愤在家中通过自己手机,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导致这些同学无学可上……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三位考生按照自己成绩填报了高考志愿。但几天后查看时,却发现自己的志愿已是“面目全非”,他们感觉到“天都要塌下来”,于是报了警。最后警方查明,作案者竟是三人的好朋友陈某,因为他只考了300多分,看到三人成绩出色,担心他们都上了大学,自己会被他人取笑,就偷偷地篡改了三人志愿……

2018年,浙江复读生小兰(化名),经过又一年的拼搏,成绩提高不少,对自己报考的某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充满期许。然而,等她上网查询录取结果时却发现,自己又落榜了。但同时,她发现同专业被录取的考生中,有人的分数比她低!

在询问招生办以后,小兰发现她的志愿竟然被人动了手脚。是谁动了她的志愿呢?破案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大出小兰意外,修改她志愿的人,竟是自己的同窗闺蜜小柯(化名)。

被警方控制后,小柯却委屈地说,小兰的成绩非常好,如果上这所大学的话实在太亏了,以她的能力如果再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更好的学校。

小兰曾经拜托小柯帮自己打印准考证,于是就把自己的账号密码都告诉小柯了,小柯利用这些信息,更改了小兰的志愿……

2016年,山东胶州考生常某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但录取时,分数超过录取线的他却榜上无名。上网查询发现,他的志愿在填报4小时后,被他人修改。报案后,派出所经过侦查,找到了偷改他志愿的人。幸运的是,因情况特殊,山西师范大学又重新录取了他……

2015年,山东聊城两名同学志愿填报是专科,最后却被本科录取了——高学费的民办本科录取,两人家庭经济难以承受,上学无望。后经查明,原来是其班主任篡改了他们的志愿……

自从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以来,每年几乎都有考生志愿被篡改案例发生,有的是同学、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恶意,有的也是好意……恶意者自然可恨,但好意者也并不值得同情,毕竟,高考志愿是考生未来的人生,任何人无权代为选择……

网上填报志愿需要身份证号,需要密码,一般人非是黑客,若是不知道,是难以登录篡改的。

可是,网上填报也有缺陷,就是一旦他人恶意进入,篡改了志愿,计算机投档录取时也是无法识别的!所以,对考生来说,身份证和密码就是自己的“人生密钥”,一定要妥善保管!

为了防止自己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也就是7月8日6:00后,考生可再次登录系统,进行确认,一旦发现自己的志愿有了“变动”,可及时报警。警方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查出真凶。一旦确定你的志愿确实被他人恶意篡改,在投档录取结束前,我想招考院会做出妥善的处理。

另外,平湖一柱也郑重地劝告那些试图网上篡改他人志愿者:

篡改他人志愿是一种违法行为,是要获刑的。

不要认为,自己在家里、在网吧里、在手机上偷偷修改,神不神,鬼不觉,岂不知,雁过要留影,鼠过定留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网络比现实更容易查找。

现代网络,无论是在电脑还是在手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网吧,只要你联网,实际上你已经在“网里”,只要你操作,那就一定留有痕迹,只是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听不到、看不见罢了,但对于网警来说,那是秃子头上落苍蝇——再明了不过的事。

为此,平湖一柱再次提醒、警告那些利益熏心者、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放弃脑中小九九,打消心中之恶念,不要再做篡改他人志愿之类损人不利己的恶事了,也不要好心办傻事,偷偷地替好友修改志愿……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