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失传的点翠工艺

点翠,或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之灵与器物之美结合起来的宝物,富丽堂皇又不失生动活泼,其价值难以用平常的金银来衡量!如今,翠鸟更是高居国家保护动物之列,想要活取其羽毛制成点翠,更是绝无可能,在清末民初点翠技艺渐渐由烧蓝工艺取代,如今点翠工艺几乎失传。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其中的翠特指点翠,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首先翠鸟必须活取,据说一只翠鸟只取28根羽毛,极其残忍否则羽毛便丧失那层魅影般的光泽。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关于翠羽的获取,详细描述有《珠翠光华》一书中发饰篇中写到 “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永不退色。”另有网络说法,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暂无考证)。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致艺术品和装饰,从发夹,头饰,和扇子到屏风。西方艺术收藏家都集中在中国艺术的其他领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刻,景泰蓝,丝绸,绘画,点翠艺术对境外的人来说是陌生的。

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近年来,随着后宫古装电视剧如《宫心计》、《后宫.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逐渐热播, 人们对后宫嫔妃精致奢华的服饰、首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主要配饰的点翠首饰再度活跃 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近日,京剧程派大青衣刘桂娟在微博高调晒出其点翠首饰的行为及其言 论,引发了广大群众对于点翠工艺继承与发展的口水战,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开始逐渐关注这一 华美但却几乎失传的工艺。

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鸟羽毛而划分。硬翠点翠采用的翠鸟羽是比较大的羽毛,叫硬翠,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软翠软翠是点翠工艺使用的是翠鸟比较细小的羽毛制作出来的点翠首饰,叫软翠。

现在,用翠鸟羽毛制作的首饰已经绝迹。一者,工艺过于摧残生灵;再者,翠鸟濒临消失,羽毛断供,点翠工艺衰微至失传后留传下来的品相完好的点翠饰品,可以说是万中取一、价值连城。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廷富豪之物。在华的外籍商人,对点翠工艺也非常感兴趣,大量收购。广东华洋交杂之地,更是点翠饰品的中转站,点翠工厂林立广东一带,1933年,中国最后的点翠工厂终于关闭,原因是翠鸟羽毛已经绝市,目前点翠饰品大藏家,几乎都是外国人,都是于1933年之前大量购买收藏。此外大量的点翠资料,如点翠饰品在1933年前后的价格、工艺、造型的寓意等,都有高度价值性记录。1980年,曾报道香港古玩市场尚有一定数量的点翠发簪,但报道之后,、香港最后一批点翠饰品也销声匿迹,大部分是被收藏家一次性购完,少量一部分被用作电影道具而购光,细看香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清装电影,就可以见到这些点翠遗珍。仿点翠一般常见有孔雀羽的,这样的饰品基本都是戏装,很好分别,羽枝粗软,胎体一般轻薄,整体做工不会很好,一般也不会有很好的保存,孔雀羽的防水性远不如翠羽,遇湿气就会起翘脱落,另一种是民国时期比较常见的蓝色进口粗纹纸,这种纸比较厚,也有一定的防水性,可作为替代品,因为翠羽难得,而且用纸张粘贴的难度要比粘羽毛简单得多,还有就是蓝色的颜料,这几种在市场上细心一点还能见到。虽然这些廉价的仿制品不能于珍贵翠羽制成的饰品媲美,但却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点翠饰品的喜爱。

(0)

相关推荐

  • 神农架野生动物的故事85——普通翠鸟/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360/20210803

            我国古代一种名为点翠工艺,在中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它起源于汉代.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 ...

  • 点翠首饰,集奢华和残忍于一身的精美首饰,了解真相后吓一跳

    大家好,欢迎来到<珠宝玉之窗>,珠宝玉石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精致起来.所以,就让我们透过<珠宝玉之窗>,一起来了解珠宝玉的时尚世界吧! 今天 ...

  • 古 代 美 人 的 “ 时 尚 圈 ”

    前段时间,江西省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一次"明代首饰展". 114套明代首饰,在让人感受到藩王金玉尊荣的奢华生活之外,也引起了人们对历朝首饰之美的注意. 今天,小印就来扒一扒 ...

  • 几近失传的秘籍,臭豆腐的古法工艺

    ​ 俗话说"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由于它气味独特,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因此深受老百姓喜爱.它不仅可配香油用馍蘸着吃,还可与切碎的香椿加香油配在一起吃,也可与其他新鲜蔬菜配 ...

  • 几近失传的传奇“十三方

    第一方:中九丸 [方歌]中九丸来味不多,说破异药笑哈哈,任他诸般奇怪症,每服数丸起沈疴. [处方]锅烈(即三打灵药)1钱. 金丹1钱. 银翠3钱. 石青1钱 [制法]以上药共研末,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 ...

  • 从古代玉器失传的加工工艺探讨玉器鉴定方法

    吕大临:<考古图>,卷八,10页,Hans-ford,Chinese Jade Carving. 61页. 这个说法证明在宋代,就有收藏家对古人的这类加工工艺和方法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因为古 ...

  • 几近失传的中医传奇“外科十三方”

    第一方:中九丸 [方歌]中九丸来味不多,说破异药笑哈哈,任他诸般奇怪症,每服数丸起沈疴. [处方]锅烈(即三打灵药)1钱. 金丹1钱. 银翠3钱. 石青1钱 [制法]以上药共研末,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 ...

  • 几近失传的传奇“十三方”

    第一方:中九丸 [方歌]中九丸来味不多,说破异药笑哈哈,任他诸般奇怪症,每服数丸起沈疴. [处方]锅烈(即三打灵药)1钱. 金丹1钱. 银翠3钱. 石青1钱 [制法]以上药共研末,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 ...

  • 几近失传:八字中六破六害论命口诀

    . 六破论 六破无形莫看清,破坏根基不善终: 破胎破旺伤福慧,破提破禄减繁荣: 破掉财官损贵气,破掉食印败寿名: 破遇绝死成灾祸,破遇长生不长生: 只喜禄马藏库内,破掉压服岁月逢: 有伤带破临枭杀,一 ...

  • 太极拳实战法:几近失传的步眼跌法!

    要立命,下苦参.敬天须走昆仑山, 昆仑山里灵出路.脚踏彩云上九天, 倒跨青牛归空去.做个长生不老仙.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了为什么修炼太极拳的人没有实战功夫,是因为其没有被师傅为其在手上装眼,这一篇 ...

  • 几近失传的女命推夫子八字总论!

    凡观女命,先推夫子兴衰,欲究荣枯,次辩日时轻重.官为夫,财为父,财旺夫荣:食为子,印为母,印盛子衰,日干不宜太旺,月气务秉中和.日主旺相,夺夫权而孤苦:月令休囚,安本份而持家:官星得地,夫主荣华:伤官 ...

  • 【张仲景】任他诸般奇怪症,一服治沉疴!几近失传的传奇“十三方

    第一方:中九丸 [方歌]中九丸来味不多,说破异药笑哈哈,任他诸般奇怪症,每服数丸起沈疴. [处方]锅烈(即三打灵药)1钱. 金丹1钱. 银翠3钱. 石青1钱 [制法]以上药共研末,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