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当你迷茫时,请铭记这句教诲!

突然发现汉字好有意思。比如“迷茫”这个词有一个解法:
“迷”一车一米食无所依,
“茫”一草一水惘然无靠。
可生而为人,谁不曾迷茫?当你感到迷茫,焦虑的时候,当你找不到方向,提不起劲的时候,我希望你能认真读完这篇文章。
鬼谷子说:“内以养志,外以知人”。鬼谷子认为,人生在世一共有两大矛盾:一个是自己与自己的矛盾,不自知。另一个是自己与他人的矛盾,不知人。

内以养志
养志,顾名思义就是确立志向。人生其实很残忍,残忍到猝不及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忙忙碌碌,不得半刻清闲,但是一天结束后却不知道忙了什么。
很多人都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一路狂奔,可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处。
如果我们总是漫无目的的前行,真的有价值吗?
鬼谷子给了我们一条小建议:如果在外界找不到方向,是时候反求本心试试了。我们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我想干嘛,我想到哪里去,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备人称“刘皇叔”,父亲去世得早,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织席贩履讨生活。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曾指着一棵大桑树对一群小伙伴说,我以后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这羽葆盖车指的是皇帝的专车,天子的座驾。
正是这种志向,使得刘备不管是后来当县令被欺负,丢失徐州,还是妻离子散,都没有被击垮。
最终,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取得大胜,刘备能成为一方霸主,和曹操、孙权共争天下。
没有志向,没有目标,虽然我们看起来很努力,但是我们的人生或许终将毫无意义。
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古已有之。鬼谷子与其说是一部国学经典,更不如说是一副解药。
这副药方告诉我们,首先要内以养志,明确目标。有了目标,人生至少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我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此吧。有了目标,人活着才会更有价值。
人生之路,我们最终要与自己和解!

外以知人

鬼谷子说:知人则识分明。
通俗的说,知人就为了识别清楚人心。在这个时代,这是件人人都闭口不谈的事情。人们仿佛都变的异常圆滑和世故,因为知人关乎心术,所以惶恐的避之不及。
可是古人却提倡,不仅鬼谷子提倡,连老子都说:知人者智。能够识别人心的人,才叫智者。
真正的智者一定懂得知人。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管仲也接受了。
有人问鲍叔牙,为他打抱不平。鲍叔牙斥责道: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难,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帮帮他,我情愿这样做,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充军,有一次齐国和邻国开战,双方军队展开大撕杀,冲锋的时侯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
关键时刻鲍叔牙站出来替管仲辩护:管仲的为人我是最了解不过了,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后来,鲍叔牙将管仲推荐给齐恒公,认为自己不适合当相国,而管仲之才可以胜任相国。最终管仲辅佐齐恒公成就霸业。
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做到了因才而用,量才而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知人。

我们精心打造的《谋略真经》,涵盖为人处世、说话技巧、心理揣摩、用人识人、生意谈判、官场/职场谋略、修身立德等方面。是一套不可多得的谋略书籍。以上各项谋略技术,都会在你反复研读《谋略真经》之后,得到大幅度提升!

重磅来袭:粉丝朋友们翘首以盼的《谋略真经》,终于横空出世了!

《谋略真经》获得途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