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中国厨房必备之品,在中药古籍中,也...

生姜是中国厨房必备之品,在中药古籍中,也将之归为“菜部”。这个蔬菜有很多医疗功效,巧妙用之可以应急解危难。
生姜在《伤寒论》出现了39次,《金匮要略》51次,在张仲景著作中的出现频率仅次于甘草。《神农本草经》载其“除臭气,通神明”,初不解何谓通神明,以为不过是迷信的说法。后来乘坐公交车往来医院实习,经常晕车,古称“车舟注”,中医认为是水湿浊邪内蕴,在舟车劳顿之际上犯使然。
生姜是温散水饮良品,何不试一试呢?于是随身携带生姜,含一片在口中,胃肠因之而蠕动,呕恶之感竟除,头脑也变得清醒了,由此乃悟,《神农本草经》所说的功效诚不欺也。
初识了生姜的神效,往后更加留意用之。某年暑天,外界气温已超35℃。与一朋友微信聊天谈及暑热难耐,其竟言自己极冷,再询问之,原来因为天太热,食冰糕后又进冷饮,入夜即觉恶寒发热,无丝毫食欲,强食之则欲呕吐,已经24小时没有吃东西了,只饮少量温水,卧床静待转机,头昏沉直立则欲仆倒。
我知其素来舌象紫暗,是阳虚之体,此番因贪凉饮冷,寒饮阻遏脾阳,不能外达,所以周身恶寒不能汗解。饮停于胃内,故无食欲,常有呕恶之感,清阳不能上升,故头昏沉欲仆。此时,只需温散水饮即可,药如麻黄、苏叶、香薷都可以,但这位朋友向来厌恶服用中药,此时又值一人在家,已头晕不能平稳行走,自然不能外出买药,即使用中药治疗,也只有就地取材了。

于是我告诉他,如果想迅速好起来,就得听从我的安排,我有办法可以治之,不用服药而能迅速好起来。嘱咐其到厨房找来生姜,切三十片,每片如一元硬币那样大小厚薄,再入葱白四段,西瓜皮手掌大,切碎,红糖少许。
此处,生姜最为关键,取其温散寒饮。生姜味辛可散邪,但这位朋友感受寒邪颇盛,恐怕仅生姜一味不能达到很好的发汗散寒的作用,所以配上了葱白——这个最善于通阳取汗的食材。加西瓜皮是取其甘淡,可以渗水湿下行。加红糖则纯粹是为了调味便其服用了。
这位朋友按照我的嘱咐,很快就把食材备好了,入锅中加水煮沸20分钟。煮好一口气喝完,顿觉胸腹畅快,周身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到这里,医疗只进行了一半,吃药后之调护至关重要。此时应避免受风寒,所以让之卧床盖被取汗。睡眠后阳入于阴,阴阳调和,最利于外感病人恢复了。我料到生姜温散水饮之后,食欲会迅速恢复,此时不宜暴饮暴食,而应食粥以养胃。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他睡醒了,告诉我喝完生姜汤后通透极了,睡下出了一身汗,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了。晚餐遵医嘱喝粥,第二天已可照常上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