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麻麻要跟新生儿宝宝说些什么呢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43天的第143篇原创文章
Queen宝贝出生第九天,每天看着这个小生命,既感到生命如此神奇,又时不时感觉很不真实,总有一种“这竟然是我的孩子”的错觉

。
这个新生命,不同于任何其他曾经面对过的事物,她是那么鬼灵精怪,那么难以捉摸,有的时候会把你搞得完全手足无措,当然更多的时候,她带来的是其他任何都无法比拟的美好。
面对她,我会变得很语拙。平时还挺善言辞的我,在她面前,突然就变得不会说话了,虽然我那么想和她说话,也有好多话想说,但一说起来,基本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什么“妈妈好喜欢你呀”“不哭不哭”“好好看的宝贝呀”,我要是宝宝,肯定也会觉得这个麻麻太跟自己套近乎,一点创意都没有。
关于每天和宝宝说什么,本来还计划的特别好,那天还振振有词地和周先生说,我要为宝宝执行一个“每天一个”的计划,每天一首歌,每天一首诗,每天一首词,每天一个绕口令哈哈哈哈哈。
结果,除了跟着早教仪一起给宝宝哼过几首歌以外,其它的哪个都没落实。自己也不免失落。
所以今天好一顿做功课,面对新生儿宝宝,到底都应该跟她说些啥呢。我是不是要去好好准备我的“每天一个”计划呢?
看了一些专家的科普之后,好像一切都没有我想的那么复杂。关于对新生儿宝宝说什么,我总结下来,有这么几条:
01
可以给宝宝介绍视线所及的东西
比如,每天和宝宝面对面聊天时,可以指着宝宝的手告诉她这是宝宝的“手指”,或拉拉自己的耳朵告诉她,这是“妈妈或爸爸的耳朵”,但凡是宝宝视线所及的(20cm-30cm),新手麻麻都可以把每件东西的名字介绍给宝宝,给他注入这些语言概念,使孩子自然地掌握这些基本名词。
专家说,婴儿熟悉的名词多少以及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对他今后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和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
大人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首先,大人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方式,比如“看,这是什么?”“这是妈妈的眼睛。”但在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前,应稍加停顿。
除此之外,在这个阶段,大人说的句子尽可能不要吞音,例如“这是什么”不要说成“这什么”。
第三,大人对婴儿讲的话应该尽可能规范化,准确化.
第四,要放慢语速,拉长音节,抬高音调,有的时候甚至可以采用夸张一点的表达方式,这样更有助于宝宝接收信息。
最后,对宝宝讲话时,一定要面对她,让她清楚地看到你的脸部表情。
02
给宝宝唱歌
其实我之前做的“每天一个”的计划,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给宝宝输出的信息,并非多多益善。不是每天一个不同的内容灌输给宝宝,宝宝就能全盘接收,所以,和宝宝的对话,不在量多,而在质优。
比如,可以尝试给宝宝唱歌的方式,选用节奏感强的几首儿童歌曲,反复给宝宝听和唱。要知道,重复是有力量的,宝宝对一首歌曲听多了,就能记住其中的歌词,这可要比每天都给她听不同的歌曲,给宝宝的帮助大多了。
有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边做动作边唱的方式,加深宝宝的感官印象。
如果要执行“每天一个”的计划的话,也可以遵循上面的原则,不用准备很多内容,一个时期选择几个内容,每天重复给宝宝说,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
总结了这些,说到底,新手麻麻还是不要背负很大的压力,只要是愿意跟宝宝沟通,宝宝都会受益。书上说,孩子在出生42分钟后就能和大人进行交流。虽然不会说话的婴儿看似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但实际上他们会处理大量语言信息,就算是给3个月大的孩子念书也是有益处的,特别是当宝宝就在你的身边,我们就可以跟宝宝聊起天来。
“我们现在要给你换尿片啦!”抱着宝宝来到窗前跟她说“看看那美丽的花!”,还可以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数台阶。只要习惯和宝宝说话,再掌握一些说话的内容和技巧,宝宝就会让我们看到小惊喜。
遵循即插即用的原则,明天,新手麻麻要尝试一下啦。
作者:申鹤
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个人公众号“不在圈子里”
每天更新和创业、影视、体育、知识系统相关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