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与世界精神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系列:《精神现象学》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黑格尔哲学系列:《精神现象学》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
奥登诗23首
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1907年生于约克郡.1922年开始写诗.1925年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30年代他以第一部<诗集>成为英国新诗的代表:被称为 ...
-
《希望的原理》导言
导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多数人都糊里糊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根基摇晃不稳,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状 况.焦虑(anxiety)是他们的基本状态 ...
-
绝对者即是精神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克服对立和区别.如: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心智与自然界的区分,都要靠哲学来予以统合.他肯定费希特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并且提出知性直观,但是仍有二元对立(如:客观世界只是非我) ...
-
一本书|精神现象学(上下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本书 总有一本书 值得去读读 排版:含谦 素材来源:商务印书馆/网络 11二季02 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作者:[德]黑格尔 译者:贺麟/王玖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 ...
-
走进歌德故居(《旅游世界》2009年第7期)(沈郑燮)
走进歌德故居 沈郑燮 <旅游世界>2009年第7期 法兰克福是歌德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当我们第二次返回法兰克福时,我舍弃了去逛德国最繁华的步行街--采耳街,提出要去歌德故居看一看. 歌德故居 ...
-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的成名巨作 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的成名巨作 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
浮士德精神丨上帝在左,魔鬼在右
▽ 4月8日(本周四)晚7点 上海交大法学院讲席教授高全喜做客慢书房 分享"浮士德精神" 为我们解读浮士德的谜团 文艺爱好者们,敬请期待 嘉 宾 介 绍 ▽ 高全喜,上海交通 ...
-
跟教科书中不一样的牛顿:哥白尼和浮士德的合身,圣诞节出生的神
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则藏匿于黑夜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 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亚历山大·蒲柏 这首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伟大人物对牛顿的赞誉 凯恩斯说:艾萨克·牛顿,1 ...
-
夏尔·古诺《浮士德》(胡安·迭戈·弗洛雷兹/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Bertrand De Billy Juan Diego Flórez (Doktor Faust) Nicole Car (Marguerite) Adam Palka (Méphistopélès ...
-
读《浮士德》的一些感想
书名:浮士德.26 作者: (德)歌德著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索书号: I561/2:26 "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我愿看见人群熙熙攘 ...
-
浮士德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还包括哲学、神话学、文学、音乐
浮士德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还包括哲学、神话学、文学、音乐
-
名著插图:《浮士德》
#名著插图#[<浮士德/Faust>] 作者: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插图: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rlach,187 ...
-
云看“摇滚浮士德”
今天不惧这个电脑死机,再来码点字.今天,先在WORD里写好,再贴到网上去.死机的问题可能要好些. 1今天早晨,看微博,关注昨晚演出的音乐剧<摇滚浮士德>.看到几乎骂声一片,大量吐槽.有人说 ...
-
古诺浮士德
浮士德>是典型的抒情歌剧﹐剧本作者巴比埃和卡雷只采用了歌德原诗的第一节和女主角玛格丽特与浮士德的爱情悲剧. 在这部作品中﹐古诺使用的现实主义的﹑丰富多变而又自然的表现手法﹐用音乐刻划人物性格的高 ...
-
新锐、差异、跨界——大麦“当然有戏”自制首秀《摇滚浮士德》的创新实验
"音乐和灯光非常摇滚,感觉像是在看一场摇滚演唱会.""舞美是我看过的音乐剧里最用心的之一,透明LED屏和舞台装置非常惊艳.感谢制作团队连夜加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