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羊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羊氏名人与家训
羊愔(805-?),大皿羊氏始祖,唐武宗侍御史羊鹗之三子,祖籍山东泰山。曾任嘉州(今四川夹江)县尉,因遭杨弁之乱,弃官到皿川隐居。羊愔性唯沉静,薄于世荣,雅尚逍遥,食蕈而不进五谷,游无踪,后人尊其为“菇仙”或“菇祖”。
羊永德,浙江省金华磐安双峰大皿村人,生于宋·熙宁己酉(公元1069年),崇宁癸未进士仕,官至奉议郎徽州通判。
《皿川羊氏宗谱》载有《通判府君传》:公讳永德系达四府君之长子,幼好学,师东莱吕成公(即吕祖谦),甚器之。著述有古风律诗凡数百篇,名《西征集》。通春秋左氏,作《发微》百篇以进,上嘉之。崇宁甲戌登进士,癸未授宣议郎累迁奉议郎徽州通判。
羊氏家规家训摘编
悬规植矩①
凡同宗务宜恪守正业,毋得入娼优隶卒四字贻害子孙。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注释】
①悬规、植矩出自南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悬规就是公布规矩,植矩就是把规矩植入人心。
【译文】
凡是宗族人员要恪守正业,不能做娼优隶卒这四个行当,祸害子孙。
同宗下祀孙日繁,倘有人心不齐,日夜盗窃货物、窝藏盗贼及盗卖祖产者,定行革族。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译文】
同宗子孙日益繁多,如果有人心术不正,偷窃别人货物,窝藏盗贼以及偷盗私卖祖宗产业的,一定在族谱中予以除名处理。
宗族果同一气所出,虽流离失所亦不得弃;非我族类,即贵为王侯不宜扳附。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译文】
同宗同族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即使有人流离失所,我们也不能舍弃他;如果不是同宗同族,即使他贵为王侯将相,我们也不要谄媚巴结。
诒①勤师②俭
事亲则慕孝德,居家则师俭德。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注释】
①诒(yí):传给,遗留。
②师:学习。
【译文】
服侍父母长辈要向有尊祖爱亲品德的人看齐,居家过日子要向有俭约品德的人学习。
训子孙以孝悌忠信,肃家政以敬慎勤俭。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译文】
教育子孙要孝、悌、忠、信,管理家庭要敬、慎、勤、俭。
古圣贤有若《虞书》①之克明峻德者,有若《商书》之慎乃俭德者,有若《周书》之勤用明德者。所以,以之修身而身修,以之齐家而家齐,以之治国而国治,以之平天下而天下平。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注释】
①《虞书》:《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是记载唐尧、虞舜、夏禹等事迹之书。《商书》、《周书》皆取自《尚书》。
【译文】
古代圣贤,有像《虞书》中说的能发扬大德的人,有像《商书》中说的非常重视节俭之德的人,有像《周书》中说的勤奋不懈弘扬光明品德的人。所以,凭此修身能够正品立身,凭此齐家能够家庭和睦,凭此治国能够国泰民安,凭此平天下能够天下太平。
谦益①有孚②
恭兄友弟殷;酬酢于友朋,言词诚信笃;交游于宗族,情性平和。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注释】
①谦益:谦卑自守。
②有孚:有信用。
【译文】
兄弟之间互爱互敬,感情才会深厚;交际应酬于朋友之间,说话用语要诚信、忠实;在同宗族兄弟之间交往要性情平和,不急不躁。
然诺有信,其谦逊也效子产①。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治郑多年,颇有政绩。
【译文】
允诺、答应过的事一定要讲信用,以子产为榜样,谦逊不自大不虚夸。
存心刚直,处世平和,取与必严,然诺有信。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译文】
内心要刚强正直,处世要温和、不偏激。收受和给予必须严肃对待,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传志之立,所以信今而传后也,其生平有可称者,理合名实相当,毋得过为溢美,倘一无可称、作虚词以欺世者,概不收录。
——摘自《皿川羊氏宗谱》
【译文】
在宗谱中之所以立传写志,是因为谱志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传于子孙后世的。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有值得大家称赞的地方,必须名副其实,千万不要赞誉过分。如果本来一无是处,不值得赞美或编谎话以欺世盗名的,谱志中一概不予收录。
忠信笃敬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讽诵之。
——羊祜《诫子书》
【译文】
恭敬是修养品德的开始,谨慎是做事为人的基础。希望你们言语忠信,行为笃敬。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赞誉的言词。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但不要再去宣扬,凡事先思考后行动。如果言行不讲信用,势必遭受很多指责唾骂,甚至落得以刑罚论处,到那时谁还会怜悯你们呢?而且你们的祖先也会蒙受耻辱。好好想想你们父亲的话,继承你们父亲的教诲,每个人都要认真温习和背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