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啊 手机

手机 啊  手机     杨连山

手机正以它不可抗拒的排山倒海之势,闯进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不由自主地成了手机控。而对于毫无辨别抵御能力的学生来说,诱惑力更是惊人的大,大到我们不可想象。

上午,天阴沉沉的,一到政教处,只见张主任坐在办公桌那儿,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家长坐在旁边,一个大约十二、三四岁的女生立在旁边。张主任声情并茂地说,学生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正错误。国家教育部有明文规定,在校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何况拿到班里。班主任要,还这儿藏那儿藏,不拿出来,拿出来吧。我给你保管着,看看下一段的表现。只要表现好,进步十个名次,手机就给家长。学生畏怯地小声说,我没有带手机,你看我身上哪有手机啊。我不上了,我回家的。张主任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学生道,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一生,而不良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有时候看似很小的一个坏行为,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比如手机拿到课堂上,危害极大。一是抄袭作业,养成懒惰、投机取巧的习惯;二是沉溺在手机的视频文字之中;三是养成攀比,在班里能带手机是大哥大、大姐大的不良思想;四是把老师的一些言行录下来。在外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拿手机的同学把老师打学生耳光的情景录下来,发在抖音上,然后又把抖音视频发给派出所,要求处理老师打学生事件。亏得是派出所与学校关系不错,捂着压下来了,没有造成社会事件和恶劣影响。当然老师打人是不对的,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依法施教,谨言慎行。

我坐在那里,在电脑前写着帖子,听着老师、家长、学生各自的述说,心里那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啊!一个大约十二、三四岁的女生就做出了放弃的决定,放弃了求学,放弃了上进。这仅仅是人生的起步和开端,就放弃了。往后的人生,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难道步步都放弃吗?而且还感觉良好,不认为是人生的重大失误,这都是手机惹得祸啊。

手机正在腐蚀坑害着一代人啊。手机、电脑等先进的网络手段是双刃剑,用的好,对人们有很多用途;用的不好,就会摧残人们的精神,腐蚀人们的心灵。

曾几何时,我们谁也忘不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街两旁接邻栉比的游戏厅,使多少学生——那些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思学习。那时候我还当着班主任,正上晚自习呢,一看班里一个两个座位空着的,就到学校附近的网吧游戏厅找学生,一找一个准。有一次一个学生的腿骨折了,家长背着上下楼。后来我到学生家里做家访,看学生。家长给我说,上小学时,学生受不了游戏厅的引诱,跟着别的学生上网吧了。家长在网吧找到后,苦口婆心的开导解劝。学生当着家长的面保证不上网吧了,一有机会就又跑到网吧了。一而再,再而三,家长没有办法,用钳子拧着学生的屁股使劲儿拧。我当时听着心疼不已,浑身自起鸡皮疙瘩。后来想想,家长也是没有一点点儿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手机上的游戏正昂首阔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它吸引着千千万万学子们的注意力,这些青春四溢的莘莘学子们,每天都处在手机游戏的包围之中。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必须看着手机游戏才不哭闹,否则就哭闹不止,一看手机游戏又不苦闹了。由此可见,手机游戏的危害有多大。

政策的制定往往滞后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危害,怎样有效地阻断网络的危害,需要全社会综合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禁止网络和手机游戏,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了。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像电影分级管理一样,在手机网络上禁游。哪些游戏可以有条件地允许成年人使用?怎样疏导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都做出详细的可操作的规定,让人们有法可依,从而阻断手机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八日下午春雨淅沥之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