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李大钊频繁写这副对联送友人

(0)

相关推荐

  • 李大钊行书铁肩妙手联

    李大钊 (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据悉 在100年前 李大钊曾多次书写 同一副对联送好友 勉励同道,启迪后人 李大钊1907年考入 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

  • 庆祝建党百年对联九副

    源泉 关注 庆祝建党百年对联九副 07-02 阅读405 颂叶剑英元帅 危阽时刻,鼎力朝前,同兵奋战叛军,敌手阴谋难遂愿: 生死存亡,协商共策,与华勇行壮举,神州拨乱喜欢声. 颂粟裕大将 一生征战,奇 ...

  • 书法家张建会对联

    这是著名书法家张建会书写的对联:格诗偶访唐长庆,禊帖闲临晋永和.这幅书法,写于2007年. 张建会是现任中国书协第八届副主席,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 有评论认为,张建会的书法,功底深,间架匀 ...

  • 满江红·赞李大钊

    观央视百集微纪录之<狱中纪>有感(030) 满江红·赞李大钊① 肖淮海 (2021年4月14日) 北李南陈②, 分别际, 相约建党. 守常③者, 马列主义, 真诚信仰. 妙笔著文掀海啸, ...

  • “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评电影《1921》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由此天翻地覆.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刻,电影<1921>再现当年波澜壮阔 ...

  • 李大钊38岁牺牲后,他的儿女今何在?长子官至副国级,长女是作家

    引言曾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位名叫李星华的女作者写下了一篇关于李大钊被捕前后经过的文章,给不少年幼的学生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位作者不是旁人,她便是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长女,父亲牺 ...

  •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几十个,用这一副对联就完...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几十个,用这一副对联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你看的懂吗,右边一列第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立两晋,南北朝分是对头.隋唐五代并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共 ...

  • 100副中国著名对联

    大家梦寐以求的100副中国著名对联出来啦,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孩子的父母抓紧时间打印出来,孩子学习进步涨知识! 对联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平仄协调.相互映衬,读起来琅琅 ...

  • 吕蒙正这副对联和这段话,写尽人情冷暖,道出穷富两重天……

    有人说:"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全在钱里."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向来锦上添花之辈数不胜数,雪中送炭之人寥寥无几.不仅我们普通人如此,就连官至宰相之人也会面临如此境遇.宋朝初年的名 ...

  • 100年前,鲁迅把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全写了

    1921年12月4日,鲁迅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阿Q正传>.那年1月他就写过<故乡>. <故乡>太含蓄优雅了,从1840年算起,中国已经持续焦虑了8 ...

  • 沙孟海九十二岁写的这副对联蛮有哲理,亲爱...

    沙孟海九十二岁写的这副对联蛮有哲理,亲爱的友友你见过吗?值多少钱?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121年,刚刚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一位老先生告诉我:"沙孟海排老三,他大哥二哥比他写 ...

  • 转载 这副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这副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有一副对联,上下联意境相通,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 字面人物又两两相对,各有出典,可谓佳联! [上联]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看似平平淡淡的一个上联, ...

  • 整整100年前,24岁的林散之写下如此小楷!

    1921年, 林散之24岁. 草圣当年, 原来是写小楷的! 来看看这件小楷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 纸本 27×17.5cm  1921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这篇作品,正文是小楷,跋 ...

  • 武汉大学才女新婚第二天闹脾气含泪写下这副对联,丈夫看了一脸坏笑

    武汉大学才女新婚第二天闹脾气含泪写下这副对联,丈夫看了一脸坏笑

  • 整整100年前,24岁的林散之写下如此小楷

    1921年, 林散之24岁. 草圣当年, 原来是写小楷的! 来看看这件小楷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 纸本 27×17.5cm 1921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这篇作品,正文是小楷,跋文 ...

  • 他 15 年前为妈妈写的歌,今天依旧让人泪目

    小时候,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长大后,希望父母慢点变老. 又是一年母亲节. 还好有这样一个节日,每年都能提醒我们,妈妈始终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存在. 无论你过得怎么样,有多困难,心情有多么的糟糕,只要想到她 ...

  • 100年前的上海殡葬业,你想象不到

    昔日山东路公墓 普善山庄征信录 1843年,上海开埠,从此外国人开始陆续来到上海.人既有出生,则必有离世,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随着岁月流逝,来沪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中不少人最后就在这里离别人世.对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