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中医”越了解越敬畏!分析透彻,通俗易懂,难得好文!

至道岐黄

学中医就应该直奔岐黄,复兴正统的中医文化。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导读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一个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讲究取象比类,用有形的现象来体现无形的规律。每天,太阳升起降落,万事万物随之变化,这就是天道,就是“升降”。
天人合一,“升降”就是天道
当太阳升起,人体内有一股气从两腿中间沿着腹部向上升起,我们就醒过来。“气”是什么?是一种“能量”。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冷水是没有能量的,热水是有能量的。蒸腾向上的那个气,就是能量——热能。无形,有热量。通常所说的气功的气,中医说的阳气,本质就是这种无形的热能。
太阳上升,本质就是温度升高,热能释放,人感应到了,体内热能也跟着释放。能量释放,就导致功能的发挥运作,在人表现为“苏醒”。日上中天,就是能量释放上升到最高点,阳气走到头顶。太阳下降,能量收藏,阳气从头顶向下,沿着脊背下降,人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
所以,睡眠其实就是一种能量释放、收藏、升降的现象。
这个升降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通道,就是人体中间:在前为神阙穴肚脐,在后为命门,对应到里面,就是脾胃这个通道,气的通道。
通道有个特性,热胀冷缩。当你胃寒的时候,通道收缩闭塞。
早上,气要上升的时候,出来不通畅,就会表现为:想睡懒觉,即使勉强起来,整个早上都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晚上,气要下降的时候,降不下去,就会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焦虑。
所以,失眠的机理很简单,就是胃寒,通道收缩,阳气降不下来而已。
只要解决这个通道问题,失眠就解决了——所以,无论大人小孩睡觉,即使天气再热,也一定要用被巾盖住肚脐眼,就是避免寒气直接从这个气门进去,否则就很容易睡不着。
胃寒升降受阻,百病由生
正常我们吃东西,热气就会往下面走,比如说吃了上火的东西,小便就会变黄,大便变臭变硬。
但是,当你胃寒了,通道闭塞,热气降不下来,就会往上逆,走到咽喉,就变成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走到口腔,就形成口腔溃疡,口臭,牙疼;走到脸部皮肤,就形成痤疮痘痘色斑黑眼袋;走到鼻子,就会形成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通过肺顺着皮肤发散,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包括腋臭,皮屑增加;走到走到颈椎,就形成颈椎增生;走到大脑里,就形成肿瘤——也就是说,不管病在哪个部位,西医把它叫做什么名字,本质,它就是“垃圾”!
因为堆积部位不同,密度浓度不一而有了不同的名称。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就像海洋有暖流、寒流,天气有热空气、冷空气,人体也是有热气、寒气——这就是天地人能够相通的最本质内涵。
气流都会携带无形的能量,和有形的营养或者垃圾。遇热则流动发散,遇冷则凝结沉淀。
当热气不断上逆,过多的垃圾就会在通道狭窄处停聚沉淀,就会形成被看见被检测到的有形的病理产物。
按浓度来看,最浅的,是正常的组织液,中医叫津液。再浓缩就变成痰湿(西医叫血脂、油脂、胆固醇),再浓缩叫瘤,根据软硬之分叫粉瘤、良性肿瘤,坚硬了就叫恶性肿瘤。再浓缩就叫骨质增生。
所以,治疗的目的,就很简单了:硬的把你化软就是。
怎么化?衣服有顽固污渍,就会先拿去泡水,吸水之后就会变大,软化,稀释,就可以被洗掉了。
病理也是一样:恶性肿瘤先化软变良性肿瘤,再化软变痰湿,就可以通过大量吐痰的形式排出来了,或者往下以大小便形式排出来,到最后,阳气越来越充足,就直接化成气从皮肤口气排出来。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正确治疗下的恶性肿瘤肿瘤(癌症),会变大,变软,稀释渗透,然后边界模糊成一片,最终渐渐淡化,消失。
如果是良性肿瘤,本身浓度不高,可以不经过吸水稀释变大的过程,直接变小消失——其实就像我经常说的减肥增肥的过程:瘦的变胖,胖的变瘦。
而这个标准,是与西医的截然相反的!如果肿瘤变大,对西医来说,是恶化的,西医治疗有效标准,就是肿瘤变小。目的是一致,但是手段过程是截然相反!
所以,我一直说,观念比治疗重要!
传道才是大方向,改变观念才是治根本的!
“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宣传及教育普通百姓如何在身体才开始出现一点偏差的时候能自我进行有效的调理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比起治愈多少重病案例都更具有现实意义!
物质形态转变的动力,来自于能量、热量。有形的火可以提供无形的热;能把有形的水加热,化为无形的气;无形的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为有形的水滴。这就是有形——无形的转变过程机理。
所有有形的病理产物垃圾,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相对的就变寒了,凝了,有形的就多了,就病了。所以,只要补充热量,体内阳气充足,有形的垃圾就可以化为无形的气发散出去。
哪里热气不足,变寒了,哪里就有垃圾堆积,就生病。
所以,补阳气就是治疗的大方向。
小孩子的屁股手脚都是非常热的,因为阳气充足;当温度降低,就意味着年龄越来越大,能量消退,直到没有温度了,生命就消亡了。所以,温度决定生死。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能量递减的过程,体现为温度的变化。
所以,保持热量,趋温避寒,就是养生健康的大原则。
当你吹空调受凉感冒了,作为中国人,他会考虑到“受凉了”,但是作为西医,他只会检测是什么病毒细菌感染了。你告诉我,“冷气”会是什么细菌病毒?这无疑是很荒谬的道理。为什么?
当你饥寒交迫时,两杯水放在你面前,你选哪杯?必然是热水。因为有热量有能量。喝下去就明显影响了你的身体状态,甚至于关键时刻可以救你的命。而喝冷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而热能是什么?无形,无量,不可见,不可把握,不可测量,属于唯心世界的范畴。
比如,肺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悲伤;脾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忧思,肾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恐惧。但是,西医是不会理解你的悲伤忧思恐惧的——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不可测量的。都是唯心的。
所以,当你说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仪器又检测不出任何异常时,西医就会说你神经官能症,癔症。其实,这些症状本质都是无形的能量不足导致的功能失常。
中医讲:“上工治未病”。当你得肝癌之前的两三年,中医就可以知道你病了,并截断病情的发展,因为只是不舒服,还不到某种病的程度,所以叫“未病”。
因为这是在无形能量层面的功能失常,物质没有变化,西医是检测不到的。
前面讲的是升降,还没有讲完,但其实也讲完了:降不下来,就上面有病。推演开来,下面因为没有东西降下来,也会有病,比如就会便秘。或者按“外面”“里面”来分也是一样,本质一样。
便秘只是排毒不畅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排毒不畅,表现为排便通畅易排。就像洗碗,不用洗洁精,虽然水一直在流,但是油污全部黏在碗上,不出来。
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化”就是分解的意思。脾胃虚寒了,能量不足了,分解的功能不足了,湿气油污分解不出来,黏附到肠壁,血液里,大便每天都出来,但是带不出垃圾,有量没“质”。所以这种通畅也是排毒不畅的一种。
升降讲的是有形的通路问题,能量讲的是无形的动力问题。解决升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胃寒的问题,通道闭塞的问题。“寒”就要用“热”来解决;“闭塞”就要用“发散”来解决。又热又发散的药,就很容易找了,为普及方便,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那就是生姜。
升降不调易导致“虚不受补”
升降不调的病,很多见的表现为:吃凉的胃胀不舒服,吃热的上火,吃凉不行吃热也不行;明明身体很虚,却一吃补药就口舌生疮上火严重,俗语说的“虚不受补”。为何现在却还要叫他们吃姜?
胃的“寒”,和饮食的“热”,是相反的力量,相当于两军交战,强势者胜。因为吃热的就上火,所以,不敢吃多,这个热量相对于脾胃的寒,就像游击队打正规军,肯定打不赢,败退了,就只能原路退回往上跑了,就上火了。
于是吃降火药,其性寒凉,本来就胃寒,再吃寒凉,就凉上加凉,就会胃胀不舒服了。
那么,怎么办?加强我军进攻的实力——临床中,这种病机的患者,就会开包含生姜、干姜和比姜还热的附子的中药。
大军所到之处,攻城破敌,城门打开了,大部队长驱直入。所有的热气都往下走了。患者说,药后反而有咽喉清爽的感觉!
有些年龄大的患者,讲道理听不懂,回到家里,一看:这么多生姜!肯定会上火,200克放一半,还是太多,再减一半,50克,差不多了。药熬完,立马上火!为什么?敌军10万兵力,我派给你20万,你擅作主张,只派出5万和敌军作战,肯定打败仗!被打回来就上火了。所以,姜越多越不上火!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阴虚患者不适宜。就像洗衣服,再好的洗涤剂,也需要有水作为介质,才可以发挥、功效。所以,阴虚之人,不适合大剂量生姜的方法调升降。他们得先补水。这里就不细讲了。
前面讲的是升降,中间补充讲的是能量,没有讲完,下面继续讲。
能量不足,易留邪致病
前面说了,能量不足导致垃圾储留而生病。现代人比之七八十年代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了很多,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营养很充足,为何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更多了??
这是因为,现在人能量不足,是因为吸收不好,而不是吃不好。是吸收的问题,而不是营养的问题!营养太丰富,超过了吸收的负荷,所以,应该做的是减食,而不是吃补。是清淡饮食而不是拼命补维生素蛋白质。
吸收是功能,必须以脾胃、肠道的能量是否充足为前提。腑脏自身能量不足,吸收功能就不高,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导致吸收不好。身体能量、热量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胃寒。
导致胃寒,有四个因素
1
饮食寒凉
寒凉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指温度——就如冷水烧成热水,需要消耗煤气能量一样,人体有温度,喝进去的冰冷食物先要加热,就会消耗脾胃原本的热量能量,导致胃寒,比如冰冻食品、冷饮、凉性水果。
第二个指性质——性质是凉性的,你吃热的、喝热的还是起寒凉的作用。比如苦瓜,冬瓜,绿豆。
2
外寒
饮食进入的算里寒,夏天吹空调,冬天受凉,或者家庭主妇洗衣服下冷水,这些都是外寒。外寒有的直接侵入脾胃导致胃寒,更多的是消耗整体的能量,相应局部脾胃的能量热量阳气就不足了,就寒了。
3
季节因素
天气越热,地下水井水越凉;天气越凉,地下水井水越热。其实就是能量、热量的位置转换结果:春夏由里到外发散,秋冬由外向里收敛。相应的,夏天的时候,在外的皮肤热,在里的脾胃就很寒。所以,夏季食欲最差,胃最寒。最容易上火。
4
欲望因素
想看、想听、想说、想思考、想吃,爱恨情仇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欲望,就是指人体功能的发挥使用。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的。
人体是很智能的,哪里得多需要用能量(欲望使然),就会从其它功能区调用能量去补充,相应的就会造成被调用区域功能不足。
比如,生活中很多人吃饭后就容易困睡,是因为能量集中到中间的脾胃去消化吸收,调用了头脑的能量,头脑能量不足了就表现为困睡——思考的功能不足了。
同理,当头脑用神很多的时候,也会调用脾胃的能量上行,导致脾胃能量不足,消化吸收就出现障碍了,胃寒就形成了,胃病就来了。
IT人士,营销一线人士,所有“很忙很忙”的人,吃饭都是囫囵吞枣、速战速决的人,根本没有给以正在消化吸收工作的脾胃充足的能量和时间,所以胃寒就来了,胃病就来了。
吃得越多,越好,脾胃负担越大,连食物都无法吸收,何况于药物?所以,这种胃病,是最难治的!悲哀的是,这种人,满大街都是!
因为现在的社会,多是高压社会,人挤人的社会,相火不位的社会,大部分人需要靠相火不位来提高竞争力(其实就是变相的透支身体),否则争不过别人。
不要说你做不到、放不下,其实只要你愿意放弃那些不良的习惯,会舍,你才能要求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万病之本,最难去除的,就是欲望!所以,养生之道的最高标准,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收藏能量,减少欲望,不要肆意消耗身体的元气。5000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为天下百姓公布了健康长寿的秘诀,但是我们现在却做着本末倒置的事情!
5
道法自然,顺应天性
古老的教育,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坐稳,一起动筷,一起停筷,就是要给脾胃最小的消化负担。有充足的时间,足够的气血能量来帮助消化、吸收。老教条里,蕴含着大道理!!
能量难于补充,消耗却非常容易。如果把身体比喻为油灯,灯油的多少决定寿命的长短,灯火的大小决定生命消耗的快慢。欲望消耗就是灯火的燃烧,而性生活就是直接把灯油给漏了——古语,一滴精十滴血。
补能量补了3个月,只要过了一次性生活,就全部推倒重来!甚至再重来的时候已经更加难于见效了!治疗过程中,只要每个月有一次性生活,就全部推到重来!甚至再重来的时候,已经更加难以见效了!所以,想要疗效好,先把房事禁!禁欲因人而异,但原则上,慢性病调养,至少3个月。越久越好!能量不足严重的,甚至要禁欲到半年一年。
吸收好了,但并不是你吃肉吃骨头就会长成肉和骨头给你,食物只是被身体用来制造血液,以血液的形式存在骨头里,才是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了。这就涉及造血时间:晚上的9:00~临晨的3:00,是身体制造血液的时间,过了3点,就已经是用血消耗能量的时间了。
临床上有经历过:两个病人来看病,一个年轻人,一个老人家。同样的病,开了同样的处方,按理说,年轻人体质水平高,会好得快。但是,几天后过来,老人家直夸“医生你真高明!你的药效果真好!”还没有来得及笑,年轻人进来了,“医生啊!怎么吃了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啊?”——为何?一问就明白了:老人家每天8点睡觉,早上4点起床。造血时间是9~3点6个小时;年轻人基本临晨1点睡觉,就算躺下去就睡着,造血时间也才2个小时。
老人家喝一包药相当于年轻人3包药的效果,一天造血相当于年轻人3天。再加上年轻人消耗远远比老人家大得多,实际上喝药对于他来讲,可能不单没收入,反而付出了更多!所以就会有临床上越吃药效果越差,病情反应和药效截然相反的情况了。
所以,综上所述,想要健康,就一定要按照健康的规律来规范、审核自己的生活方式,服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等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最后补充说明:
1、世上没有所谓的神医,也没有所谓的神药,只要你不早睡觉,神医神药都无效!
2、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早睡觉就算最补的药!
3、不要问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没有哪个医生能回答你,因为没有哪个医生能够代替你几点睡觉,代替你的消耗。所以,所谓疗程,都是骗人的说法!
4、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5、 有所不遂反求诸己!
“排便”学问大
前面讲了吃饭睡觉,最后讲“排便”。
疾病体现为垃圾的堆积,垃圾的排除体现为排便。只要排便通畅了,所有有形的垃圾堆积形成的疾病,就都会解除——包括所有的癌症。当然,前提是你还有能量排除垃圾。排便通畅的标准如下:
准时:每天早上5~7点大肠经主时,时间到了就被便意憋醒,排便了。
次数:正常每天一次,吃多了,排多也就正常(注:严格说一顿饭一次才正常)。
有质量:不放洗洁精的洗碗水不断出来,但是油污依然黏附在碗里,有量无质。所以,每天有便,并不代表排便就通常,还必须有质。分解就是脾的“运化”功能。排便后立即很有食欲,说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这个并列条件下的排便就是有质有量。
排便引申出来的,是排毒。排便只是一个点,排毒是一个面。
排毒的方式如下(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1. 在上:咳嗽、吐痰、流涕、流泪、呕吐、打喷嚏、耳朵流脓等等。
2. 在下:腹泻、多尿、月经——月经其实是最好的排毒期,用药期!
3. 全身性:所有皮肤病,包括腋臭、脚气、头皮屑多等等。
以上是物质层面的毒素,还有精神层面的毒素。
4. 各种情绪:喜怒悲忧恐。发脾气后心情是不是可以好转?那就对了!排毒了!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的标准就是:
精神好:辨证能量充足
冬天手足温:辨证能量充足
有食欲:能量可以吸收
排便通畅:垃圾可以排出
容易入睡且睡得沉:营养转化为能量
(0)

相关推荐

  • 给孩子吃凉的没啥坏处?愚蠢!常年吃凉,小心大病小病一起来

    今天咱们老生常谈一个话题. 常年吃凉食,究竟好不好? 师兄给你分享一个真实发生的事. 上周咱们医生在门诊遇到一位女性医友,身体状况很差. 嘴唇发白.脸色蜡黄.经常感冒生病,基本上一感冒就得数把月,好不 ...

  • 论生命之源与万病之源

    原创 陈彩声 经方临床 中西医对生命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不同: 中医基于<易经>阴阳学说的认识论,认为水火二气才是生命之源.水火二气,在体内失去平衡,才是万病之源:西医则没有阴阳概念,只说 ...

  • 六节后藏象

    ​六节后藏象: 先论天以六为节,后论藏象 所以篇名即叫作,"六节藏象论" 六节: 节,次也,度也,周期也 以"甲子"纪天度 甲子一周为六十日,是为一节 每年,三 ...

  • 西医的检测

    [本文摘自网络]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 ...

  • 中国人的“中医”越了解越敬畏!分析透彻,通俗易懂,难得好文!

    导读: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一个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讲究 ...

  • 中医--中国人的“中医”越了解越敬畏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01 - 中国人的"中 ...

  • 偏方治大病?中医越老越好?中药慢?是时候纠正这些错误了!

    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使得每个人都带着浮躁的心情度日,对于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产生了许多误解.无论是学习中医的人或是有求于中医的人,都应该自省是否存在错误的观念. 中医入门之道,究竟如何探寻?这篇文章 ...

  • 健康知识|5个器官越搓越长寿,在中医眼里胜过吃补品

    2018-01-22 16:37 疲劳时,我们常常会自然地搓搓脸或耳朵,搓完过后,总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了很多.其实我们所说的"搓",在中医按摩中属于摩.推.擦法范畴.常搓一搓,可 ...

  • 头发越掉越多?中医调养教你把头发养回来!

    颐爱健康 中医养生知识.百病调理方法.秘方偏方大全等.是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韦庄<酒 ...

  • 中医说,此处越摸越长寿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与肾脏关系密切.而我们常说肝有病,需补肾.所以,按摩双耳,除了通经活络,调理脏腑,还可以补肾养肝.老中医教您如何按摩双耳,为了健康经常试试吧! 提耳尖 用 ...

  • 24年心得总结:学中医到底学什么?为什么许多人越学越糊涂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张庆军 我觉得,我是有权利来谈一谈的. 因为我自学中医24年了,这24年里,有成功,有失败,有迷惑.我一直幻想像武侠小说里面那样,某一天,掉到一个神秘的山洞里,碰到了中医前辈 ...

  • 古中医揭秘,为何不孕不育越來越多?

      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生概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有环境的原因,也有食品转基因.滥用激素和女性服用激素类避孕类药物的原因.但是,任何一种疾病的产生,内因才是最重要的,造成不孕不育的内因又是什么呢?刘希彦老师 ...

  • 被寒凉药毁掉的中国人,越吃越虚!教你3步辨清真假寒热

    现在很多东西让人真假难辨,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可以以假乱真,甚至有些人为了金钱.利益,连爱情.亲情也会掺假. 所以,有一首歌里就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