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育儿路上最大的坑曝光,你的护犊子行为正在把孩子推向深渊┃半夏

作者┃半夏  朗读┃大云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孩子推孩子

昨天带孩子上早教课,课间在海洋球池子里玩耍时,旁边一个3岁左右小男孩推了一下正在捡球的小女孩。

这时候,我听见一位妈妈大声的斥责:“你推她干嘛?你再推下试试!”

小男孩估计被吓到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我心里还想着又碰见一个「虎妈」,训儿子毫不留情面。

却发现又急匆匆跑来一位妈妈,站定后开始对着刚才训人的妈妈说:“小孩子在一起玩,推一下不是很正常嘛!你干嘛要训我儿子?”

女孩的妈妈说男孩一点不懂礼貌,推了别人还不让说,没教养。

男孩的妈妈却说,小孩子之间的事情,没本事才被欺负,大人掺和什么?自己的儿子,自己会管,不用别人瞎操心!

你一言我一语的,音调也提高的几倍,眼看就要动手了,最后还是早教机构的老师出面才解决问题。

期间两个小孩愣愣的站在旁边,看着平时温柔的妈妈像个泼妇一样在争吵对骂。

孩子推一下别人,或者被推一下都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两位妈妈的错误处理方式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好的种子。

科学家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说话和处事方式,父母每一个不经意的错误,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做出好的榜样,说话粗暴,毫无教养的父母很难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

盲目的「护犊子」行为

有害无益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上海松江一男子陪女儿在游乐场玩耍。

因为一个男孩抢走了女儿手里的积木玩具,这位爸爸便怒火中烧,在男孩从滑梯滑下来时,冲上去把男孩拽出来,一巴掌打在脸上,口中还喋喋不休地教育。

男孩稍有反抗,他更是大力的拉扯,把男孩推搡在地。事后,这位爸爸因殴打他人被警方带走拘留。

视频曝光后,网友在评论区也炸开了锅,总体论调是:孩子起冲突时,家长介入,但不能伤害别人的孩子。

孩子在游乐场玩耍,由于缺乏物权意识和理性的沟通能力,一起争抢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

家长要做的是正确的引导孩子去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粗暴的介入,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孩童之间的问题。

孩子终究会长大独立,父母的过度保护和粗暴介入,只会助长孩子「恃强凌弱」的性格,不能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和社交能力。

你以为替孩子出头是保护她,其实这样才是害了她。

比起这个被拘留的爸爸,另一个爸爸的「护犊子」行为则毁了两个家庭还丢了自己的命。

三年前的一个新闻,现在看来仍然十分痛心,因为孩子被同学打到眼角,家长持刀杀死了女儿9岁的男同学。

2018年9月19,林某女儿小艺在课堂上排队交作业,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前面的男同学叶恒转身一挥手,正好打在了小艺的眼睛上。

随后,小艺流泪不止,闭目休息几分钟后,才停止流泪,当时眼睛没红肿,也无血丝。

课后,班主任询问了事情经过,在办公室里叶恒向小艺道歉,两人和解。

晚上林某立即在家长群里发出质问,并要求叶恒第二天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次向小艺道歉。

结果第二天,叶恒没有当众道歉。谁知两天后,林某竟持刀进入学校,将叶恒捅死在卫生间。

曾有网友说: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做好坐牢的准备了。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我们当然希望她能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可是在她独立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时,受到挫折,被人欺负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化解矛盾,而不是自己出头为孩子摆平一切,这种自私的「护犊子」不是爱,而是害。

家长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要用正确的方式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护犊子」,也不能不闻不问,那如何介入和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就成了一门艺术。

01

要善于观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

孩童之间的玩耍一般都是善意的,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发现苗头不对,那家长孩子应该出面制止的,但是这种制止不是以伤害别的孩子为目的。

昨天带着孩子在楼下玩滑板车,2岁半的女儿刚学会滑,总是小心翼翼的前进。 ‍

隔壁家有个男孩也凑上来想一起玩,刚开始一起比赛,一圈之后,女儿觉得自己被甩的好远,就不想玩了。

男孩也觉得没意思,又玩起了撞车游戏,把自己的滑板车撞向女儿的车子,女儿吓的哇哇大哭。

我赶紧跑过去制止,先安抚好女儿。然后告诉邻居男孩,妹妹不喜欢这个游戏,而且这个游戏很危险,如果你想跟她玩,就要用她喜欢的方式。

02

不要怕孩子吃亏

保护孩子是每个父母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要意识到,你所有的保护都是为了更好的放手。

常听老人说:吃亏是福,因为我们在逆境中更能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挫折。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要经历一些挫折,有些苦一定要受,有些亏也一定要吃。

父母事事替他们强势解决,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不懂得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相处。

只有小时候在父母的可控范围内吃过亏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03

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曾说:“只有恶意伤害别人才能称作欺负,而6岁以下的孩子发生冲突,很少是欺负两个字,小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并非大人常理解的是非对错的问题。”

小孩子之前的玩闹,可能并无恶意,但是下手不知轻重,做事不计后果,也会给别的孩子带来伤害。

为了防止孩子受到伤害,我们平时还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一切躲避伤害的方式。

比如如何快速躲避别人扔的东西;以哪种姿势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部位;如何用语言制止对方的错误行为并寻求别人的帮助等。

不欺负别人不等于

自己要被欺负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小女孩在练习芭蕾舞的时候,总是被身后一个胖胖的女孩故意推倒,还被老师批评跳舞的时候站不稳。
有一次爸爸看到后问她为什么不反抗,小女孩回答说:“你不是说过要和平解决问题,不能打人吗?”

爸爸告诉她:“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如果你的和平方式得不到回应的话,那就要让她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这样你才不会永远都是弱者。”

女孩听了爸爸的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在一次舞蹈排演时,当胖女孩想再次从后面准备把她推倒,让她出丑的时候,她一把抓住了胖女孩的手,把她反摔到地上。

爸爸兴奋地站在台下大声的喊:“干得漂亮,爹为你骄傲。”

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那就有必要教会她自保的能力,拥有不欺负别人的教养,但也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孩童之间的矛盾,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远比家长的粗暴介入要来的更有效果。

如果家长去以暴制暴,那就是欺凌儿童,但是如果孩子去做,那就是自我保护。

《接纳孩子》一书中所提到的:冲突是孩子学习社会规则的宝贵机会。

父母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以示范和引导的手段,让孩子锻炼表达自己、解决问题、友好相处等方面的能力。

只有这样,在孩子长大离开父母的保护伞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作者:半夏,热爱生活的90后二胎宝妈,用文字记录成长,治愈自己,温暖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