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蓬:我 大 嫂

       我      大      嫂

文/罗学蓬

1981年暑假,为解决夫妻分居,我和胡晓红双双调到了离县城近一些的仁沱区支坪公社。我在公社完小教“带帽”初中,晓红在五华里之外公路边上的一所村小教小学。我们的家,就安在她任教的中心大队村小里。
就在那所只有两个女教师的村级小学里,我升级做了父亲。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们最贫穷的一段时光,同时,却又是我们最温馨、最甜蜜、最充实,因此最为我们夫妻所珍视的一段时光。
作者出版的著作
所以,我能以我的切身体会证明一句话:居家过日子,金钱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幸福绝对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
无论刮风下雨落冰雹,我每天必须来回四趟走20里路,半下午回到家里,我首要的任务就是扛起锄头,把小学四周的荒地开垦出来,然后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我当过四年多知青,农民能干的活路我都能干,农民干不了的活路我也能干,因为我比农民有文化,有知识。科学的种植加上一百多个学生提供的充足的有机肥,使我的菜园子里品种丰富,青葱油绿,想吃什么菜,到菜地里走一遭,一个包包白,或是一兜菱角菜,就够我们小两口吃一顿。
那年月缺肉少油,年轻力壮,胃口特好,吃啥子都香。我的菜园子让周围的农民们羡慕不巳,而羡慕的结果弄得我苦不堪言,农民中的屑小之徒,常常夜袭我的菜园子,让我防不胜防,徒唤奈何!
我绝对没有打算在支坪公社呆上一辈子,但我却认真地做好了呆上一辈子的打算。我以校为家,在校地里栽上了桃、李、广柑、香蕉、葡萄。晓红还喂了一大群鸡鸭,两条狗。即便是二人世界,也被小俩口经营得生机盎然,活色生香!
听说我和晓红住在中心大队村小,我那独自带着小提、小琴一对金童玉女,家在高牙公社香草大队的大嫂王某某,爬坡上坎给我送来了两大包各种蔬菜种子。
已经靠着小提琴功夫,被攀枝花钢铁公司招去充实文艺宣传队的我大哥罗学全,正是因为看中了大嫂长相出众,能干贤惠才娶了她,被攀枝花宣传队特招后,只能把妻子和儿女留在高牙农村,独自在外生活。
大嫂面相忠厚清丽,一说话便绽出笑容。我和晓红留她吃过饭,小俩口把她送到大路上,目送大嫂渐渐远去。

弹钢琴的是作者侄儿小提

大嫂登上一座山坡,回首向我和晓红招手告别。
我俩哪里想到,这竟然是我们和大嫂的永别!
这年中秋节,大哥回到江津,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城里。中秋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可让我万难想象的是,吃完糍粑,大哥居然提出要和大嫂离婚!
这太突然了,事前毫无迹象。我得知消息,义愤填膺,痛恨自小崇拜的大哥,竟然是个当代陈世美!
我更同情我怀有强烈好感的大嫂被抛弃后的命运。这事,我不能不管。
一怒之下,我匆匆赶回城里,要为大嫂两肋插刀,讨回公道。
我到四方井见到大哥,心情复杂地注视着他。我曾经好羡慕他、崇拜他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对大哥敬重不起来。把小提琴拉得如此之好,长期从事高雅圣洁艺术之人的心中,怎么会装着那样一颗卑鄙之心!
把小提琴拉得很好的攀钢宣传队员与鸡鸭蛋贩子,这似乎有一点不伦不类,但现实就是如此——我真想冲着大哥猛吼一声:“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有理由提出离婚,可大哥你不能,没有大嫂,就没有你的今天!”
谁知听完大哥的一腔肺腑之言,我才恍然大悟,怒气顿消,由反对者瞬间转变为支持者。
原来,大哥大嫂是假离婚。
“我这么做,实实在在讲,是为了小提的前途作想。小提的情况你知道,他有出色的音乐天赋,从小就跟着我学小提琴,基本功打得很扎实。但是,他现在巳经六岁,马上要上小学了。呆在农村,天才也只能变成白痴。我认真研究了有关知青离婚的政策,那上面规定,配偶双方一在城市,一在农村的,离婚后倘只有一个子女,须随母;倘有两个子女,则一随母,一随父。为了小提今后在音乐上有点造化,我才煞费苦心地想出了这一招啊。”
而这一招,对一个中国的普普通通的家庭来说,它具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啊!一个城市户口,就是一份国家每月固定供给的几十斤平价粮食,还有肉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肥皂票等几十种票证。有资格接受较之农村好得多的教育,长大后享有国家安排工作的权利,户口不是钱,可它的重要性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远远地超过了金钱!
大哥说:“这些道理,我都给你大嫂讲清楚了的,她也同意。我那丈母娘,想必是知道内幕的。我摸着良心给你说一句话,你大哥这辈子能遇上你大嫂,是我的福份,我要做出对不起她的事,天理不容,禽兽不如,你也有理由再不认我这大哥。”
我说:“哥,你这么做,我完全理够理解。可亲戚朋友不了解内情,都会骂你没良心的。”
大哥说:“等到把小提的户口办到攀枝花,我就马上和你大嫂复婚。受点误会算得了啥子?这些年,你大嫂为我这个家庭作出了多大的牺牲?这次我的名誉受点影响,也就当是对她的一点报答吧。”
很快,大卫和大嫂就离婚了。小提的户口也根据政策,如愿以偿地办到了攀枝花。离了婚的大哥依然经常回高牙香草大队,和大嫂照样过着恩爱的夫妻生活。大哥带着儿子小提在攀枝花,虽然小提琴拉得不错,但也是新工人,新工人自然工资不高,还要养儿子,寄回家里的钱也就很少。大嫂一个农村年轻妇女,要靠劳动养活小琴和自己两张嘴,是非常困难的事。
万般无奈,她就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四乡八寨赶溜溜场,买回鸡鸭鹅蛋,再弄到重庆大码头去买。现在干这样的事情是完全合法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在那个年代,做这样的生意就是犯法,官方为这种低买高卖的行为定了一个罪名,叫做“投机倒把”,各地都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的专门机构。所以我大嫂在倒卖鸡鸭鹅蛋的过程中,被民兵和市管人员撵得鸡飞狗跳,流水落花,是经常的事情。
不久便传来了噩耗,我大嫂失踪了——一个活鲜鲜的青年妇女啊,说没就没了。我大哥闻讯,扑爬跟斗地从攀枝花赶了回来。他了解到,妻子几天前同往常一样背着鸡鸭蛋出了门,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哥马上又赶回县城报案,可提供不出任何有用的线索,公安局备了案,却表示无法马上着手寻找。而且那时候有明确规定,破案经费必须由报案人自己承担。
作者和大哥喝坝坝茶。
我就是一个活证人,那年暑假,我和晓红回江津城里去了,开学时回到支坪中心大队村小,只见我俩的家门户洞开,被强盗一洗而空,连两双塑料拖鞋都不翼而飞,可见那年头的强盗也不富裕。我赶紧跑到公社,找到分管治安的领导报案,领导就对我说了谁报案,谁承担破案费用那番话。我当即回他,我是个乡村穷教师,被强盗窃去的财产,还值不了你们破案的费用,不给政府添麻烦,那就算逑啦!
正如方方所言,“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当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头上时,大哥和我们才深深地体会到,个人,抑或家庭的力量是何等的渺小。大哥与家人的一切努力基本上等于零。我们从未放弃过,可是,许多年过去,我大嫂犹如一粒灰尘,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里。
我的侄子小提由于进了城,有着比较好的学习条件,在音乐上很有造化,小提琴、钢琴、手风琴、萨克斯,合成器,每一样都达到了独奏水平,盛大演出场合,舞台上总少不了他的身影,早就成为攀枝花音乐界的大咖。而他的亲妹妹我的亲侄女小琴,就因为户口在农村,人生之路,比起哥哥,就多了许多的坎坷。
我大嫂和大哥的苦难经历,小提和小琴亲兄妹的人生反差,于我来说则是老天的厚赐。我据此写成中篇小说《跑滩女子》,昆明《滇池》月刊以头条发出。再后,我又以此为素材,完成长篇小说《风月秘案》,由——香港作家:雪米丽,实为中国著名作家、达县崽儿——田雁宁作序并运作,走第二渠道,交辽宁文艺出版社推出。出版社还在该书封面的天头上添上了这样一行广告语:真实得触目惊心 复杂得眼花缭乱。
象这样的作品,靠知识,靠才气,靠灵光乍现,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它靠的是真实的、沉甸甸的生活,然后才容我以极大的勇气,蘸着亲人的泪与血,将其完成。
作者近照及简介
罗学蓬,1952年生。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曾就读四川作协巴金文学院3年,后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中国远征军》上下卷、《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卷等20部。
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山魂》由重庆市话剧院改编成6幕大型话剧,在全国话剧汇演西南片区调演中获9项大奖。电影剧本《斩尽杀绝》已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2007年由重庆出版集团推出长篇历史小说《中国远征军》(上下卷)成长销书,2008年4月30日连战率团访问重庆时,市委办公厅将此书作为礼物送与客人。多次获四川省、重庆市文学奖。任重庆市政协委员11年,曾担任江津区作协主席、名誉主席。
(0)

相关推荐

  • 当代作家||【渡船】◆陈志华

    作者简介 陈志华,男,江苏如皋人,1967年12月出生. 渡船(连载) 九.乖林侯的胜利 [前情摘要:1.上学习惯迟到的乖林侯遭遇老师的"闭门羹",索性在教室前门边吃边哭.一阵纠缠 ...

  • 大嫂

    <大嫂> ----喻言 每次与形单影孤的大哥喝酒 兄弟们都要安排一位女宾 作为临时大嫂 我们一起纷纷举杯 祝大哥大嫂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大哥核桃般的老脸 笑得像一个晚婚的新郎 每次酒局刚到 ...

  • 咱们村‖大哥/千星泽

    责任编辑亚静 大 哥 文/千星泽 生活中,对一些人的感情无论你怎样留恋也不得不在心底无奈的封存,但绝不会因光阴的流逝而淡化或者消失.反而时常会穿过时光的隧道,将记忆的碎片,一点一点的拼接,形成完整的拼 ...

  • 罗学蓬 :捉 奸 捉 双

                捉   奸   捉   双 文/罗学蓬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时间久了,19岁的女学生自然也就能从我这老师的眼睛里看出隐含着的其它的东西.然而让我感到安慰和大受鼓舞的是 ...

  • 罗学蓬:突然闯进心中的红衣少女

     突然闯进心中的红衣少女  文/罗学蓬        我和敏姑娘中断关系后,日子清闲多了,为了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短板,我每天在寝室里苦练手风琴和脚踏风琴. 来看望我的老朋友不少,文洪荣的夫人洪中梅在 ...

  • 罗学蓬 :​目 击 死 刑

              目    击    死    刑                           文/罗学蓬             本文主角张德书,在江津百姓上万双眼睛注视下,在乍然而起的呐 ...

  • 罗学蓬:那冒尖尖一大斗碗回锅肉啊

      那冒尖尖一大碗回锅肉                    文/罗学蓬     为了排练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断,小小一个公社文艺宣传队,我们可是下足了功夫.那时正逢城里电影院在放映这部 ...

  • 罗学蓬:我给孙静轩当小厮

    我给孙静轩当小厮 文/罗学蓬 1984年3月中旬,大名鼎鼎的诗人孙静轩,突然只身来到江津采风,没想到却给江津地方领导出了一道难题. 那时的孙静轩,不但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个"敏 ...

  • 罗学蓬: 一餐素斋

    一餐素斋 文/罗学蓬 某日,重庆数名作家.诗人.画家应邀赴四面山少林寺(亦称西少林)作客.有客从山下来,寺中自是热情接待.主客围坐于殿中,谈历史.谈文化.谈诗歌与禅意.谈化外与俗世,也谈刚刚建立起来的 ...

  • 罗学蓬:永川俏花旦,做了江津乖媳妇

    永川俏花旦,做了江津乖媳妇 文/罗学蓬 生活刚有好转,平时上武城山偷瓜窃菜对我照护最多.最受我敬重的大哥哥王嘉兴,就被招进了永川县川剧团,专攻小生. 地委机关原在江津,民间传说,有一次西南局第一书记李 ...

  • 罗学蓬:他们是历史的见证

    他  们  是  历  史  的  见  证 -1969,长江白沙沉船亲历者口述 作者:罗学蓬 篇前语 时间进入到1969年,整个中国,仍然处于大动荡之中. 八月,四川省和各地市县革委会成立之后,形势 ...

  • 罗学蓬:长篇纪实文学《同一面军旗下》连载(2)

         第三章:进入川北 陈昌浩总政委大声喊:"起来,都给我起来,再睡下去会冻死人的!"--请老百姓抽鸦片,他们才肯为红军提供情况--田颂尧的探子火烧瓦斯铺,没想却帮了红军的大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