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烦躁、失眠、烘热汗出、皮肤蚁行样感。其症状可见于“脏躁”“百合病”“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等疾病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远教授,业医70余载,学识渊博,不仅理论上有建树,而且重视临床,精研各科杂症。现将张老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

一、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张老师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是由肾气衰退,天癸衰竭,冲任虚损而引起的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其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肾,常涉及其他脏腑,尤以心、肝、脾为主,治疗原则为补脾益肾、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二、常用效方

1、加减大定风珠 

症状:五心烦热或潮热汗出,月经减少,色红暗,延期甚则闭经,或头晕头痛、阵发性出汗、耳鸣、失眠多梦、心绪不宁,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血压、体温均正常,无器质性变化。

病机:肾阴虚冲任失调,阴虚血燥生风。

治则: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处方:生地黄15 g、白芍10 g、麦冬10 g、黄芩10 g、酸枣仁10 g、牡蛎15 g、鳖甲15 g、龟板15 g、石决明15 g、珍珠母15 g、莲子心10 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用不停,病去则止。

方解:方中用生地黄、麦冬、白芍甘润存阴;加龟板、鳖甲、牡蛎、石决明、珍珠母育阴潜阳;莲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本草纲目》言:“交通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泄泻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名医别录》言:“主心烦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2、桂香柴楝汤加味 

症状:心悸,烦躁,胁痛,背胀为主。

病机:气郁不伸,心血阻遏。

治则:行气通利,不宜盲补。

处方:常在桂枝汤基础上增入柴胡、川楝子,香附,命名桂香柴楝汤。投量为桂枝15 g,白芍10 g,柴胡15 g,香附10 g,甘草3 g,生姜6片,大枣6枚(劈开)。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用7~10 d。

方解:先生指出方中柴胡既是宣散外邪、治疗少阳往来寒热的专利品,亦是妇科疏泄肝火、解除气郁不伸的必用之药,但亦应看到柴胡的弊端,一是发汗过度引起体虚;二是大量、久服,易导致阴血亏耗,故先生应用此方时,一般将柴胡的量控制在15 g,若呕恶加半夏10 g;耳鸣加龙胆草10 g、石决明20 g;失眠加莲子心10 g、合欢花10 g;胸闷、叹气加降香10 g、绿萼梅15 g;大便不爽加瓜蒌30 g。

3、右归丸加味  

症状: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月经过少,崩漏或闭经,带下清稀或性欲减退,尿频失禁,小腹冷胀,下肢浮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或迟缓、细弱等症。

病机:肾虚阳衰、火不暖土。

治则:温补肾阳,健脾温中。

处方:熟地黄200 g、枸杞子100 g、黄精100 g、山茱萸100 g、白芍50 g、当归50 g、五味子50 g、麦冬50 g、石斛50 g,若头眩加天麻50 g、菊花50 g。

临证加减:视物模糊加决明子50 g、白蒺藜50 g,耳鸣、烦躁加女贞子50 g、何首乌50 g。

用法:碾末,水泛为丸,每次6~10 g,日2~3服,连用30~60 d。

4、 加减归脾汤 

症状:绝经前后,月经先后不定期、崩漏、潮热汗出、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梦多、四肢倦怠、腹泻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症。

病机:脾亏血虚、心神失养。

治则:补益心脾,益气养血。

处方:黄芪20 g、白术15 g、茯神15 g、龙眼30 g、当归20 g、炒酸枣仁15 g、人参10 g、木香12 g、远志2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3枚(劈开)。

临证加减: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固血;偏热着加生地黄炭、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15~30 d,功效甚佳。

三、巧用配伍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

——《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

  • 心阳过亢失眠多梦,投酸枣仁、栀子易发生便溏,配入黄连以避免胃肠不适;

  • 倦怠乏力投人参、黄芪易发生兴奋难眠,配入夜交藤安神以避免不良反应;

  • 精神抑郁情志不舒,投柴胡、细辛宣散易发生血压升高,配入黄芩以降低血压;

  • 阵发性出汗需要收敛,投麻黄根、五味子易发生便秘,配柏子仁以润肠通便;

  • 感觉悲伤欲哭、有怨气,投甘草、小麦、大枣易发生胸闷,配入甘松以行气开郁。

食疗法

“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医学衷中参西录》

1、白果浆茶

材料与做法:需准备豆浆2碗、白果5个。把白果洗净、剁碎、放到锅中,再倒入豆浆,用小火煎煮至即可食用。

适用范围:可补虚止带,适用腰酸、白带多的女性。

2、百合枣仁汤

材料与做法:需准备鲜百合50克、酸枣仁15克。把酸枣仁放到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煎煮,再放入百合直到煮熟即可去渣食用。

适用范围:可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适用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等体内有虚火的女性。

3、枸杞瘦肉丝

材料与做法:需准备枸杞子30克、瘦肉100克、竹笋30克、酱油酌量、植物油适量。把瘦肉、竹笋洗净、切成丝备用;在炒锅中倒入植物油,再放瘦肉、竹笋、枸杞爆炒至熟,最后洒点酱油即可食用。

适用范围:可滋补肝肾,适用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或忧郁健忘等肝肾阴虚的女性

4、小麦红枣茶

材料与做法:需准备浮小麦30克、红枣6粒、甘草6克、龙眼肉5个。把这些中药材洗净后放到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煎煮至熟即可食用。

适用范围:可养心安神,补脾益气,适用于情绪不定或精神恍惚等心脾气血不足的女性。

5、莲子百合粥

食材:莲子30克,百合2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用冷水浸泡10分钟;然后全部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大火烧开,再调用小火熬煮,熬煮时要不时搅拌以免糊锅,快熟时加入冰糖,待凉即食。

6、猪蹄海带汤

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它能防治皮肤干瘪起皱、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和促进骨生长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海带中含有丰富的钙、碘、蛋白质、褐藻胶、维生素C、维生素B2、胡罗卜素等物质,具有抗癌、预防白血病、治疗骨疼痛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极好。

食材:猪蹄500克,海带100克,姜,料酒,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猪蹄切成合适大小,海带泡发,去黏液,姜和海带都切成片;然后将猪蹄冷水下锅,放入料酒,煮上3分钟左右,去掉血水洗净;再将猪蹄、海带、姜片放入高压锅中,加适量的盐、料酒和水,炖上40分钟,吃得时候放些胡椒粉。

7、枸杞银耳汤

食材:银耳15克,枸杞子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和枸杞子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再小火熬煮,熬煮30分钟即可,熬煮时要不时搅拌以免糊锅,快熟时加入冰糖,待凉即饮。

按摩疗法

1.预备式。取坐位,脞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会穴。将右手中指指腹放在头顶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2 分钟。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具有醒脑安神、镇痛除烦的作用.对更年期失眠、心烦有很好疗效。

3.梳推头部。双手呈爪状,分别放在面部同侧眉部处.适当用力从前额梳推至头后部。连续做10~15遍。可以起到平肝明目、宁神止痛的作用.对更年期烦躁、易怒、头晕、高血压有效。

4.推印堂穴。将右手拇指指腹紧贴在印堂穴,适当用力沿印堂向上推至前发际1~2分钟。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正对鼻尖处,具有疏风清热、安神宁志的作用.对更年期颜面潮红有效。

5.分推前额。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前额正中两侧.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分推至太阳穴卜2分钟。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向后约1寸凹陷处,具有清热除烦、醒脑镇痛的作用,对更年期头痛、心烦、失眠、多梦有效。

6.按揉中脘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2分钟。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 4寸处.具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作用.对更年期腹胀、两胁胀痛、易怒有效。

文章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