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趣事典故——裴姓

家谱传记

探策得一

晋武帝司马炎刚登基后,曾用蓍草占卜。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少。得到“一”字,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说话。裴楷却依照王弼的《老子注》从容解释说,“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听后很高兴,群臣也都赞叹且佩服裴楷。

裴蕴改户制

隋炀帝杨广时期,任裴蕴为太常少卿(专掌宗教礼仪,兼掌试选博士的九卿之一),后任民部侍郎。当时,户口脱漏现象很严重,年龄不实“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发展生产,成为当时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因为裴蕴曾经做过几任刺史,对其中的内情比较清楚。于是他上疏,提出了一整套核实户口的措施。他奏请采取的“貌阅法”,也就是说,每个户口均由官司检阅,与本人核实,这样,不但性别、年龄能够落实,人数也比较可靠。

为了贯彻这些措施,他还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规定了奖励告发的办法:凡有户口漏报者,告发者只要“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后,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按人查对户口的“貌阅法”,确是一项有利于核实人口、促进生产的政策。尽管裴蕴提出这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隋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客观上对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实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隋炀帝很满意,他向大臣们说:“前代无好人,致此罔冒。

今进民户口皆从实者,全由裴蕴一人用心。古语云,得贤而治,验之信也。”

解救裴寰

唐朝中期,裴度任御史中丞时,宣徽院的五坊小使,每年秋季都要到京城附近地区试放宫廷的鹰犬行猎。所到之处,官吏必须盛情相邀厚礼馈赠,小使们稍不满意,便任意勒索。百姓们畏惧他们如同害怕盗寇。

在此之前,贞元末年,这帮小使尤为暴虐蛮横,甚至用网罩住平民家门和井口,不许住户出入打水,说是:“有人出入会惊吓了我们豢养的皇家鸟雀。”还成群结伙到酒食店聚饮,纵情放肆吃喝。临走,留下一箱蛇,并警告店家说:“我们用这些蛇喂养皇家鸟雀,要好好喂养这些蛇,不得让它们受渴挨饿。”店东贿赂、道歉,小使们才肯将蛇箱带走。

到元和初年,虽屡屡整治这类弊病,小使们的惯常恶行始终不能根绝。这时,一帮五坊小使曾到下邽县试放鹰犬,县令裴寰性格严厉苛刻,痛恶这帮小使的凶恶暴虐,除向他们提供公务馆所外,其他一无曲意奉承。小使们怒恼,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并传到宪宗那里。宪宗发怒,催促拘捕裴寰入狱,打算以“不敬皇帝”的大罪处置裴寰。宰相武元衡等人以理劝解,意图使宪宗省悟,宪宗怒气不消。

裴度入延英殿奏事时,借机竭力论理评说,陈述裴寰无罪。宪宗更加恼怒,说:“按你的意见,裴寰无罪就处决五坊小使;如果小使们无罪,就处决裴寰。”裴度回答说:“论罪,确如圣上所言,只是任用裴寰为县令,他替陛下忧心、顾惜百姓才至于如此,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宪宗怒色立消。次日,便下令释放了裴寰。

气义助人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新任命的湖州录事参军,没等去上任遇到了强盗,将他的钱物都抢去了,就连委任状也没有给他留下。于是他便在京城附近收购旧衣服,然后想办法换钱,夜晚住在旅店里。这个旅店靠近裴度的住宅。这一天裴度休息,穿上便衣到附近散步,来到了这个人住的旅店。裴度与这个叫湖紏的人打招呼以后坐下说话,问他是干什么的。湖紏说:“我的遭遇,别人都不忍听。”说着哭了起来。

裴度觉得他很可怜,详细询问他的遭遇。他说:“我在京城任职数年,被授予一个官职在湖州,遇到强盗把我的东西抢光了,只剩下一条性命。这还是小事,还有的是,我准备结婚还没有去迎娶,未婚妻就被郡牧抢去,献给了宰相晋公裴度,他可是最大的官。”裴度说:“你未婚妻姓什么?”回答说:“姓某字黄娥。”裴度当时穿着有钱人常穿的紫色衣服,他对湖紏说:“我就是裴度的亲信官员,会帮着你查访。”然后问了湖紏的姓名就走了,湖紏非常后悔,心想刚才来的人如果是裴度的亲信,回去和裴度一说,会给我带来灾祸,当天晚上他想着这件事睡不着,等到天明,他来到裴度的住宅附近观察,可是他看不到屋内。

到了傍晚,有个穿红衣服的公差来到旅店,非常急促地对他说,裴度让他去。湖紏的心里非常惊慌害怕,急忙跟着差人去了。他们进了裴度的住宅,来到一个小客厅。他趴在地上吓得直出汗,不敢抬头观看。主人让他坐下,他偷着观看,正是昨天穿紫衣服的那个官员,再三点头表示谢罪。裴度说:“昨天听了你说的话,心中很同情可怜你,今天可以弥补一下你的遭遇了。”说着命令将箱子里的授官凭证交给他,重新任命了他的官职,他高兴得要跳起来。裴度又说:“黄娥立刻就可以还给你,同你一起去那里上任。”然后特意派人将他送回旅店,并给了他衣服行李和一千贯钱,第二天这个人和未婚妻一起上任去了。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服务电话:010—68920114       8841 5586

参观咨询: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图书城)25号楼家谱传记文化馆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趣事典故——王姓

    家谱传记 一.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本典出自<世说新语>. 东晋时期,郗鉴武将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张姓

    家谱传记 一.画龙点睛 源于唐朝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又见于明朝无名氏的<宣和画谱>.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是有名的画家,画技非常高超.相传他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 ...

  • 百家姓趣事典故——杨姓

    家谱传记 一.歧路亡羊 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会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 ...

  • 百家姓趣事典故——黄姓

    家谱传记 一.黄巢与木莲僧 亳州民间传说,黄巢是佛教中的著名人物木莲僧投胎转身.佛经里有木莲僧下地狱救母的故事,木莲为了到地狱里把母亲救出来,把十八层地狱都找遍,也把十八层地狱里关押的大小恶鬼都放了出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孙姓

    家谱传记 一.减灶退敌 公元前342年,魏国的太子申和大将庞涓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韩国,韩国决定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领兵五万前去攻魏救韩. ...

  • 百家姓趣事典故——赵姓

    家谱传记 一.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史称恭皇帝.先皇刚刚去世,继位的新皇帝年纪又太小,后周的政局开始陷入不稳定状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邻国辽国联合北汉 ...

  • 百家姓趣事典故——陈姓

    家谱传记 陈老佛 清末水军将领陈化成在江南水师任上,与土卒同甘共苦,日夜枕戈海上,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 刚到吴淞口时,有人要为他准备馆舍,他谢绝说:"士卒皆露宿,我何可即安?"一天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吴姓

    家谱传记 一.吴汉杀妻 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 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徐姓

    家谱传记 一.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医学家徐之才,字士茂,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