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在干嘛?

好
几天没关注印度了,不过看看他们的新增病例,发现这个国家一时半会儿似乎很难好起来。昨天跟一个朋友聊了会儿印度,他最后就甩了一句话:印度就是瞎得瑟。
得,这种带情绪的观点咱听一听也就算了,别当真。老百姓终究还是比较无辜的——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愚昧无知。
就钻石行业而言,七月份一过,业内比较关心印度到底还会不会继续抵制进口原石。毕竟已经两个月了,再接着不进口的话,恐怕很多矿企会跳起来。而且,咱之前也聊过,如果印度持续抵制进口,也存在着失去行业地位的风险。
所以GJEPC(印度宝石与珠宝出口促进委员会)并没有继续“号召大家停止进口”,只是说了句“请大伙儿自律”,原文是“maintain self-descipline”。这句话说得挺微妙的。从明面儿上讲,GJEPC并没有发出什么号召,但实际上,还是在提醒那些加工厂:你们好自为之。
同时,GJEPC还让加工厂“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要“继续减库存、减债务”。
根据上周五GJEPC的一封邮件所说,现在苏拉特(Surat)的复工率大概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钻石民工还没有从村儿里回来上班。这可以理解,因为苏拉特已经有超过1700人测出阳性了,那些工厂前前后后一共关闭了三回。八月份开始,钻石交易市场每天开放6个小时,工厂里每一组工位保持2个工人(疫情前的状态是4个)。不过IDEX的报道里说,有人看到苏拉特的工人数量在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实在没活儿干,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在恶化。
至于本土的市场需求,因为疫情的关系一直萎靡不振。这已经是常态了。
几大组织都说:我们不要以毁坏整体市场为代价,来追求短期收入的最大化。所以,他们近期的态度虽然不如六七月份那么强硬,但还是在不断地给各位工厂老板提个醒:目光要长远一些。
只不过工厂老板能不能这么做,谁都不知道。
从四月到六月期间,印度的原石进口额仅为4.8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3%。当然了,成品钻出口额(18亿)也同比降了50%。所以从数据上来看,这个国家没怎么“进”也没怎么“出”。就像一个肠胃有问题的病人一样,少吃点儿总是没错的,不然负担太重了。
GJEPC还打算给几大矿企写信,感谢他们能采用灵活的销售政策,没有逼着印度工厂买货云云。Alrosa和De Beers如果看到这封信的话,估计也是笑一笑而已。毕竟,谁都不会傻到毁掉整个市场。只不过正如Bruce Cleaver在两个月前说的那样:市场嘛,要自由一些。工厂愿不愿意进货,你GJEPC最好别跟着掺和。引导来引导去的,不公平。

小伙伴们可能知道还有一个印度的组织叫HKIDA,就是印度天然钻石商和珠宝商在香港自发成立的协会,基本工作就是推广天然钻石贸易,并且尽力提升客户的信任等等。
这个组织是2015年成立的,就像印度人驻香港的行业协会一样,平时组织一些技术类和财经类的讲座。最近WFDB(世界钻交所联盟)在“扩招”,一拍脑门儿把这个HKIDA也招进去了。这个行动无论是HKIDA、WFDB,还是香港钻交所都比较支持,因为在市场不好的时候,确实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拓展市场面。
但是也有评论说,WFDB不应该扩招,要保持自己应有的“门槛”。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在疫情肆虐、市场不济的今天,他们能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