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清明后

在这世上,我有一些很亲的亲人,原本可以遇见的。在我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年龄并不大,但很不幸,都跟我擦肩而过了。

我有一位从未谋面的姑姑,对,是我爸爸的亲生妹妹,我唯一的亲姑姑。

虽然没有见过她,但从家里留下来的照片上,知道她长的很美,且,我还知道她很爱美。

照片里的她,跟那个年代大姑娘梳辫子齐溜水滑不太一样的是,姑姑的辫子总是编结得有点松松的,刘海儿和两侧头发自然地蓬着,辫子编到几乎末梢,皮筋几乎看不见,有一种独特的柔美。

她跟爸爸一样,是天然卷毛,不好打理,照理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造型。但我觉得大多数的时候,姑姑是故意这样的,偶尔也能看到她梳得光滑的照片,只会在证件照上,在一切被要求齐整的时代,头发当然也难逃。

可能是青春期的姑姑,很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吧,告别了家乡的爷爷奶奶,跟着已经工作了的哥哥到了广西,和我妈妈在一个学校上学,就因为这,她的哥哥和她的同学就成了我爸和我妈。

听说姑姑很爱笑——很招男生喜欢,这是我妈说的。

爸爸呢,本来就喜欢安静稳重的女生,比如说像我妈这样的,他还知道奶奶最疼爱的女儿,可不能在他这儿出了什么差错。长兄如父,对活泼的姑姑管教有加,估计在很多地方,兄妹俩少不了冲突。

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的姑姑,没有继续读书,也没有回老家,而是匆匆跑到广西一个比较偏远的农场工作去了......

估计是农场的条件太恶劣了,加上姑姑又倔强地特别想独立,再难也要自己扛着,鲜有跟哥哥联系。直到接到农场的电报,说姑姑病了,持续低烧,查不出病因,用了各种方法都治不好,只能转到北京去治疗,爸爸要工作,当时待业家中的妈妈,便成了北上照顾小姑子的唯一人选。

成了嫂子的闺蜜,自然不能再说那么多的心里话,后来的消息就变得真假参半,我妈也不知道姑姑说的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住进了北的姑姑,病情每况愈下,她有时候会跟妈妈说,她有一个儿子,放在农场老乡家,有时候又矢口否认......

最终,姑姑都没有出院,永远地留在了北京,关于那个也许有过的我的表哥,也一起“埋藏”在地下,成了永远的秘密。同样在那一年,妈妈在医院陪床的时候,发现怀上了我。

爱美的她,如其所愿,永远定格在她最美的年龄,关于的她故事,在我们这个喜欢沉默的家庭里,也渐行渐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