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审美​,丰富的意蕴让人欲罢不能

◆ ◆ ◆


赏石审美

丰富的意蕴让人欲罢不能


在赏石收藏活动中,无论是玩石者还是非玩石者,当面对美石时,往往可能有这样的一些感受:有的石头意态清雅,观之有灵动飘逸的感觉;有的石头给人感觉它是活泛的东西,观之像与你对话,在向你诉说衷肠;有的石头能够引起你的联想,观之引发你内心的波澜、放飞你头脑中的种种思绪;有的石头能够触动你内心的情感、情绪,观之会让你忽然身临或欢乐、或悲情、或感慨、或赞叹的情感境地······

观赏石被人们誉为天工艺术品。既然它是 “艺术品”, 它就必然存有艺术品美学评判的要素,即:赏石审美的艺术语言,赏石审美的艺术形象,赏石审美的艺术意蕴等。

在艺术作品中, 艺术语言是指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对观赏石这类极端依赖天然要素为基础的艺术品而言,大自然的天工形态,就已经规定了呈现在赏石者面前的展现形式:如画面石、景观石、象形石等等形式类别。

收藏级的观赏石能够呈现自然大美。赏石之美,是人们依据自身的审美与文化传统,以自我的独特角度去论述的。老庄哲学核心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对于国人的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达到道法自然标准的奇石,一定是既符合自然界存在形态,又体现了美的内在规律,是一种能够展现自然秩序和规律的大美。

收藏级的观赏石能够呈现自然蕴含禅机妙理和人生哲学。具有禅意的石头,大都有稳重古朴、恬淡沉静、肃穆幽玄的审美特点,能够让人在与石的交流中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具有禅意的石头能够让人感受到和谐、宁静、自然,在大象无形中陶冶心灵;能够呈现具有素淡、沉静、稳重的美学韵味,让人们在欣赏中探索中感悟世道。

收藏级的观赏石能够蕴含精神之美。中国的儒家文化对君子始终推崇备至,当欣赏一块具有传统审美和文化、思想、主题等意蕴的顽石时,既便它或造型平常或颜色平淡,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它高雅的正能量,因此这样的石头必定是人人追求的厅堂石、文案石……

收藏级的观赏石能够具有非凡的意象、意境。美石作为天然的艺术作品,它所表现的美也是构成奇石意象、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赏石深层的意象、意境美,给我们带来的是“曲终人不见,化作彩云飞”的静美,它更能让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神鹜八极的联想空间。

自然石就是造化的杰作,而奇石则是杰作的杰作,一石一事,一石一奇,一石一韵,传奇中的传奇。一块精品美石所蕴含的审美意蕴,会给人带来无穷遐想与魅力。无论是寻石、欣赏或研究石都是认识美的体验。

观赏石的美无处不在,观赏石的美在于发现。寻找和收藏观赏石,能不能发现美,原因多种多样,需要耐力、需要刻苦,费时有长短,术业有专攻。其间还有多种偶然因素,但最根本原因是素质,素质决定眼光,决定审美。一旦有发现,人的身心会得到审美愉悦,发现就是审美价值的体现。

观赏石具有意蕴美,观赏石的意蕴之美在于品味。凡文学艺术都给读者、观者、视者以一定空间,美学家们称之为“想象空间”。一首诗的含蓄,意思藏于文字中让读的人去体会,这是意蕴;一个剧本,剧作家留给导演和演员的空间是“潜台词”,不必说尽不必说完,留给人回味和想象的空间。观赏石审美的精华在于在似与不似之间,上乘的美石无论形状、色泽以及组成的事物、图案、文字,都具有万事万物的相似,又有恰到好处的艺术神韵,这就是赏石的意蕴之美。

观赏石具有和谐美,观赏石的和谐之美在于天人合一。美学家们曾争论什么是美,下了许多定义,都觉得不满意。有说对称是美,有说残缺是美,有说庄重是美,有说妖娆是美,有说静态是美,有说动态是美。石头的图案再好,或像形太逼真,或状物太传神,但整体石的形象不好或石质太差,也成不了上品。和谐美,就是质、色、形三者之统一。当然这样还不够,任何艺术品都讲究统一、和谐,这才能做到赏心悦目,观赏石要在主题、题名、思想、意蕴、底座、陈设、灯光、展示等多方面的极致和谐,方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总之,赏石艺术的审美是综合的,是文化的,是艺术的,是自然的、是人文的。赏石,从发现美到欣赏美,到完善美,这一过程是诗化过程,如诗如画,也可以称作是心灵净化过程。观赏石欣赏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声胜有声,人石对晤,仿佛回到原生态时代,城市的喧嚣、人生的烦恼,似乎都被淡化。你去发现,然后欣赏,再作天人合一的完善使之和谐,就会改变你的性情,哪怕开始是心灵被触动一点点,这是开启心扉之始,美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END·

本文由石界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赏石杂谈丨我们欠青岛人一个戈壁滩

    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 我们也要把他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每一个青岛石友,都想来一场戈壁上的旅行. 可以不看风景,可以不要美食,但是一定要去捡石头. 就像这个已经退休的老石友--青石斋,每每看到他收藏的戈 ...

  • 【赏石杂谈】心穷的人,最不适合玩石头!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玩石头,是眼光不好.审美能力差的吗?是知识贫乏,鉴赏水平低的吗?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收藏吗?还是囊中羞涩,没有财力购买呢?我认为这些问 ...

  • 【赏石杂谈】玩石头的人,他们是才子也是疯子……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赏石属于小众文化,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因而玩石头的人常常受到各种质疑,有人认为他们是情调高雅.博学多才的人:有人认为他们是闲着没事.只知道疯玩的人.那么玩石头 ...

  • 赏石审美欣赏的概念

    一.作为一种情感体验 赏石审美欣赏是赏石审美经验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赏石审美主体对赏石审美客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静默观察.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即赏石审美主体感知和把握对象,理解对象所包含的意蕴, ...

  • 这几种外来石种为什么会大受欢迎?它们符合赏石界、文玩界的审美

    近几年来国内的观赏石市场被国外引进的几种石种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来来自马国的玛瑙和来自埃及沙漠的石种.这些石种一经引进就受到了国内石友的青睐.马国玛瑙绚丽多彩.花纹富于变化,埃及的戈壁石古朴 ...

  • 赏石的审美情感

    我们对于奇石的欣赏能力是建立在我们的审美能力基础之上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对具体的美好事物的认知理念,欣赏能力是审美能力在具体事物的体现.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

  • 经济影响下的赏石文化:奇石审美导向从日本到台湾再到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的赏石文化几乎是停滞的.同一时期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较快,赏石艺术开始在岛内士绅间流行,在1967年左右台湾民间成立了第一个地方上赏石团体"花莲县奇石 ...

  • 赏石,是综合多门类审美和文化的艺术

    赏石,是综合多门类审美和文化的艺术 观赏石作为大众藏品的一种新型类别,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独特的审美情趣,深受现代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赏石艺术,蕴含深厚的人文内涵.赏石活动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缺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