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家庭中,如果培养出了二本学生,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紧张的高考已经结束,现在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成绩,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培养出一个二本的学生,他们也感到很光荣,很有面子,虽然在供孩子上学的时候,生活上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想一想自己的家中这么多年了,总算出了一个大学生,虽然生活苦一些,他们也感到很欣慰。

我有一个侄儿子,在2016年,考上了一个二本的学校,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这分数不理想,但是也只能接受现实,说实在的,农村的教育毕竟和城市还有一些差别,也就是目前一部分农民群众,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即使到城里面租房子,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来进行上学,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有社会的竞争力。这个侄儿子,三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最后考试出来的成绩,只能上一个普通二本线,在知道孩子的成绩以后,一家人就陷入了苦恼之中,不让孩子去上学吧,又怕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去上学吧,又怕普通的二本学校,学费有些高,他家的农村家庭生活条件,怕难以支持这么高的学费,所有家人都在犹豫不决中,读还是不读,都在反复的思考。我的这个侄儿子,也是在反复的犹豫不决中,他自己既想上大学,又怕上完大学以后,不能找到好的工作,那么他的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差,而且他担心他的父母拿不出那么多的学费,但是毕竟生活在农村,6月份高考以后的农村时节,各种野生菌都可以寻找到了,于是在高考结束以后,他就天天上山去找菌子,就是为了积攒一点学费,找菌子找到直到要开学的时候,有一天早上,他的父亲告诉他,不用去了,让他准备一下,去那所二本学校读书,我的这个侄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感到很意外,但也是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毕竟他又能接着上学,而且是梦想中的大学,虽然只是一个二本学校。

这个侄儿子进入大学以后,因为虽然是二本学校,但是他是公办的,学费也不算太高,所以这个侄儿子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校生活中,他毕竟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不能和其他的同学相比,但是他在学校里,对于能赚到一两块钱的,他都积极的去做,比如帮同学的打热水、打饭,同学付费给他一元两元的,他得积极的去干,争取到这一两年元钱,来维持学校的生活,当然他在学校,他能能把奖学金、助学金都能争取到,帮了他很大的忙,也帮助他读完成了4年的大学生涯,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在大学毕业以后,他参加了师范类的考试,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到了现在,他就安静地在一所大山区的小学里面教书,他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幸福,自己已经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而且比起农村的生活来说,轻松了许多,他看着孩子的一张张笑脸,他认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家庭也在他领上工资以后,生活条件逐渐的好转。看了这个事实以后,我想对农村的孩子说,虽然你要考上985 和211大学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如果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也要积极的和父母争取,去读书,去读二本的学校,不要轻信什么读书无用论,毕竟从古至今,有的时候读书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2021年高考成绩马上就要公布了,祝福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都能够金榜题名,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上了大学二本的分数线,都要积极的去读,你认为呢?欢迎来评论区交流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