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背后的故事:从“高考改变命运”到“人生有更多选择”
相关推荐
-
我国科举制度最后一位状元公书法,刘春霖小楷墨迹精华
刘春霖,字润琴,河北省肃宁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我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状元.他的小楷飘逸圆润,修短合度,端正方饬,娟秀妩媚,独步民国初年书坛,被奉为一代楷模. 陈克斌,蜀人,号&quo ...
-
历史上最后一位科考状元的试卷,全文如“印刷体”,让人赏心悦目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清朝举行了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春霖成了这一届的状元,此后清朝再也 ...
-
被慈禧抛弃的状元,最后竟成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
提到状元,自然而然会想到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共经历了1300年. 在古代封建时期,科举制度算是一种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经过一系列的考试流程,最后胜出者基本上都是 ...
-
安徽一学生高考603分,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安徽一学生高考603分,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安徽日报 2021/06/27 16:34 关注 "高考最后一场英语,我整个人趴在桌子上.由于胳膊痉挛,笔已经很难碰到纸面.四场考试,别人是拼尽 ...
-
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区别,高考制度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科举和高考都是竞争性的公开选拔考试,只认成绩不认人. 因此,科举和高考都可以选拔出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 科举与高考都是国家考试,由国家举办.两种考试都有严密的考试程序,这些都为当代高考沿用. 科举调动 ...
-
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酒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陕北民歌 #陕北酒曲 #陕北之声
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酒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陕北民歌 #陕北酒曲 #陕北之声
-
犹太人的故事:要改变命运,先改变思路
有的人能够不断地思考,积极地寻找新的思路去突破人生中的一个个难题,最终他们成功了,并且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而那些缺乏思考的人,则一个个名落孙山,意志消沉,逐渐落入平庸者的行列,成为人生跑道上的落伍者 ...
-
高考失利:没考好要么复读要么认命,其实人生有很多选择的
"怎么办呢?我感觉我高考考的一塌糊涂,但是我实在是不想复读.我都不知道自己考不考得上本科,估计最多就是一个专科了.家里人都劝我要不然复读一年,但是我是真的不想复读了,可是家人说不复读多半没出 ...
-
古代科举真的是“寒门难出状元”?揭秘背后原因
"寒门出贵子"历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寒门出贵子,顾名思义,穷人家的孩子经过后天的努力,更容易出人头地."寒门出贵子"不仅在现代引发热议,在古代也是备受关注.贵子 ...
-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讲述中国古代的军事,每场战争背后的故事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讲述中国古代的军事,每场战争背后的故事
-
“玉卮”—古代玉杯之王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被誉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今河南一带)有一位开明有为的国君叫韩昭侯.韩昭侯非常珍视与臣下平等沟通的机会,每次都能认真听取臣下提出的建议.但人无完人,韩昭侯有一个毛病:说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