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夜话】施静云:“需要”两字最务实 2024-07-30 21:20:15 “需要”两字最务实 文/施静云我的户籍地是北京市东城区,由于照顾老公公搬到了海淀区的“爱德敬老院”。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响应号召“全体抗疫” 我也不例外加入了接种“疫苗”的队列 。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根据目前国际疫情形势来看,疫情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从而阻断新冠肺炎的大肆流行,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我在养老院里住了五年,基本不出去,除了家门口附近两公里内的地方认识。考虑到回趟东城区户籍所在地打疫苗,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半天时间都不够用,老公公90多岁,一会儿也离不开我。所以只能在网上找到了离养老院最近打疫苗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中关村森林公园”。从我家到“中关村森林公园”只有五站地,中途需要换乘。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这个车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心里就有点起急。因为不确定下车后还要走多远?正好有一位美团外卖的小哥停车喝水,我就问他说:“小伙子,中关村森林公园那个打疫苗的地方下车要走多远?”那个小伙子说:“下车不算远,大概200 多米,我前两天刚在那里打过疫苗”。我一看车还没有来,心想索性不等车步行去吧,就当减减肥。我说:“谢谢你小伙子,我不等车了,太慢,我自己走就可以啦。”说完,我就一路前行。说是容易,真的走起来,确实有些累。因为临出家门时,美菜商城刚送来了十箱矿泉水,我家就我一个“重劳力”我把十箱矿泉水搬到了二楼,又码好。(一箱矿泉水24.8斤,十箱就是248斤)正想着走到了前面的公交车站再也不走了,车来的慢也要等。这时后面的那个美团外卖的小哥叫我:“大姐,前面挺远的,我正好送外卖路过那里,我捎您一段吧。”我一听心想,这真的是“雪中送碳,雨中送伞”啊。我连忙道谢坐在了小伙子美团外卖的电动车上。一路上我问小伙子:“哪里人?老家在哪里?来北京多少年啦?姓什么?多大啦?”小伙子告诉我:“河北保定人,姓李。80后,来北京十多年了,独身一人,平时喜欢旅游,听音乐。”聊着聊着天,很快就到了“疫苗接种点”。小伙子停下车,用手指着前面的一个罩棚,告诉我:“大姐,那里就是疫苗接种点,您先登记,登记完了排队,到了里面就能打上疫苗了。”我赶忙下车,道谢!小伙子说:“您别客气,我这就是顺路捎您一段,您赶紧进去登记吧。”我匆忙中趁着小伙子不备给他照了一张像。多么朴实的小伙子啊,素不相识能够有如此举动,真的是让我感动。打完疫苗,走出大厅。环顾左右已经不记来时路。只能问保安,如何走出公园找到公交站。保安说他也不知道。我悻悻地前行,看到周围的路人又打听了几位,都说不知道。这时一个年龄稍大(50岁左右)的男士告诉我:“您就顺着这条路直行到头,右拐再前行,就能看到公交站了”。我一听连忙谢过。顺着那位男士指引的方向前行,果不其然一会儿就看到了公交车站,等车、坐车、然后回家。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一人一颗心,一心万难同。老话说:“人分三教九流,木分花梨紫檀”。我觉得人是有磁场的,你是什么人,就会吸引什么人。人和人之间也是有化学反应的,比如:刚认识的人,通过聊天就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是有认识好久的人,在一起连话都没有兴趣说。我觉得,人一辈子就要不断的结交新朋友,同时也必然淘汰一些已有的所谓的“老朋友”。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需要”。社会学家霍曼斯说过: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维持、加强。有些无法待在一起的人,不一定是因为彼此交恶,而更多的是彼此放弃,都不需要对方了;因为不“需要”了,所以只剩下“褒贬”。人与人理想的关系,应该是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一点什么、感悟一些什么……互相影响、辉映、补充,而不是单纯地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显然“需要”两字是最务实的。在这里,我真诚的说一声:“感谢您,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祝您一生平安!万事顺遂!” 作者简介:网名无畏,本名,施静云。北京市东城区人,爱好文学、写作,现为多家刊物的责任编辑。 赞 (0) 相关推荐 新冠疫苗第二针,又一区发通告→ 刚刚,和美南开公众号发布"关于梯次推进接种新冠疫苗第二剂的通告",全文如下: 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根据目前临床试验数据,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部分免疫应答,接种第 ... 可怕的领导力! 玻耳喵:才一个星期没去关注美国疫情,拜登政府取得的进展竟然如此之快,让人印象深刻.美国单日疫苗接种数量刷新纪录,已经能做到一天接种超过400万剂了.拜登曾承诺上任100天内,给全美接种一亿剂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有效免疫期有多长,可以终身免疫吗?|24小时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有效免疫期有多长,可以终身免疫吗?|24小时 新冠疫情何时才能结束?数据推算全球恢复到疫情前需7.4年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才能结束?自去年新冠席卷全球以来,几乎人人都想知道答案,尽快回归正常生活.也许答案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衡量. 彭博社建立了全球最大的Covid-19疫苗接种数据库,在全球范围内接种了超 ... 陈根:睡个好觉与接种疫苗,有什么隐秘的联系? 文/陈根 作为一场负向的供给冲击,疫情的蔓延一度让许多生产活动陷于停滞,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研发和普及是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所在. 随 ... 9天1亿剂次!接种提速,疫苗供应也要跟上 | 每日快评 随着近期民众接种疫苗的意愿变强,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疫苗供不应求的新问题.有不少网民发帖称,不是自己不想接种,是报名了一直没等到疫苗.这也提醒有关方面,要尽快解决疫苗生产.供应.调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能 ... 简谈免疫接种期间猪拉稀 接种免疫期间,减食,停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正常事,1一3天后消失.但拉稀怎么办一一根据要求,免疫接种期间,前10天注射后10天停止任何抗菌药物(喂或注射). 1,消化不良性腹泻一一活性炭(木炭,玉 ... 【乡土夜话】施静云:《小舍得》观后感 <小舍得>观后感 文/施静云 我在平时并不太喜欢观看电视剧,因为一集一集的追剧,太浪费时间.前些日子,我们编辑部的王建成老师跟我说:"施姐,近日有部电视剧<小舍得> ... 【乡土夜话】施静云:运气 能力 运气 能力 文/施静云 俗语说:"人凭运气马凭膘",意思是指人靠的是机遇,没有好的机遇就难以成事:马靠的是膘实,没膘的马就没实力. 那么现实生活中,到底是能力重要呐,还是运气重 ... 【乡土夜话】施静云:一代才子唐伯虎 一代才子唐伯虎 文/施静云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极具才华的文人,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些文人墨客形象应该是很严肃很正派的,但其中也不乏异类,他们放荡不羁,游戏人生.他们不为功名所累,活的潇洒自如. 比 ... 【乡土夜话】施静云:《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文/施静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讲述了主人公于连出身于小业主家庭,一心希望出人头地,他通过一生的 ... 【乡土夜话】施静云:女性在婚姻中的智慧 女性在婚姻中的智慧 文/施静云 这一段时间,我有位女性朋友经常跟我聊一些家庭私事,让我给她出一些主意.基于关系不错.我也会中肯的提出我的建议,她总是说:"好,我听你的".可是当面 ... 【乡土夜话】施静云: 简. 爱 简. 爱 文/施静云 很感谢中学时读过的很多世界名著,让我的眼界比较开阔,以至于工作,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都能去回忆曾经看过的那些书的片段.今天我分享我看过的一部世界名著,它的书名<简·爱 ... 【乡土夜话】施静云:我对中老年重组婚姻的建议 中老年重组婚姻建议 文/施静云 我有个朋友刘富云,他在抖音里做直播,他的直播间名称是"京城倾诉热线--刘老师".我只要有时间就去关注他的直播间,发现直播间里最能引发关注 ... 【乡土夜话】施静云:守好自己的家 守好自己的家 文/施静云 小三这个现象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层出不穷.到了现在这几十年,不但没有收敛,似乎还越演越烈. 小三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有以下四点:第一,影响社会安定.婚姻的功能除了性.感情之外,还包 ... 【乡土情缘】施静云:北京菜市口 北京菜市口 文/施静云 菜市口,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现为西城区),曾经是清代杀人行刑的法场.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因为那里曾是杀人的刑场,不少人都是被斩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