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炒股最牛的人: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五遍,收藏

股市获利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追求速度,一是追求幅度。追求速度要找到引爆点,追求幅度要有耐心,并且要有局面眼。其实这两者也有交会点,换句话说,在某一个引爆点介入,不但速度最快,并且幅度最大,这就是主升段的主要特征。在股价压缩与膨胀之过程中,必有一个引爆点,引爆点出现,加速度开始出现,直到筹码的重量出现才会使加速度减缓或掉头而下。大部分的引爆点皆有一些共同特征,找出这些共同特征,就能赚大钱。

就表面来看,为什么股价愈涨愈看好,就是贪念在作祟;为什么股价愈跌愈看坏,就是恐惧在作祟。就潜意识来看,股价大涨时不敢追高,这是恐惧心在作祟;但股价下跌时舍不得停损,这是贪心在作祟。

炒股十几年 ,如何从亏损慢慢走向盈利的?

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时间和学费一样也逃不了,该交的全部都要上交。量变到质变有个过程,和书法、美术等等行业全部是一样的。痛苦的时候太痛苦,绝望的时候太绝望。最早亏地和自己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可是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看不到尽头。实际最绝望的时候反而不是亏得最惨的时候,是好几年后自己的资金曲线宽幅震荡的时候,赚了还,赚了还,一直处在过山车的状态,明明觉得自己应该是该赚钱了,感觉自己和盈利是隔了一层纸的状态,但是就是赚不了钱。时间过了好几年了,但就是不盈利。朋友、亲戚对我说,这种打赌的行业不能碰,你这个人就是太理想化了,那么倔, 谁的话也不听。晚上会对自己说:是不是真的错了,别人说的也很有道理,算了吧,人生那么长,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的那么窄。还好,我第二天又恢复战斗状态。

稳定盈利后感觉这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消失了。

其实交易也是你的另一份工作。不是突然暴富,是每天一步一步的工作,不要想今天赚多少,这个月要赚多少,今年要赚多少。每天工作,有机会的时候作一下,没机会的时候空仓。该止损的时候毫不犹豫。

人这种物种,是和绝大多数物种不同的,人类许多许多东西,不是靠天生的,是要靠后天习得的,比如吃饭,不太需要靠学习,但是,做饭,就要靠后天的学习;奔跑,不要学习,小孩子生下来就会,但是,骑车开车,就要靠后天学习。

那么人类的职业,事业,也同样如此。

有部分职业,学习的比例就很小,比如说,流水线工人,一天即可上岗,环卫工人,半天即可上岗。复杂一点的,司机,考完驾照,就可以上岗。这个都好理解。

但是有些工作、职业,却相当之复杂,比如,律师,终身需要学习,因为,这套法律体系,很可能终身都在变化,比如,医生,终身都需要学习,因为,疾病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

投资这条路,也是一样的。

这里的危险之处在于投资理财这件事,有极大的迷惑性,我这些年来,观察到,这种迷惑性,让许许多多人吃了大亏。明明投资理财这件事,像律师,医生一样复杂,可是,门槛却比流水线工人和环卫工人还要低,并且,低得多。

你看,没有人一上来,就要去当律师的,他知道,要当律师,就要专业去学习,各种大专院校,各种律师行,都要扎实的走一遍,然后才能当律师,也没有人,一上来就要当医生的,医生的专业,是要学习5-7年的,而且,是所有科室全部要学习的,不能说,你只想学习耳鼻喉,其他的,都不学,就学耳鼻喉,然后出来就当耳鼻喉的医生,这样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需要全科学习的,学完了,还不能马上当医生,还有漫长的实习,在职学习过程。

似乎,这已经深入人心,任何正常的人,都能够理解,我要当律师,当医生,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可是,许多许多人,认为,投资理财是不用这样子的……这很奇怪,也很有趣。

你只需要一点点的钱,就可以开户,参与到证券投资的世界里面来,这个钱,少到令人发指,一台手机,一点点的钱,可能总的门槛,几千块就够了。真的比流水线和环卫工还要低,至少,你都不用出门,都不用面试,让人非常轻易的就能够瞬间和金融和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感觉,实在很棒,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加上各种网络的资讯,一下子就能让你有一种,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的错觉。瞬间就能够开始了解,参与,点评世界金融局势,美金兑人民币的涨跌,各种收购案的来龙去脉,各种期货的风云变幻,100块资本也可以参与,100万资本也可以参与,这种看上去的公平,民主,是及其令人容易着道的。

让我们把思维拉到真实的世界。

我说说几个情况,各位想想看。

第一:你是怎么学习游泳的?

我反正是这样学习的。当年,我爸爸教我游泳,首先是在家里学习,在床上,四肢不停的划阿划,每天都划,划很久,然后再练习憋气,一开始,是自己坐着憋气,憋到一分钟左右,就用脸盆,把脸埋进去,再憋,这样子,在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在陆地上,练习了好久的时间,练习到肌肉记忆形成了,才开始下水。当年,没有那么多的游泳池,我爸爸就带我去河边,去浅滩上,就是那种站起来到腰左右的浅滩,把我带到距离岸边十多米的位置,放手,跟着我,一起游到岸边。这样又经历了好几周,差不多会了,才开始到深水区,陪着我一起游。至始至终,都伴随左右。

再来说骑自行车。

这个基本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过程。我们是不是这样学习的?首先,看大人骑车,看到一定程度,最好有一个老式的那种28单车,就是脚撑撑起来之后,后轮可以空转,车子却在原地的那种,骑上去,然后,空踩,找找感觉,体会一下在自行车上的感觉,平衡,力度,高度之类的,或者有那种三轮车,骑上去,体会一下。再然后,骑上二轮自行车,后面跟着人,扶着,慢慢骑,确保不摔倒,慢慢的,慢慢的,往前骑,前面会摔几次,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骑着骑着,还不忘喊:扶着啊,扶着啊,我快摔倒了,艾玛,我要倒了~~吧唧,真的倒了,可以爬起来一看,后面早就放手了,自己已经独立骑了上百米了,这之后,就慢慢会了。再然后,就开始正式上马路骑了。

是不是,骑自行车,也是这样来的。

开车呢?

是不是也是这样,驾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老师坐副驾驶,副驾驶还有一个联动的刹车,你就开,开着开着,前面一个人出现了,巨慌,一脚刹车踩下去,妈呀,是油门,这时候,副驾驶的老师赶紧把他的刹车踩下去。

对吧?以上场景,各位是否都经历过?

这些小事情,全人类几乎都这样来的。可是,到了投资理财这件事,就莫名的变得不一样了。我已经看过身边无数人,从来不学习投资的,但是,他就是敢投。这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可能有80%以上的人理解错了

投资市场上流传下来了许多经典的名句。

比如,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等等。

但有两句话,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这两句话是:宁可错过,也不做错和宁可做错,也不错过。

思考一下,你觉得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哪句正确?

有人说,这两句话是对立的,只能择其一。还有人说,这两句话适用于不同的方法。

但实际上,它俩不但不对立,说的还是同一件事情。

 宁可错过,也不做错。

很多期货股票投资人非常喜欢这句话,每一次读完,心里都浮现出一些相应的意境,比如,冷静,精准,一击必中,例无虚发,不出手则以,一出生惊天动地等。然后审视内心,鼓励自己要坚持学习,努力提高分析研发能力,早日登峰造极,成为一代宗师。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

宁可错过,也不做错中的错过,指的是错过行情,错过盈利机,这基本毫无疑义。

但是做错呢?

很多人理解做错是指单子做错方向了。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变成了宁愿错过行情,也不要把单子做错。

这样理解就掉入了天坑。

因为任何人都无法精准的预测行情。想要把握住趋势,靠的也不是精准的判断,完美的预测。靠的就是承担风险,去尝试获取收益。也就是说,任何一笔交易都有风险,单子不可能不错。

如果这样理解,基本上就会一直迷失在追求完美交易的幻境里。

实际上,宁可错过,也不做错中的做错,指的是交易者没有按照自己的交易逻辑进行交易。也就是说,交易者被贪婪恐惧所击败导致的失控交易。

比如,某人的交易规则是亏损1%的资金就停止交易,但是某一次,他亏损超过10%依然在红着双眼死扛到底。

可能这一次他真的能抗回来,并且实现了盈利,但是,这种盈利会带来错误的反馈。让他对自己的交易规则产生怀疑,他那1%止损的规则将失去意义。所以说,这种盈利,宁可错过。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

交易者必须按照自己的交易逻辑一致性来进行交易,不符合交易系统的交易动作不应该出现,即使错误的动作最后带来了收益,那也应该维持交易规则,将其放弃。

规则之外的交易,根本就不应该出现。

 宁可做错,也不错过。

这句话有很多人对其嗤之以鼻。

有人说,只在正确的时候下单,错过就错过,机会天天有,既然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担心盈利的早晚吗?

还有人说,谋定而后动,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是赌博。

这样说的人,他们可能还在第一句的陷阱里,主攻方向是预测的精准,追求绝对的胜率。他们可能不知道,交易的本质是试错。

这句话理解起来很容易。意思是,我宁愿我的单子错了,亏损了,我也要做,因为我不想错过大行情。这是很多系统化交易者的核心思路。

这句话有很多隐藏含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行情,承认未来是不确定的。交易的本质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盈利来源靠的就是相应周期内为数不多的大波动大行情。如果因为害怕亏损而不去交易,畏首畏尾,最后导致错过了那波可以实现巨大盈利的行情,那盈利预期将大幅度降低。相反,我们不停的试错,控制每一次试错的成本,将其控制在风控范围之内,直到我们所等待的大行情出现即可。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核心点在于,承认决定最终盈亏结果的不是胜率,而是胜率*盈亏比。认可这句话的人,基本上放弃了盲目的提高胜率,专注于获取稳定的胜率*盈亏比,这才是持续稳定盈利的关键。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宁可错过,也不做错和宁可做错,也不错这两句表面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两句话,其实毫不冲突,它们说的其实是一套交易规则的两个方面:

第一句说的是脱离规则之外的交易,对了也是错的。第二句说的是任何一笔规则之内的交易,错了也是对的,因为交易的本质就是有逻辑的试错。

我很喜欢这两句话。

喜欢宁可错过也不做错中的耐心,对规则之外未知的敬畏,承担自己无法掌控未来的豁达。也喜欢宁可做错也不错过中的果决,在规则内无所畏惧,拥有敢于面对一切挫折与苦难的决心,面临千难万阻勇往无前的霸气。

这都是一个合格交易员应有的品种和精神。

两句简单的话语,隐藏着无尽的深意,交易的世界里,认知就是绝对的差距。

对于投机者的几点建议

冷眼看盘

我们必须用挑剔的眼光看盘,并非对市场永远悲观绝望,而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带任何成见。那种固执己见、冥顽不灵,要么坚持看涨,要么坚持看跌的投资者,很难在交易市场获得成功。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他们总喜欢做多,如果持有的时间足够长,他们总还能安全出局。但是,投机散户就不能盲目效仿了。投资者首先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再去求证,得出结论。要知道,你参与的是世界上最冷酷、最痛苦的游戏。

股票市场,一切如此公平合理。你必须比别人更加聪明睿智。大机构同散户对垒,如同玩跳棋比赛一样,他们故弄玄虚,然后设法吃掉我们的王棋。大众通常是错的,庄家对这一点心知肚明,这是他们的优势。他们也不容易,必须投入巨额资金,以财富为赌注,判断未来形势。我们的买卖手数并不大,只需学会踏准这些内幕人士的节拍操作就行了:他们买进、推高股价的时候,我们也跟进做多;他们卖出股票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快速出局。我们需要不懈地学习、大胆地实践,还要甘心接受亏损,否则无法成功。

动纸动笔

投资者如果希望眼前能够“展现”市场行情,我建议他们动纸动笔。我们做事时,往往三心二意;如果无法聚精会神,我知道自己在股票市场常常会错过一些重要细节。尝试做笔记,跟踪记录某只股票每一笔交易,分栏记录几只股票成交价格和成交量。股票成交频繁的时候,详细记录它们的成交情况,然后仔细分析,尤其注意大单交易,观察大单成交之后的市场变化,留意大单出处。

保持这样的习惯,投资者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洞察力。我发现,经常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观察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对市场走势可谓心有灵犀,以前很少有这种感觉。此外,我敢肯定,如果不这样实践,投资者很难确切记起行情运行过程中,成交量何时潜入。

独自交易

独自交易——这或许是我能够提供的最佳忠告。不要理会别人的观点,戒除外界影响。

报告、传闻、交易大厅里的闲言碎语,一概置之不理。你如果希望按照自己的判断去操作,交易做得更顺畅些,那么,求求你,无论成败,要独立自主,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如果你想跟着别人做,没问题,这样的话,你要完全依仗他,不要掺杂任何自己的想法。要想调动起投资者的激情和灵感,就必须让他自由无碍,充分发挥。你按照自己的想法交易的时候,也应该这样。

或许你注意到股票市场中一些苗头,其他人根本没有感觉到。你依据自己的研究,发现一些机会,准备行动,别人却熟视无睹,怎么指望他来帮忙?周围的人跃跃欲试,都想让你免费提供建议。只要你朝他们那里瞅一眼,抬抬眉毛,不用说话,他们就会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观点。远离人群,安安静静,冷眼向市,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别人向你讨教市场观点的时候,你最好三绒其口;反过来,也不必向别人打听什么。如果你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刻就会引来别人的聒噪。或许,你讲的观点没错,然而,市场能否应验?你为此忧虑重重,惴惴不安。你害怕自己的观点出错,思想激烈交锋,心乱如麻,自己也没有了方向。如果自己失去了准星,怎么能在投资市场中赚到钱?还有,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经纪公司借贷影响、小麦市场、印度白银行情、拉斯科布先生和杜兰特先生看多市场的依据,你四处招架,哪还有时间分析盘面变化?

市场清淡的时候,投资者感到十分无聊。盘面交投淡静,投资者根本没有兴趣盯盘。如果你对盘面实在提不起精神,不看就是了,出去玩玩飞行棋,随便找些活儿做,也比坐在交易大厅东拉西扯,闲聊些鸡毛蒜皮强。

与大众逆向而行

什么时候同大众逆向而行,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历史关键时刻,大众总是站在错误的一面——大多数投资者,我想这样讲没错。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1930年11月,我运用这个理论,判断市场经过大幅下跌之后,将会出现阶段性底部。股市跌了那么久,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只有抛空才能赚钱。然而,当每个人都想买,或者每个人都想卖的时候,要当心了!

我不知道是否解释清楚了。也许,我需要再多举几个例子,帮助读者明白这一道理。我知道,自己经常违背第一感觉,盲目逆市而为。过后发觉,应该沿着最初的感觉走,顺应大众半途,然后在战略转折时刻,与他们“划清界限”,我感觉这一点非常重要。

交易是一项事业 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明星交易员。

然而大多数人能发现他们的潜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一些最出色的交易明星员都有一个好斗的性格像斗牛犬。他们承受巨大的财务损失和成为一个真正的输家在市场中。知道他们掌握了选择职业。和难以置信的财务损失,他们还从极大的因损失而拉紧的精神和情感中站了起来。看起来,只有一条路能通往交易之颠就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每次你被击倒。你站起身来再试一次。只有这次,试着从上次你击中画布中学到一些什么。

我假设在大多数人头脑中,真正衡量成功与否的是赚钱与否。在某种程度上那是不幸的。我认为如果某人认识到交易不适合他,承认了。然后从事其他事情我也认为是在市场中成功了!

也许那听起来很愚蠢,但是让我提醒你,这里有一堆这样的人出局了。举例来说,这些放弃交易的人变成了调查员,经纪人,图表提供商,写关于交易的书的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人。给他们心理帮助。教他们交易课程。提供建议。写程序软件。

这些人热爱交易领域。他们没有成为成功的交易员,但是他们仍旧锲而不舍,他们发现了另外一片领域,属于他们的领域,他们热爱的领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