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河上的拦河堰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白水河似是一条中轴线,把狭长的向桥乡面积一分为二,因为这远古以来自然力切割的缘故,沿河两岸人们的农业活动,都局限在各自河边的一侧,过河去种田、种地,那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农闲季节,两岸农家放牛的老人们,都喜欢把棕黑的水牛赶进白水河里,牛在吃青草,饮水,常有白亮亮的八哥鸟在水牛背上啄食欢叫,放牛的老人们也借此而相互搭讪、攀谈,抽起香烟,聊起了乡村里的各类趣事。

一河两岸,互为风景。无论是哪一方的农人,晨起暮归时,轻舒一眼就能看全对方村庄的全貌,无论花开花落,还是忙时闲时,对方的炊烟村庄与青黄田野,永然是自己生活相框中的一个重要的取景部分,由于这种视觉上的缘故吧,这白水河两岸之间的联姻情况十分的普遍。我祖母就是由对岸童咀村嫁过来的,早年,家里人和舅爷、表叔们来往是十分频繁的,一个月中,双方的人总要在河上往来好几次。一次春节时,童咀村在唱年戏,祖母要忙别的事情,没空去看,我挺想看人多的场面,就吵着要去。祖母把我送到河边,给我一双长筒橡皮鞋就忙着返身了。那年春节时常下小雨,虽是冬季河水却不小,走到河中,因不识清清河水的深浅,结果长筒橡皮鞋进水了,双脚冰得陡然刺骨,就这样冷飕飕地看了一场年戏。

这白水河为两岸稻田的年年丰收提供了基础保障,可也是两岸人们交通访友的一个障碍。我村有好户人家和对岸村庄有姻亲,在夏秋季涨水的时节,对河水拦阻了回娘家路的埋怨之声,在乡村农舍间是时常听得到的。在那经济困难的年代,童咀村曾有一位牵挂女儿、女婿的婆婆,她说,每逢到了河水拦路的季节,不能过来看看,每天她总站在门户前向这边瓮门湾张望,看到女儿家的瓦屋顶上冒起了淡青炊烟,她就放心了,自己也才能安心地走进灶间生火做饭。

有一些乡下的好心人,为了方便两岸的人过河,上山砍下松树三株一捆,不用刨皮,中间垫以青石,做成一个极简易的桥,放置在童咀村的老樟树河边。这样的桥,在晴天时是能让人安然过河,可是下一场中等量的雨,待各处山垅的黄水冲涌而至,这松树桥也就被冲得无影无踪了。于是在夏季,一场大雨过后,松树桥不见了,人们来到河边,无奈地轻叹一声,然后要做的动作就是弯腰高高地挽起裤脚,赤足淌过河去。在冬季,家家几乎都备有一双或几双高筒橡皮鞋———那时在逛商店时,人们也特别留意着各色橡皮鞋筒管的高度,若能发现有新的高筒,就十分高兴了,那河水的深度是经常奔涌到岸边人们的潜意识里。到了河边,大家先要上下游走动一下,查看哪处河水要浅些,然后从这处下水,一人先过去,然后脱下长筒橡皮鞋,转身向身后的人奋力扔去,用这个办法,让同行的三五一群人逐一过河。

在这处应该修一座桥,是两岸人无言而默契的共识。

当地政府主事的人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在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季,童咀村老樟树下的河床上热火朝天。一群年轻人挥着锄、镐在干着修桥的事,那时正是《少林寺》、《武当》等影片在乡村盛行的时候,广受欢迎。只听到这群年轻人一边热气腾腾地铲着砂石,一边说“要拿出觉远和尚和江城渔民陈雪娇的本事,才能修出桥出来”。也许,觉远和尚和陈雪娇的本事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那修桥的工程,虽然沸腾了一两个冬闲季节,动员了满河床的两岸民工,红男绿女,可终于是没有修出来,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和充足的资金。

时光一晃又过了十多年,白水河两岸村庄民居的颜色,也在河水日夜无声的流淌中,悄然地发生了变化,由原先土坯房山墙上的一片灰黄色,渐渐演变成了坚实机砖的赭红色。

在晚稻收获入仓,秋霜渐起的时候,白水河两岸显眼的地方,如小杂货店、铁匠店的面墙,和河沿民居的侧墙处,都刷上了一条粗重有力的标语:“修筑拦河堰,造福五个村!”这次修的是堰,而不是桥,是乡政府结合当地经济水准和水土保护的实际情况,兴修的一项兼有交通与水利功能的工程。于是,原先修的两个圆桥墩抺去了,按堰的要求,全乡多数的青壮年劳力,又在冬闲季节聚集在一起,脸红气壮,又热气朝天地忙碌起来。听村中老人讲,当时的乡政府甘才智书记亲自督阵这项工程,每天和民工们一起挑石挑砂,他所用的筦箕扁担,还比一般民工用的还要大,还要结实。

拦河堰修成功了,现在晴天里过白水河再也不用弯腰挽高裤脚了,一些乡间的小机动车,都能在拦河堰上自由地行驶了,由河岸的这家门前,方便地拉货到河岸的那家门前。拦河堰的上下方水位落差大约有两三米,下方是一整排河石,在晴天的夏夜里,天空如帐,月光如银,白水河畔一片宁静,拦河堰水瀑的哗哗声响,无止无休,顺着各条山垅的方向,在清爽夜风的播送下,被传送到了很远、很远。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系统的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本平台往期散文作品回顾:

向桥乡手巾庵

蕲北名山胜地之一——烟波寨

漫忆在向桥中学的三年岁月

向桥街

白水河

~求关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0)

相关推荐

  • 华州遇仙河记事

    遇 仙 河 文/薛志勇 八百里秦川腹地,一条河蜿蜒从南边的秦岭山谷中流出,携沙带石,奔腾而来,注入渭河.从村西流过,那条河是遇仙河. 河边有个小村庄. 村子在尼姑庵前,因此那村叫庵门前.尼姑庵何时而建 ...

  • 刘 乐 || 河的追念(白水河)

    白水河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西河. 一提西湖,哪怕隔着千里万里总是能引着人嗅到它的"相宜",能感受它柔的风,暖的雾,看到拂堤的杨柳,听到娇俏的吴侬软语.而西河,虽然只差一字,却是千种 ...

  • 「佳篇赏读•散文」香河高勤:一梦到潮白

    我们常把身边的河称为"母亲河",蒙享生养和哺育的恩泽,也常常像忽视母亲一样淡忘一条河的存在,无暇去倾听她,不记得上一次走近是在哪一年里的哪一天.倾其所有,是"母亲&quo ...

  • 【灵璧快讯】这个乡镇的河流,近期杜绝在河道上非法设置拦河渔具

    这个镇汛期禁止在河道非法设置拦河渔具 --浍沟镇召开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文/解安运(报道) 7月13日上午8时,灵璧县浍沟镇政府副镇长张启中,在政府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浍沟镇河道管 ...

  • 【城市建设】高新区灵沼街道上南丰村沣河治理清表项目磋商公告发布

    高新区灵沼街道办事处上南丰村沣河综合治理清表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高新区灵沼街道办事处上南丰村沣河综合治理清表项目采购项目潜在的供应商可在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七路镁辉大厦A座4层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 ...

  • 上风上水上鸭河,天蓝水甜,还有一套房在等你!

    都说上风上水上鸭河,这里的天蓝水甜,杨表哥忍不住晒一晒这里的天和水,照的超级好的这几张照片是黄英女士拍摄的,那手机拍什么都是画卷,壮丽! 想想自己的手机,太渣渣了,杨表哥需要努力搬砖去攒钱买个好手机 ...

  • 【快来听吧】高原上的无名河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 一家16口乘车出行,半路上汽车坠河全家人都不幸身亡

    资料图 谁也不知道意外会什么时候发生.近日,巴基斯坦一个家庭的16名成员乘车出行,没想到半路上汽车坠河全家16口人都不幸身亡,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据外媒6月8日报道,这一悲剧发生在巴基斯坦开伯尔-普 ...

  • 《十加三》总第002期:秋菊(静远·云上的梦·河那边·徐成祥·周杰·黄俊·烟雨江南·淡水·杜发海·元宝&#18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文学时代微刊 文学时代微刊第3747期 <十加三>总第002期 秋菊 文/静远(山东) 冰清的灵魂 傲骨的风姿 笑对霜的打压 苦难全藏进蕊里   丝丝金钩 妖娆着 ...

  • 湄公河的无奈,曾经是几个国家的天然鱼仓,现今给拦河大坝毁了?

    湄公河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是世界第七大河,亚洲第三大长河,东亚亚第一大长河.起源于我国境内,在我国境内称之为 澜沧江 ,流经几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多样性的河流,河里的鱼类资源非常丰 ...

  • 《草尖上的渭水河》外一首,文 / 孙辉

    荐赏 孙辉 佳作 作者简介 孙辉,满族,吉林浑江人.喜欢诗文和绘画,在报刊,网络发表作品600多余首(篇),有作品曾收入<中国当代诗坛新星>,有作品获红豆杯征文大赛一等奖.著有诗集< ...

  • 世界上——最短的河

    众星捧月--外八庙! 中国--最大的园林! 评图说歌! 一上高楼,万里愁,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十)美丽中国最短的河-热河 热河虽短,但它驰名中国,影响世界,据说大英帝国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