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思君令人老(读唐诗日课76/100)

(0)

相关推荐

  • 说说“食”部字

    我们是个喜欢吃的国度--其实哪个国家不喜欢吃呢?只不过没去过人家国家,不懂罢了.通俗点说,人类的发展史不就是一部不停地争抢资源为了吃得更好的历史吗? 我国文化中对吃非常重视,现在各个领域唯一具有中国强 ...

  • 《行行重行行》:“思君”的自我救赎与“二重唱”艺术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 ...

  • 古诗之一:命运支配下的徒劳守望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相思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 ...

  • 北风(读唐诗日课90/100)【2月9日】

    <北风>,<诗经·邶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 ...

  • 静女(读唐诗日课89/100)【2月8日】

    <静女>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描写青年男女的幽期密约.<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 ...

  • 木瓜(读唐诗日课88/100)【2月7日】

    <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 ...

  • 采葛(读唐诗日课87/100)【2月6日】

    本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此诗表达了友人间真挚的思念. 彼采葛兮,①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②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③ 彼采艾兮,④ 一日不见 ...

  • 子衿(读唐诗日课86/100)【2月5日】

    出至<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诗·郑 ...

  • 蟋蟀(读唐诗日课85/100)

    <国风·唐风·蟋蟀>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感物伤时,劝诫自己和别人勤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①.今我不乐,日月其除②.无已大康③,职思其居④.好乐无荒 ...

  • 野有蔓草(读唐诗日课84/100)【2月3日】

    <野有蔓草>出自<诗经>,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 ...

  • 无衣(读唐诗日课83/100)

    <无衣>是诗词,出自于春秋<诗经·秦风>,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是<诗·秦风>中的篇名,讲述的是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兄弟之情.其中的"无袍" ...

  • 蒹葭(读唐诗日课82/100)【2月1日】

    蒹葭 诗经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的"凄凄""凄"是"萋"的假借字" 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