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体验中的校外机构培训

弯弯已经四年没有参加过校机构的培训了,要是不出意外,我也准备让她不再参加任何的校外机构的培训。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越到高年级,那么培训的目标几乎只有一个:体现在卷子上的分数。当然了,这不包括那些什么咱也接触不到的培训,比如马球呀、高尔夫呀……,这些太高端的针对小孩子的培训机构。咱只是讲普通百姓正在大量送的那些机构。

对于大量的集中调选人才,当然可以通过考试来初选,不过当把这些初选的人选出来之后呢,这些人就是自己想要的人吗?

我确定的是,对于规模化的,限死了考试大纲的考试来讲,当然可以通过大量的刷类型题来提高分数。这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样的提高分数的方法,可能可以一直用到老。特别是想从事那些一成不变的工作的人。

回过头来,咱们看一个问题,要是竞赛呢,或者讲工作中需要的创新呢,可以通过大量刷类型题来得到竞赛的好成绩和创新的精神吗,想想可能也是不容易的。

不过教育的本质是啥呢,可不是分数,在本科以下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卷子上的分数距离真实的生活有多远,大伙儿其实也是非常清楚的。

那么通过这样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当他们不再刷题的时候,也就是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满脑瓜子的刷题能力没有用武之地?而刷了十来二十年题,训练出来的对真实世界的距离遥远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够溶入这个真实的世界呢。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持续的问题,那就是,几乎无法相信通过刷题能够培养出来一个真正喜欢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也就是讲,如果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而在学生时代学习的东西距离现实又相差很远的话,那么进入社会之后的巨大反差,可能会一下子击毁很多孩子。

所以,我对弯弯的任何的学习,它的切入点,总是身边的可以真实体验到的地方开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一直不会离开这个原则。

虽然她的刷题速度可能比机构生慢一些,不过几乎每做出来的题都不是套公式或者模型出来的,而是思维的结果,这算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吧。当然这也就会在与那些机构生竞争的时候时候失去一些优势。

好在,我总会想办法,在任何的纸面测试之余,努力给她创造一个面试的机会,这也是在社会上任何机构招人的程序,那就是笔试海选之后,在试用期之前,还会有一个面试。面试的灵活度,与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就要深入一些。要是面试中能够体现出更强的综合实力,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在申请得到相应的资源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突然,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