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之道

(0)

相关推荐

  • 走向逍遥的第一步 

    ■董铁柱 魏王送给惠施大葫芦的种子.惠施种出大葫芦后发现,这葫芦用来装水不够结实,用来做瓢又太大,没什么用处.于是,他向庄子抱怨.但是,庄子对惠施说他不懂得怎么用"大".这样的大葫 ...

  •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齐物论 要点学习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齐物论 要点学习

  • 大瓠之种原文及翻译

    佚名 [先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 ...

  • 心空能生万法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话说, 惠施是庄子的朋友. 一天, 惠施见到庄子, 就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事情. 惠施说: "魏王给了我一些大葫芦的种子, 我把它种下了,结的葫芦很大, 大得 ...

  • 老子和庄子的逍遥之道!掌握了六大快乐法则,人生将天高云淡

    从哲学上来讲,中国文化其实是乐感文化,中国的哲学家们终极一生都在追求快乐之道.儒家以建功立业为乐,道家以逍遥自在为乐,墨家以牺牲利人为乐,佛家以度己度人为乐.其中,最纯粹的还是道家的快乐之道,它追求生 ...

  • 庄子:如何修道,才能得逍遥自在的大境界!

    道教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公众号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 ...

  • 庄子鱼逍遥于水,人逍遥于道

    文:孟维(读史专栏作者)庄子是战国时期人,和春秋时期的老子一起被尊为道家文化的源头.在道家文化里,老子是表,组成了"道"的外壳和构架,他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主张无为.不争.自然,与 ...

  • 庄子的逍遥还是孔子进取?

    放弃现在的所有,去流浪,饱也一天,饿也一天,天做被,地作席,和所有认识的人失去联系,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一个人体验孤独,一个人体验酸甜苦辣,不再想什么是尊严,什么是意义,每天走很多的路,流很多的汗,累 ...

  •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庄子是如何描述“道”的?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庄子是如何描述“道”的?

  • 道德经读书笔记24.1|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什么是自然呢?]     说到"自然",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我觉得"逍遥"和"自然"很接 ...

  • 文学原创 ·《与庄子谈逍遥》- 作者 习坎

    与庄子谈逍遥 作者 习坎 夫人走了,您鼓盆而歌 前来吊丧的朋友一脸问责 您依旧鼓盆而歌 "一生死,齐彭殇"嘛 尊夫人已搏扶遥直上九万里了 您就歇会儿 我陪您到处走走 广场那边人头躜 ...

  • 庄子用三条鱼,道出三种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条?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学习生涯之外的书籍,<读者>是陪伴我时间最长的.我对它的印象很深刻,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它曾经问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 ...

  • 庄子笔下三条鱼,道尽人生百态,看看你是鱼,还是蝉或者鸠

    庄子之作,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他不像老子客观而理性的揭示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更不像孔子"述而不作",而是既述且作,上天入地,诸子百家,臧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