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82丨不护佑民生的神,不是好神;不为民做主的官,不是好官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82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13》
孟子说:
百姓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到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欢心,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欢心,就能做大夫。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稷,那就改立。如果祭祀用的牺牲肥壮,祭品器皿很洁净,祭祀准时,但仍有水旱灾害,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其突出的民本思想而为人所熟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虽至微,无可尊之势,却有可畏之形。
社稷即国家。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民以土为安,民以食为天,故社稷次之。
君虽为人神共主,然而其临抚兆庶,实因民心之爱戴;保守疆土,皆因社稷之安宁,不可与民及社稷相提并论,故君为轻。
丘民,是田野间小民。田野小民,其势则微,似乎不足畏,然其心却不易得。倘若黎民百姓心悦诚服,民心所归,即天意之所向,可以登帝位而为天子。
天子虽然至尊至贵,然而得天子之欢心宠遇,不过得为诸侯。诸侯也尊贵,然得诸侯之欢心信任,不过得为大夫而已。故得天子、诸侯之心,莫若得民之心,民为贵,由此可见。
君位之存亡,系于社稷之安危。一旦国君无道,或敌国入侵动摇其社稷,则当改立国君,另立贤者。立社稷,其目的在于护佑百姓,君不失礼于神,神则当造福于民。倘若神不能御灾捍患,则当易地祭祀。社稷另立,只因其关系民生之利害。
孟子这是警示为政者,不可不知民心社稷之重;唯有知此,方能兢兢业业以图存,而自成其尊。
加入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论语温故
声律启蒙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3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2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二冬03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