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瓜儿

“饧瓜儿”在孝义话中可以读xī guàr,就是普通话中的“糖瓜”。

这个“饧瓜儿”在司马村读sī guàr。

○《汉语大词典》中,“糖瓜”的解释为“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食品。旧俗用做祭灶神的供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市卖》:'廿日外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饷神马之具也。’《白雪遗音·马头调·祭灶》:'俺也买不起糖瓜,俺也蒸不起年糕。’老舍《骆驼祥子》十一:'街上越来越热闹了,祭灶的糖瓜摆满了街。’”。

○《现汉》中,“糖瓜”的解释为“(糖瓜儿)(名)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食品”。

○《说文解字》中,“饧(𩛿)”的解释为“徐盈切,饴和馓者也。从食易声”。

○《康熙字典》中,“饧”的解释有“饧谓之糖”。

○《汉语大字典》中,“饧”的解释有“饴加上糯米粉熬成的糖”,还有“饴,糖稀”。

○ 《现汉》中,“饧”解释有“糖稀”,读xíng,还有“同'糖’”,读táng。

○《乡言研究》中有“饧瓜儿”,解释为“祭灶用的麻糖”。

○《汾阳方言研究》中有“饧瓜儿”,解释为“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

○《太原方言词典》中有“饧瓜瓜”,解释为“白色糖稀凝成的长条形食品,专供灶王爷的”。

○《太小店方言研究》中有“饧瓜瓜”,解释为“腊月二十三吃的用糖稀做成的球状食物,放于火炉中会融化,以此糊住灶王爷的嘴,上天只言好事”。

普通话的“ing”与孝义话的“i”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煎饼:煎bì

2.不顶事:不dǐ事

3.精明:jī明

4.静静:静qǐ

5.凌辱:cī辱

6.冻凌:冻lì

7.凌辱:qī辱

8.要命:要mì

9.黑青:黑cī

10.清醒:jī醒

11.黑青:黑qī

12.把脸倾过来:把脸zī过来

13.听见:tī见

14.清醒:清mì

15.星星星:星sīsi

16.星宿:xī宿

17.蝇子:yī子

即“饧”是可能读xī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饧瓜儿”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孝义俗语大观》中有“灶马爷吃饧贯儿——不能说啦”。

2.《孝义方言的面食类词汇与文化研究》中有“粞瓜”,解释有“扁平状形似南瓜。粞瓜甜而不腻,吃起来又粘又韧”。

3.《平遥方言民俗语汇》中有“粞瓜儿”,解释为“江米熬成的糖稀做成的瓜状糖”。

4.《山西太谷方言惯用语探析》中有“此时要在灶王爷面前摆上形状各异的'醯瓜瓜’”。

5.《清徐方言研究》中有“粞瓜瓜”,解释为“腊月二十一贡灶神上天的食物,据说可以让灶神在玉帝前说好话”。

○《说文解字》中未收“粞”。

○《康熙字典》中,“粞”的解释有“米碎曰粞”。

○《汉语大字典》中,“粞”的解释有“碎米”。

○《现汉》中,“粞”读xī,解释有“碎米”。

我的理解是,写作“粞瓜”是不对的。

○《说文解字》中,“醯”的解释有“酸也”。

○《康熙字典》中,“醯”的解释有“酸味也”。

○《汉语大字典》中,“醯”的解释有“醋”。

○《现汉》中,“醯”读xī,解释为“<书>醋”。

我的理解是,写作“醯瓜”也是不对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