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凤婷:勤奋的神后人 | 就读这篇

勤奋的神后人

荣凤婷

河南省禹州市古老的神后镇四面环山,因山中藏有丰富的瓷业用土,造就了一个千年不衰的制瓷行业,特别现代钧瓷的发展已超过以往任何年代。

这几年由于政府的扶持和各界朋友的帮助,使神后的钧瓷一步一步地走向鼎盛时期。走进神后给人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那流光溢彩的钧瓷了吧?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繁华的背后,神后人是怎样的辛勤付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结果的人多,了解过程的人少。就好象一果树,当栽下它时,谁关注它的弱小?只有栽树人,给它浇水,施肥,锄草,灭虫害,辛勤的劳作和漫长的等待,当果实累累时,果实的风彩便是给栽树人的回报。烧制钧瓷更是样。

先说钧瓷,钧瓷的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钧瓷企业的老板基本上既是厂长又是技艺高超的匠人,从他们获得的技术称号便可得知,例如,某某钧瓷大师往往是某个钧瓷厂的法人代表,他们活动最多的场合是车间,与工人一道满身黄土是他们标牌性服装,即使风姿绰约的老板娘,也经常挽袖子,扎围腰参与上釉抹彩等工作,一件件作品从成形到成品,象极了一个母亲孕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它只所以贵,因为它每个细节都浸透着制瓷人的心血,它的生产流程与大工厂批量生产其它瓷器有太多不同之处,就它那独特的烧制方式所造成的进窑一色,出窑万彩,就决定了每件钧瓷就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绝对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生产钧瓷的难度,决定了制瓷人的辛苦。

现在神后规模比较大的钧窑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建立的,它们都经过了艰苦的创业期,开始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开始的,一家老少齐上阵,然后再分工合作,即使正在上学的小学生回家也别想闲着,帮家人晒一晒模具呵,扫扫地呵,擦一擦瓷器上的尘土呵,反正有的是干不完的活。

假设企业老板兼大师能在厂里安安静静地干活,这说明瓷厂一切运转良好,从进料打浆,练泥,造型,制坯,烘干,抹坯,烧半成品,上釉,进窑烧成,到制成成品销售诸多环节,忽略了任何一个环节,你就前功尽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们都得跑前跑后查找原因,东奔西走的求师问道,当看到辛辛苦苦烧出的钧瓷是一堆堆次品时,那种死的心都有,痛定思痛后,再弯下腰收拾残局,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去干,起来,趴下,再起来,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换来今天的成就。

我亲耳听一个钧瓷老板说过,为掌握烧钧瓷的第一手资料,他在窑炉旁整整呆了四个月,就是理发也是他妻子看他头发实在太长了亲手拿剪子给他铰的,两只很少合上休息的眼睛血丝满布,那辛苦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制瓷业的的兴盛,伴随而来的肯定是商业的繁荣。司马迁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神后在以前有日进斗金之说,这里人的富有在过去都与制瓷业有关,全国各地的商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在镇上随处可见,但在镇上见的最多的还是神后商人。

当你走进神后,看着街道两旁到处都是的钧瓷店,推门走进任何一家,迎面而来的便是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钧瓷,室内窗明几净,瓷器上纤尘不染,卖瓷者打扮入时,笑容可菊地或给你介绍钧瓷,或诚邀你茶台旁品茶,美器与清茶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让人有不饮自醉的感觉,不知内情的人会感叹,这种工作多美,却不知每个瓷器店的老板的背后要做多少工作,不管春夏秋冬,一年三百六十天,他们是镇上起床最早的人,他们要到各个厂家趁开窑之际抢货,神后镇烧钧瓷的厂家在他们心里了如指掌,谁家的产品好,卖点高,在市场上走俏,谁家的产品不行,及顾客的喜好,他们心里最清楚,他们不但了解生产家,还了解买家,更了解市场,推介钧瓷,品评钧瓷这些人是高手,勤劳的商人把钧瓷卖到天南海北,在钧瓷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神后镇制瓷业繁荣的同时,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盛,这几年由于搞旅游开发,饮食业也十分火爆,南辣北咸,各具特色的酒楼饭馆比比皆是,迎来送往的酒店老板,也在为神后的发展晚睡早起的付出着。

最值得提的是,神后的繁荣离不开每天都在默默付出的神后几万居民,他们才是神后发展的真正推动者,若要把神后比成一座高楼,几万平平凡凡的神后人是沙,是石子,是水泥,是砖,是钢筋,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水,当沙,石子,水泥溶合在一起遇上了水,便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着身在高楼的方方面面,使大楼变得坚不可摧 ,正是这个广大群体是神后瓷业繁荣的强有力的奠基者。

生活在神后镇的居民,除一少部分从事商业活动外,大部分人都在瓷厂工作。在神后老百姓中流传有这样一段话,说神后这个地方养穷人,只要你不怕下力,日子照样能过得滋滋润润的。古代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繁盛的制瓷业给人们提供了诸多的就业岗位,制瓷的生产流程不一样,决定了人们在厂里上班的作息时间不同,所以以神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所有道路,几乎每个时段都匆匆下班的路人,只是以早上七点,晚上六点人数为最多。如果你去神后周围的村子转,就会发现,这里的闲人很少,除了老人几乎就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但一到晚上这些村里的年轻人或骑着摩托,或开着车都纷纷走进家门,带着满身的疲惫,与父母,孩子团聚。

神后镇的工业虽属轻工业,但轻工业不轻。去工厂打工,绝大部分工厂实行计件制,多劳可多得,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得付出很多的时间和体力,年轻人参与这种劳动的人已不多,现在在瓷厂打工的大部分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既得照顾老人,还要顾及正在上学的孩子,家庭开支又有大,要如果再有个正准备结婚的儿子,还要买婚房,那经济压力就会更大,目前,这类人是瓷厂中的主力军。最能吃苦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近年来许多外来打工的,已在神后买房定居,既填补了瓷厂招工的空缺,又成了地地道道的神后人,在工厂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是一群值得人们尊重的体力劳动者,他们用双手使生活变得富足的同时,也给瓷厂带来了收益。

总之,神后人,不管那个阶层,都特象弥列佛,永远都把笑容留给外人,把烦恼和忧虑装进抛在身后的袋子里,并紧紧抓着袋口,用乐观面对世人,用勤劳奉献社会,用智慧财源广进,用双手创造美好,用包容好好生活,这就是现在的神后人。

作者简介

荣凤婷,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人,出生于1959年,女,退休教师。

原鄉書院
高品位大型文学平台
关注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缅甸两工厂老板同一天跑路

    仰光800多名工人得不到工资,称要变卖工厂工具 [缅甸中文网讯]日前,仰光莱达亚瑞林班工业区Su Xing 制衣厂及Royal Myanmar Apollo制衣厂,在关厂前没有给工人发放薪资,800多 ...

  • 他,不愧为“一代商圣”(续2)

    读过<范蠡>,才知道中国古代竟有这位旷世奇才.他是辅佐越王运筹帷幄的范相国:又是搏击商海享誉盛名的陶朱公.后人以"居官则卿相,居家则富翁"形容他,达到了普通人追求的最高 ...

  • 厂花要辞职不干了

     分分钟看"平民故事",全在这里了   今天我们厂的厂花说不干了,说要辞工走人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干了,她说,宿舍里面有臭虫,全身都被咬的红肿,晚上睡不好,白天车间又赶产量,活干的 ...

  • 新西兰|巧克力厂经营不善倒闭,全国450万人自愿捐款给救活了

    "一个有情怀的人,是幸福的.这幸福,不只在于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更在于他知道自己要的不是什么,而且无需费力分说什么,因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甚至,也许有一天,是否能攀上那座乞力马 ...

  • 昔日在温州,我们曾经一起打工的你们都去哪里了?还好吗?

    十三年前,我到过浙江温州乐清一个叫翁佯的地方打过工,多年后的今天,在那里的经历我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是2003年,4年之久的兰州矿灯厂打工我感觉这里工资少得可怜,我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决定南下 ...

  • 三和大神回忆录:这里没有攀比,永远不会自卑

    我成为三和大神,是二零零九年的事.那年九月,我被一家五金厂扫地出门.与我一同被炒的,还有我的工友兼朋友,一位名叫黑仔的广西人.黑仔的被炒,与我有关.因此,我将其引为患难知己.在黑仔的引领之下,我们来龙 ...

  • 这样的工厂,倒闭才是唯一的宿命

    文/南亭(蕲春向桥) 前不久,我有事路过东莞大岭山镇,那可是我来广东打工的第一站,因时间充裕,就禁不住前往我打工的工厂去看看,想知道吞噬了我两年青春年华的那间台资厂,如今是个什么模样,就像去探访一位多 ...

  • 荣凤婷:一群旅行的猪 | 就读这篇

    原鄉書院 高品质文学平台 你的移动图书馆 一群旅行的猪 荣凤婷 一群猪在作最后一次也是生命中第一次的赴死旅行,不知道它们知道不知道,但作者认为它们象义士,以牲牺品的功能被古代乃至现在的自认为聪明的人们 ...

  • 荣凤婷:十六岁的妈妈 | 就读这篇

    十六岁的妈妈 荣凤婷 与阿兰认识是在女儿去上大学的当天上午,因为是下午的火车票,所以中午女儿的几个同学,朋友来家与女儿叙别,由于时间紧迫大家都建议在家简单吃些即可,当我把饭菜摆放在桌子上时,可能是早上 ...

  • 荣凤婷:频道不同难共语 | 就读这篇

    频道不同难共语 荣凤婷 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熟人家的孩子成了我的学生,由于认识她的父母,第一次我上课时,发现她很兴奋,也很专注,看那样子思绪基本与我同步,下课时我有意走在她的身旁,轻轻地拍了拍她的 ...

  • 荣凤婷:退休 | 就读这篇

    退休 荣凤婷 提起退休,李老师的心高兴得几乎要从胸腔中蹦了出来,一有空儿他就一面掰指头算日子,一面冥想退休后将要获得的自由,不由得嘴里哼着小曲,敲起的二郎腿上的脚也会随着节拍动起来. 定着的日期,过着 ...

  • 荣凤婷:母亲手中的红薯 | 就读这篇

    母亲手中的红薯 荣凤婷 母亲的手纤细而修长,若不是长年累月的缝补浆洗使它变得象树皮一样粗糙,那肯定是一双弹钢琴的手.然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母亲那双手摆弄次数最多的便是红薯. 我出生于一九五九年,我们同 ...

  • 荣凤婷:饥饿的童年

    饥饿的童年 荣凤婷 我们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是在物资匮乏中长大的,童年时期最深刻的感觉就是饥饿. 白天或晚上睡觉时常常被饥饿折磨醒,张着大嘴放声大哭. 恁大死妮子了,哭啥哩哭,满嘴长牙张着 ...

  • 荣凤婷:蚕不只有丝

    蚕不只有丝 荣凤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两句诗极具悲伤情绪,宣尽封建时代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矢志不渝的决心,把丝喻思实在精妙绝伦,而今天我要说的是蚕的生命精彩不在 ...

  • 荣凤婷:姑爷的那窝黄鼠狼 | 品读

    姑爷的那窝黄鼠狼 荣凤婷 听说七十多岁的姑爷养了一窝黄鼠狼,凡是认识这个倔老头的人都有点不理解. 黄鼠狼是有名的偷鸡贼,遇见敌害时还会施放出一股超级的骚气来自卫,别说其它动物,就连人也有打不着黄鼠狼惹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宁德柘荣凤岐吴氏大宅

          宁德柘荣凤岐吴氏大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乍洋乡凤里村凤岐自然村.距宁德周宁林公忠平王祖殿东北122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荣凤岐吴氏大宅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