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70%的人见不着面试评委?原来材料填写这么重要

多年的考生数据分析发现,接近70%的考生在材料关就被刷掉了,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面试评委。

在备考商学院的过程中,填写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事实上,很多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却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读MBA。之前我在清华负责MBA招生工作时,做过连续三年的考生数据分析。发现接近70%的考生在材料关就被刷掉了,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面试评委。

在填写申请材料前,应该想清楚哪些问题呢?

五个关键问题,你想清楚了吗?

1你为什么报考MBA?

每个人报考MBA的目的都不一样,我知道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个人想要升职、加薪、入一线城市户口、贴个名校标签,甚至只是因为公司有这类培训费用可以报销;

二是遇到职场瓶颈,想跳槽、转换行业换跑道;

三是专业技术出身的人提升到管理岗位后,发现自身能力不足,视野不够,希望通过MBA的学习,完整掌握管理体系框架,提升全球化视野,搭建有效的人脉资源,为下一步升级做能力储备。

从商学院招生的标准来看,第三个报考目的才是最适合在职MBA培养的考生,全日制MBA往往招收有第二个报考目的、年纪较轻的考生。而报着第一个目的而来的考生,应该再仔细想一想,通过申请材料填写过程的深入思考,把目标放长远,不然哪怕你成功读了MBA收获却并不大。

名校MBA的文凭只能让你得到一家好企业的面试机会,并不能保证你能进入这家企业,更不能让你在企业中步步高升,还不如当初把学费拿去做别的投资,也许收益更大。

2你对未来5年的事业展望。你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

你在做自我规划时,可以从组织规划、个人职业发展两方面切入。首先说清楚你目前的岗位和工作能力,确定短期职业目标,比如立足本企业本行业,职位上一个台阶。

在制定长期目标时,侧重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通过MBA学习能补充或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如改变思维模式,开拓国际视野,提高资源的利用能力。

3你如何实现你的职业目标?

事实上,无论你是否读MBA,你所确立的职业目标应该迟早能实现,读MBA不过是用钱换时间,让你更快成长,早日达到目标。所以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找到适合的通路实现目标,而不是幻想花钱读个MBA就能得到一块职场免死金牌,能保证你飞黄腾达。

4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商学院?

国内目前有200多家商学院招收MBA,加上部分体制外、国外的商学院在国内招生,应该说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一般情况下,选择商学院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地域因素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是MBA教育普及最早、需求量最大、报考人数最多的城市。从教学资源来看,北京上海的MBA院校多,不同层次的院校都有,选择余地较大,但是考生资源也并非均衡,往往存在“马太效应”。尤其是实施提前面试之后,考生有机会参加两三所院校的面试,好的考生往往同时拿到好几所院校的OFFER,而没考上的宁愿再晚一年,也要报考自己心怡的商学院。我就遇到过连续报考清华4年才得偿所愿的考生。

对于从未离开自己生长的城市的考生来说,一般会选择本地的知名商学院,而在异地工作的人,如果希望更换工作生活的地点,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当地的知名商学院,一边读书,一边找工作,展开一段新的生活。

学费因素

对个人成长来说, MBA的学费比较高,虽然可以分两到三年支付,但毕竟是一笔较大的投入,应该考虑投资回报率的问题,量入为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理。一般同一所商学院里,全日制中文项目的学费最低,在职项目学费最高。如果你能挤出一年时间读全日制项目,第二年选修晚上或周末课程,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现在各商学院MBA的学费差距越来越大,便宜的5万元可以读,贵的35万还打不住。一般来说,品牌越好、知名度越高的商学院学费越贵,学员毕业后起薪越高。

MBA学费并不是全都由MBA项目收取的。正规的商学院都是收支两条线,学费是商学院所在的大学收走的,商学院的用度每年要申报预算,经过审核后下拨,所以不要以为你缴的学费都被商学院花掉了。同理,商学院也不是自己拍拍脑袋就能涨学费,有一套的申请流程要走,甚至要经过商学院所在地的物价部门审核后才能通过。

学费总体趋势是年年都在涨,越往后越贵。所以,选择了你想读的商学院,就赶紧行动吧,因为明年的学费还会更贵!

知名度因素

中国的商学院教学能力、资源和理念差异较大,其知名度往往与所在的大学有很大关系,比如985、211院校。虽然之前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曾让一线名校商学院与边远地区商学院结成一对一帮扶,有些商学院像内蒙古大学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商学院就因为跟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结对而提升很快,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MBA教学师资千差万别,将MBA项目当作摇钱树却舍不得投入的商学院也屡见不鲜。(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无法深入探讨)

此外,行业因素、校友资源因素等也会影响你的选择,就不一一赘述。

5如果今年考不上,怎么办?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还没考就说考不上怎么办,太扫兴了。但是如果这个问题不考虑清楚,会影响你整个报考过程中的心态。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报考的人都能一帆风顺的过关斩将,读完MBA。有人在材料关被涮下来,有人在面试时没通过,有人在联考时成绩不达标,有人拿到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没有入学,有人入学读了一半退学,有人因考试作弊而被开除,有人因为论文答辩不过关没有拿到毕业证。所以,今年没考上,并不是天大的事。你如果事前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把心态放平和,考不上就明年继续考,或换一所商学院再试试,或者通过整个申请过程,了解到自己并不适合读MBA而最终放弃,也是一段非常好的经历。

填写材料需要注意的事项

MBA是泊来品,大多数商学院的申请材料也是在欧美商学院的基础上做本地化的改良。一般需要填写的内容不超过5张A4纸,如果快速填写的话,一般1个小时以内,应该可以完成。但是,我并不建议你就这样草率地提交。

首先,不要着急提交申请材料
提前批面试都有时间表,你应该先选好自己要参加那一个批次,将填写好的申请材料电子档保存好,到那个时间点的前两天,再点击提交。提交之前,你最好能自己将材料打印出来,找最好的朋友帮你参考一下,看看是否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清晰圆满,是否还有改善的空间?最好能反复修改三次左右,你的材料才算得上及格。

其次,做好硬件的准备
在申请材料中,各大商学院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交个人简历、大学成绩单、学历学位证明和推荐信。这些硬件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准备。其中推荐信是个技术活,最好能找到你的上司或前上司帮你写,尤其是读过MBA或是欧美的高层管理者,他们一般都了解应该如何帮申请人写推荐信。如果你的推荐人不太了解如何撰写推荐信,你可以请他将你的职场表现,优点缺点以及改善建议写出来。

最后,注意其他加分项
当两个申请人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表现差不多时,如果一方拥有一些特长,比如获得过国家级、省级比赛的名次或奖励,有个人才艺特长,如钢琴、舞蹈、唱歌、主持或者体育运动特长,都能加分。当然,在本企业得个优秀员工奖,就别单独写出来,列在简历中就可以了。

文 / 叶飒   图 / veer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