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熊:古璽章法的『常』与『變』(上)
相关推荐
-
篆刻入门:篆法与章法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篆刻技法中最重要的三个核心内容是篆法.章法和刀法,而这三者之中,关系"篆"的部分联系最紧密的是前二者,而刀法更多是"刻"的部分.而通常所说的&qu ...
-
究详探微 | 秦印的学习与创作(上)
秦印构成形式浅析 秦印是中国古代玺印形式从无序到有序演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以鲜明的界格形式独立于战国玺印之林,并渐次以规范印章文字的方式奠定了汉印秩序化的基础,最终联袂汉印形成了人所 ...
-
篆刻入门:为什么说秦半通印是秦印的学习重点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的篆刻临摹作业秦印部分中,选入秦私印半通印最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是我们学习秦印的重点. 秦私印中的"半通印",其样式根源来自于秦官印的"半通印& ...
-
究详探微 | 六国玺印中的写意要素及思考
引 言 相对于约三千年的中国玺印史和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史而言,写意篆刻的提出是一个十分『年青』的课题.何为写意篆刻(或写意印)?笔者在三十多年前的一篇小文中试图界定为『所谓写意印,是 ...
-
篆刻入门:一方秦印的篆法与章法
秦印的章法常常不为人提起,因为秦印常常被"田"字格或"日"字格框定,完全失去了章法的可塑性,入印文字被框定在界定好的界格里,被固化死了.于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秦印 ...
-
篆刻学习:从两方秦印的临摹到篆刻创作的基本原则
篆刻学习中,临摹古代玺印是必经之路,但无论如何临摹,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解篆刻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本文就结合我们秦印作业第34.35两方印来稍稍谈一下 ...
-
究詳探微 | 古璽章法的『常』与『變』(上)
古玺之名,一般概指秦统一前战国时期的诸国玺印.自李学勤先生提出战国文字分出三晋.秦.燕.齐.楚五系以来,古玺研究也多依五系之分展开.总括来看,诸系玺印或各具特徵,但缘于中国文字系出一源,诸国玺印又同处 ...
-
究詳探微 | 古璽章法的『常』与『變』(下)
随物应机的巧妙构思:错 合 玺印章法的生成,其首在入印文字形态的聚合方式.虽然古玺有着以行列为常态的章法构成方法,缘于文字间往往出现的结构上的繁简大小不一等原因,使得章法有了随物应机的变化 ...
-
赵熊古玺印赏,及学习心得
相对于约三千年的中国玺印史和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史而言,写意篆刻的提出是一个十分『年青』的课题.何为写意篆刻(或写意印)?笔者在三十多年前的一篇小文中试图界定为『所谓写意印,是指那种求「神」重于求「形」 ...
-
古玺新得——颠朱倒白 ■赵 熊
"长平君相室玺"(图1),白文晋官玺.原作采用多字古玺印常用的四围饱满.中心虚空的构成方式,令章法有活变之趣.重刻(图1-1)改为朱文,章法大致如原作,但在线条排布上强调肌理感,以 ...
-
【会员专列】熊树忾|石身常露宿,修竹又逢春。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熊树忾:男,1952年生于湖北应城,党员,经济师,银行退休干部.2013年步入诗坛,现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九州诗社会员,应城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热爱诗词, ...
-
古玉作伪花样百出,常令专家打眼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聚乐部>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玉.中国玉器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自古至今,始终为人们所珍视.当和田玉成为市场宠儿的时候,其他各种各样的玉也纷纷出现在 ...
-
赵熊带你探微秦印匋、秦印与篆刻
书法馆 公众号 近年所见秦印匋遗存颇多,其中又以戎壹轩藏品与西安一藏家藏品为两大宗,遂引发秦印匋与秦印之间关系的思考.而思考的方向,则多倾向于以篆刻艺术的视觉来审视秦印匋形式,以及其与秦印形式的关系. ...
-
古璽印漢印--孟姓集萃
孟姓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按商礼:伯,指嫡支长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长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 ...
-
2021.4.27逸雲軒古璽印微拍
逸云轩古玺印微拍"定于 2021年4月27日(周二)19:30举行,盛世成馨1.4群恭候您参与! 1 [敬] 材质:铜 枞横高:10.86*10.47*11.44mm 重:5.72.5g ...